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阁防火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8708006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5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一阁防火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天一阁防火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天一阁防火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天一阁防火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天一阁防火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一阁防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一阁防火(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一阁防火之谜作者:李瑶瑶来源:奇妙博物馆2020年第12期在浙江省寧波城西、月湖之滨的绿茵深处,有一座古朴的两层楼I 天一阁。它饱经沧 桑、历经磨难,岿然屹立了 450多年,它那看似脆弱的木质建筑和其中的纸质线装书,经受住 了岁月的侵蚀。它是亚洲地区历史最悠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三大家族 图书馆”之一。“三大家族图书馆”分别是意大利的马拉特斯塔图书馆、意大利的美第奇家族图书馆和中国 的天一阁。在我国古代,藏书楼多数是木质建筑,里面的书橱也是木质的,加上收藏着大量纸质文献 资料,这些都属于易燃物品,所以许多历史上曾经较有名气的藏书楼,最后都因为火灾而湮没 无闻了。那么在450多

2、年的岁月里,天一阁是怎样躲过火灾屹立至今的呢?这还要从天一阁的主人一一明代兵部右侍郎、藏书家范钦说起。范钦作为一名藏书家,在 天一阁设计建造之初,就处处考虑到了防火的重要性。首先是选址。天一阁位于范钦家生活区的东部,与生活区用一条甬道隔离开来。这条甬 道,有点儿像我们现在所说的防火隔离带,目的就是隔断生活区域的火源。在这条甬道的北侧,我们能看到一堵高墙,这墙是天一阁的南墙,这堵墙比生活区的建筑 高了许多,被称为“封火墙”。如果生活区着火了,火舌不易蹿过高高的封火墙墙体,可以尽量 避免天一阁跟着遭殃。r. *kxz从甬道走进天一阁的南庭院,院中有一汪碧水,这就是天一池。相传天一池与宁波的月湖 相

3、通,池水终年不会干涸,万一起火,人们就可以及时从这里取水灭火啦。接着我们就来到了天一阁。乍看之下,你会想这座两层小楼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呀!但是 细数一下,你会发现天一阁的一楼竟然有六个开间!要知道一般古代建筑的开间数多是奇数一 、三、五、七、九个开间,追求的是一种对称美。那么天一阁的六个开间又是怎么回事-f-Lir rr口na口*HU呢?mi mi77 - J-丄M2:- jL 2- -HBIltaililBU UHU* *!9 ! IL B-MUM M 亠K = K . a . 迟丽 ffDHDMliiflB 丽原来,这是范钦采用了源自易经中的一句话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楼六个开间, 与地

4、接近,意思是“地六”。二楼是一个大通间,与天接近,意思是“天一”。这也是天一阁名字 的由来。在一楼正堂的隔栅和天花板上,还绘有水波纹、水草和水兽等与水相关的图案。作为 个知识渊博但认知仍然有限的古人,范钦认为这些设计都可以起到以水克火的作用。那么,天一阁能防火真是这些玄妙的说法起了作用吗?当然不是。天一阁之所以能保存至 今,除了以上提到的防火措施,更在于其严格的管理制度。范氏家族一直严格执行范钦定下的禁止烟火入阁的规定,直到今天,天一阁的一楼楼梯边 还有一块“烟酒切忌登楼”的大字禁牌。当然,对于违背这些制度的范氏家族成员,相应地也有 严厉的惩罚措施。外人来天一阁,也要严格遵守天一阁的各项规定。

5、据资料记载,清代光绪年 间,太守夏闰枝和学者缪荃孙来天一阁观书,登阁之前也要约定好不能携带烟火。我们边走边看,不知不觉地就解开了天一阁450多年不曾遭受火灾的秘密。现在,天一阁 的工作人员会通过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来保护古籍、提升参观者的体验,但是在对古老的藏书 楼的保护上,仍然严格执行着前人的各项规定。时至今日,天一阁中仍没有通电,会有专人定 期巡逻、进行实地防火演习。工作人员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劳,保证着这座历史文献宝库的安 全,续写着前人留下的神话。(指导专家齐吉祥李建平)天一阁博物馆目前拥有30余万卷古籍,4000余件古代书画,4000余种旧拓碑帖等珍贵的 文物藏品。而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丰富的明代地方志、明代科举录及明代政书。民国学者 赵万里曾说,天一阁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保存了明代的一手史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