柳州专版中考语文教材梳理九下第四单元复习巩固训练0424260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711260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州专版中考语文教材梳理九下第四单元复习巩固训练0424260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柳州专版中考语文教材梳理九下第四单元复习巩固训练0424260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柳州专版中考语文教材梳理九下第四单元复习巩固训练0424260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柳州专版中考语文教材梳理九下第四单元复习巩固训练0424260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柳州专版中考语文教材梳理九下第四单元复习巩固训练0424260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柳州专版中考语文教材梳理九下第四单元复习巩固训练042426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州专版中考语文教材梳理九下第四单元复习巩固训练042426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一、阅读曹刿论战,回答问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

2、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齐师伐我伐竹取道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D既克,公问其故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_3从全文看,对鲁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原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大敌当前,鲁庄公能礼贤下士,虚心纳谏。B鲁庄公懂得民心向背的重要性,能够取信于民,获得国人的支持。C曹刿在战场上能审时度势,把握好反攻和追击时机。D鲁庄公在作战中善于听取曹刿的意见,充

3、分信任曹刿的军事才能。二、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回答问题。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

4、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邹忌修八尺有余(长,这里指身高)B朝服衣冠(穿戴)C私我也(亲近)D王之蔽甚矣(蒙蔽,这里指受蒙蔽)5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B吾与徐公孰美明日,徐公来,孰视之C能谤讥于

5、市朝朝而往,暮而归D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6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_(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_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并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B听了邹忌的谏言,齐威王仅仅说了一个“善”字,凝练传神,其纳谏的态度和决心跃然纸上。C妻、妾、客的回答,虽然同为赞扬,但态度语气明显不同。妻是热情的,妾是逢迎的,客是畏怯的。D这篇文章在写法上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以小见大,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三、阅读鱼我所欲也,回答问题。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6、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有好事者船载已入B行道之人弗受而不知人之乐C其人遂无以对此之谓失其本心D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山峦为晴雪所洗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一箪食食之不能尽其材B万钟于我何加焉既加冠C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吾妻之美我者D是亦不可以已乎死而后已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7、)A孟子从“鱼”与“熊掌”的选择联系到“生”与“义”的选择,自然通俗。B孟子通过举例,告诫那些接受优厚俸禄的人也应该讲求“义”,观点明确。C孟子认为,人们可以忍受别人的羞辱去接受那些关乎性命的东西,合乎人性。D孟子告诉人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时,应把“义”放在首位,发人深思。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_四、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

8、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国恒亡河曲智叟亡以应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虽有名马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安能辨我是雄雌D国恒亡则有去国怀乡13下面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生于忧患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舜发于畎亩之中腰白玉之环D行拂乱其所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1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B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C第三段先反面论

9、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D文章采用多种论证方法,得出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能够导致灭亡的结论。15翻译句子。(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_(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_五、阅读愚公移山(节选),回答问题。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10、,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1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B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苦于)C达于汉阴(水的北岸)D河曲智叟亡以应(同“无”)1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而山不加增而不知太守

11、之乐其乐也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何不试之以足D以残年余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_(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_19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开头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暗示了愚公移山的困难很大。B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C从“杂然相许”和“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两句可看出愚公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D文章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六、阅读出师表(节选),回答问题。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