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的黄昏意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8710078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诗词中的黄昏意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古典诗词中的黄昏意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古典诗词中的黄昏意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典诗词中的黄昏意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诗词中的黄昏意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典诗词中的黄昏意象朱光潜先生说过: “情绪的性质一部分由人的素质决定,另一部分由产生这种情绪的环境决定。 ”黄昏,光明与黑暗的临界,白昼与黑夜交接。 “暗香浮动月黄昏” ,黄昏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频频亮相, 黄昏, 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 凝聚着万般情感与生命意识的原形意象。 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入了这类古典诗词二十多首, 展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黄昏意象特有 的审美内涵。一、沧桑情感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诗人在景、物、事的触动之下, 感情迸发, 灵感骤至。诗人或喜或悲的内心情感由多个黄昏意象组合展 现出来的:“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郑谷的鹧鸪

2、让人仿佛置身湖边古庙,聆听鹧鸪哀怨凄恻的鸣叫,形成凄迷感伤的氛围。“夕阳”作为一种历史见证,并不随时光的流逝、历史的变迁而变更。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抒写这种感悟。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从一抹夕阳的余辉中去感叹历史的流逝,世事的变迁,体悟人世的沧桑: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 ”陆游的咏梅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叹恶劣环境中孤苦无依的痛楚。范仲淹渔家傲 “长烟落日孤城闭”表现了深沉的孤独感。李贺雁门太守行 “角声漫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先以虚写实, 用山间紫气作烘托, 燕脂山所生之草在暮云掩映下呈现的色调,给人以庄严、惨烈之

3、感。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以晚景衬离愁,用夸张手法,写辞官离京,十分郁闷的伤怀之意。诗人李商隐对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 它是 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也是对自己,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面对春光流逝,面对夕阳世界,怀才不遇的诗人深感空度光阴的痛苦。 “一曲新词酒一杯, , 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的浣溪沙充满着对实现人生价值的渴望。在人生的追求历程中, 黄昏夕阳代表的时间意识与诗人的生命意识始终交织在一起。 夕阳的陨落让多愁 善感的诗人联想到个体生命的非永恒性。这种感于黄昏日暮美景不长, 人生短暂的忧患意识长久地滞留在诗人的

4、心中, 成为中国古代诗人生命悲剧意识的一个重要体现。 而这种忧患意识就集中体现为对夕阳这一黄昏意象 深沉悲凉的感悟。二、乡国情思薄暮黄昏: 情与景交融的千年契机, 处处弥漫着一种忧郁而美丽的黄昏气氛。 黄昏情结 中真挚浓厚的人伦意味,从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起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反复出现, 成为一种普遍的象征, 在不同历史时期、 不同的人生际遇和诗歌意境的浑成中, 激荡出不同 的波澜。君子于役 “ , 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 思? , ”生动地描绘出一幅焦虑的思妇在黄昏时分期盼亲人归家的生活图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乡愁之情与“日暮” “烟波”

5、之景相交融,表达了萦回无尽的忧思之情。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对景怀人,意致缠绵,有弦 外之音。天净沙秋思马致远这首小令是黄昏意象堆积的特例,二十八个字,写出了多种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这一系列带有悲冷色彩的黄昏意象把孤寂凄苦的羁旅愁思渲染得幽渺无边, 令人回肠荡气, 具有无尽的感人魅力。行人忧愁不断, 旧愁未去, 新愁已生,一丝连绵不绝的乡愁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鹏鹊。”为 词人沉郁苦闷之孤怀写照。范仲淹的名篇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形象地描绘了一幅边塞凄凉的秋

6、日黄昏图,表现了边防将士戍守之苦,将思乡、忧国的深情,写得既雄浑又悲壮: “千嶂里,长烟落日 孤城闭。 ”戍守边防的将士终日面对的环境就是茫茫大地,而夕阳的沉没常使大地呈现出一种悲凉凄迷之感, 这时候一些鸟鸣声响都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无限联想, 而各种情感的生发终将归结为“思乡” ,长叹“日暮乡关何处是?”“ ,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温庭筠的梦江南 ,从清晨写到黄昏,从楼头、斜晖写到白苹洲,从希望到失望以至“肠断” ,把思君之情表达得含蓄、细腻。李清照是黄昏情结的代言人: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 质朴动人; “东 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

