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堂活动总量的再分配分析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709738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课堂活动总量的再分配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生课堂活动总量的再分配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生课堂活动总量的再分配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生课堂活动总量的再分配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课堂活动总量的再分配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课堂活动总量的再分配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课堂活动总量的再分配分析一、时间总量的再分配语文课堂的40分钟由语文教师主宰但不能为语文教师独霸教 学活动的全部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进行为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必 须在时间总量上深考虑、加限制在课堂时间总量的分配上大胆革新深考虑课堂教学要真正把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上就必须 认真对待一个看似极平常的问题:保证“教”的时间还是保证“学” 的时间一些教师(既有青年教师也有中老年教师)常常感叹:“要讲 的太多要说的太多40分钟太少” “也知道要让学生动起来多说多想 多练习就是没有时间”于是教师说不完的话问不够的问题变满堂灌为 满堂问设计的教案完不成压学生的训练在四川某市听课后请我评议 我只

2、提供了一个数据:40分钟内执教教师提问共83次老师急了: “未 必我每分钟提两个问题”看了课堂录像她很不好意思红着脸说:“以 前以为多问就是启发式结果只是假打”又一次在湖南某市听课课 堂内教师安排了不少学生活动的环节评议时我照样提供了一组数据: “现在请同学们默读一遍课文”一一长达千字的课文只给了 10秒钟; “请同桌的同学议论一下怎样给课文分段说说每一段的主要意思”一 一更惨6秒钟收摊!又是“假打”要强化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活动增加 学生学习的量首先要真正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就需要我们从很多 方面进行深刻思考思考内容与结果这里不再赘述加限制在湖北某市听课了解到他们进行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硬性规定

3、: 学生课堂内的自学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这20分钟内教师不能有一句 集体指导的话只能行间巡视、个别辅导;另外学生汇报自学情况的时 间规定在10分钟以上从表面看学习活动占教学时间总量的四分之三 强不管这种限制存在些什么问题但对目前小语教学现状而言这种作 法毕竟有很强的针对性其结果这项实验的“快者快学慢者慢学不能让 快车等慢车,的指导思想至少得到时间上的做主在按照大纲教材要求 保底的基础上每个学生能够得到尽可能的发展同时教师必须充分备 课用惜墨如金的精神精心设计教学语言以收到“点石成金”的效果当 然“加限制”不能搞成形而上学教师当讲时要敢于大胆讲怕多用一点 时间二、训练总量的再分配课堂学习活动的总

4、量需要开发除了时间总量的再分配以外还得 搞训练总量的再分配用句时髦的话来讲就是要提高学习活动和训练 活动的含金量听了不少课总的感觉是:课堂上重视训练的现象已不鲜 见较之旧的课堂教学结构可算是一个大的进步但是在训练总量的分 配上还存在较大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重读轻 写重说轻听重操作轻思维;第二个方面重共性轻个性重读轻写 有人讲:“小和尚念经就是要念”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十分重视让学生多读似乎只有一班“小和尚”念经才是真正的“训练课”以朗读为例一位教师在一次课中让学生全文朗读、分角色朗读、 选段选句朗读多达二十余次多读当然是好事但是无指导的读真的能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么那

5、么设置小学语文课有何用我认为读中一定 要有指导这样的读才能称为学习活动这位教师也注意了训练的指导:“想一想应该用怎样的情感读”但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情感怎样读才能 表达这种情感一字不提读了半天还是那个样写就更少了几乎所有的 写(这里仅指动笔而非写作)都由家庭作业承包了抄写生字词语填空 造句段意中心一古脑推给课外学生错别字多句子不通顺不知与此有 无干系看来在学习活动总量中读与写需要进行再分配重说轻听说的训练比较多让学生能说会道的确是好事但听力的训练也不 能忽视遗憾的是很多教师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要是课堂中看到谁在 进行听的训练那真要赞叹一声难能可贵“要专心听讲”已是教师的口 头禅但怎样才能做到专心听讲

6、却无指导与训练充其量来一句“不要这 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在省内某县一位教师安排了这样一个学习活动 的环节:一道思考题同桌左边同学说给右边同学听教师再请右边同学 把听到的意思先说出来然后加评论课堂出现了花絮:左边同学起立说 右边同学说的不是他的意思引起听课者一番善意哄笑好得很!这的的 确确是在进行听的训练同时还有听的品质训练教师提出两个问题暂 不让学生回答先进行其他活动再请学生说出刚才听到的两个问题然 后进行评议这样除了强化“记忆”也是训练“听要专心”的好形式重操作轻思维一说学生学习活动往往就是看得到摸得着的外部操作活动听说 读写热闹非凡但对内部思维能力的启动一般因较难把握而不进行训 练思维活动

7、是学习活动的重头戏思维在头脑中“无声”进行我们都可 通过“有声”把它外现出来一位教师每提一个问题都让学生把思维过 程小声念出来通过组织语言来组织思维来提高思维的准确性与严密 性可惜这样的训练也见得太少因此我主张:在读与写、说与听、操作与思维等方面应在课堂 学习活动的总量中进行再分配个性与共性的问题是一个相当活跃的哲学问题涉及面很广仅小 学语文教学就牵涉到方方面面这里只就“课文”在训练地位上的个性 与共性进行探索式论述不同课文应该有不同的训练内容与形式一课 一得那么总目标将在十课十得、百课百得中实现以古诗教学为例或许 因为考虑到“课堂时间总量的再分配”一般听到的课都是学生谈诗人 情感等等殊不知一般教师离开了参考书与参考资料也不见得弄明白 学生在课堂上的侃侃而谈是不是真懂真令人担心其实我一直认为教 学古诗有其训练个性除了一般语文能力训练之外要特别强调“研究方 法”的训练就是说教会学生寻找资料(在些地方可能查到相关资料)、 选择资料(在查找到的相关资料中进行筛选、比较)、运用资料(变 为自己读明白古诗的依托)形成一种特殊能力便是将来“文献研究法” 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学习活动在课堂上似乎就是介 绍资料但其学习活动的总量在准备资料时占相当大的比重不讲个性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共性因此在训练总量的再分配中要充分考虑不同 的课文内容、不同年段、不同学生的个性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