7、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状离愁难出其右; “梧 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黄昏听雨堪称典范。柳永词: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 ”寒蝉凄切, 骤雨初歇, 烟波千里, 暮霭楚天是诗人别后茫然若失心境的物化再现。 主人公暗淡的心 情给天空水色染上灰色,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情,为离别词的千古绝唱。三、隐逸情怀志在齐国平天下的才子们在政治上失意后,对日暮飞禽走兽如期归巢产生了一种亲切感,黄昏归鸟契合了他们的心灵。通过描写黄昏时万物归来的景象来抒写自己的“归隐”理想, 借助自己钟爱的自然物的自然属性来比喻自身的高尚品格, 抒写自己

8、的远大志向的诗作诞生了。陶渊明厌倦了官场生活,归隐山林,寻觅隐逸生活的安适恬静。 饮酒其五反映了他的这种情怀: “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诗人在东篱下满手把菊,自得其乐之际,偶一抬头, “山气日夕佳” 。 把充溢于诗人心中的宁静恬淡推向及至, 诗人的主观感受与无意中见到的客观景物和谐地结合起来, 自身也成了夕阳中景色的一部分, 闲适心境与夕阳中的自然美景融为一体。 这里的夕阳不再是没落的象征, 而被赋予了新的意蕴,人与自然达到了神形相契,物我两忘的最高境界。 “夕阳”成为情感的一种寄托, “夕阳无限好”被深刻、完好地体现。“斜阳照墟落, 穷巷牛羊归 , 即此

9、羡闲逸, 怅然吟 式微 。”王维眼中的一切事物都适时而归,大自然的一切显得恬然自得,诗人羡慕之情油然而生,有感而发地吟咏诗经邶风中的式微 。诗人眼中的山野都充满了“归”意:牧人、小牛、猎马、家禽 , 所有日暮归返的事物都是为了反衬诗人“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式的归隐情怀。在这一点上,它们就构成了表达诗人归隐情感的黄昏意象群。四、愉悦情愫“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在暮江吟中用拟人手法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 令人叹绝。 诗歌格调清新和谐, 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王维使至塞上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巧妙地勾勒出一个开阔鲜明、充满光辉的雄浑美景,

10、表达出高昂的生活情趣,旺盛的生命力和舒心愉悦的心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 。诗句对偶工稳贴切,意境开阔高远,情致深婉飘逸,俨然一幅和美的秋暮水墨画。秋阳晚照,枫叶流丹,层林尽染,灿若朝霞,艳如云锦,岂不比二月春花还要美丽!这就是杜牧山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给我们描绘的诱人图画。透过这片 红色,使人看到了秋天那胜于春光的魅力,能不叫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这几位诗人表现落日晚景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着重刻画了黄昏时的夕阳美景,表达出欢愉的心境。而他们对黄昏的由衷赞叹又是通过描写各种自然意象表现出来的:江水、云霞、孤烟、落日 , 这一系列黄昏

11、意象正是诗人表现内心愉悦的情感寄托。浣溪沙 : “ ,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苏轼于1082 年 4 月“游蕲水清泉寺”时的即兴之作,作品由眼前景物,感悟人生的哲理,以小见大,佳意天成,表达了旷达乐观,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成为千古名篇。从夕阳的轮回中来感悟更深层次的人生意趣, 王之涣别开生面。他在登鹳鹊楼 中写道: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人抓住一个富有特色而又具有深厚美学力量的典型意象“白日依山” ,以“白日”为起点来贯穿全诗,把日、海、山、河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 构成一幅并吞万象的宏伟图画。 气势非凡, 内

12、涵深远, 一扫夕阳 “黄昏”之笔,而采用“白日” (这里是指夕阳) ,赋予“夕阳”另一层意蕴:日落就会有日出,日月轮回是大自然的规律。 这就使这里的 “夕阳” 焕发出一种永恒的生命力和巨大的自然力量,让人从自然的轮回中去探索自然之美,体悟人生的真谛, 穷尽宇宙的奥秘,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 人们感念黄昏, 描述黄昏, 在黄昏时的各种景物上融合了自己对自然、 社会、人生的观照和领悟。野草、斜阳、秋风、清水、残宅、霜寒、归鸟、笛声、悲鸣, 初中课本中的黄昏意象拥有它与生俱来的独特意象群。 它们无一不浸染着诗人的某种特定情感。 但是这些意象个体又不是各自孤立地存在的, 而是根据诗人传情达意的需要形成的, 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深化了黄昏原型的审美内涵, 显示出中国古典诗歌黄昏意象独特的艺术情趣和无穷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