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705790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 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 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 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 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 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公约所定 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1、 口头传统和表 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2、表演艺 术;3、 社会

2、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 有关自然界和宇 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根据中华人民 XX 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 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 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 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 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 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 适用中华人民 XX 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二、内容1、口头传统和表述2、表演艺术3、社会风

3、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三、国务院 4 级非遗保护体系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制定 “国家 + 省 + 市 + 县”共 4 级保护体系四、节日展会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 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我国政府历来高 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文化遗 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社 会的现代化,我国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渐趋恶化,保护现状堪 忧。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 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国务院决定从 2006 年起,每年

4、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 日”。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至此 我国已经有了“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标志”和“文化遗 产保护公益歌曲”,对于增强全体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将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五、法律保护中华人民 XX 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 2011 年 6 月 1 日起实施8 。六、指导方针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非物质文 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原则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 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 XX 效。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开始放弃了原始的生活方 式,那些代表着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非物质渐渐湮灭在了历史 的

5、边缘,下面就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谈几点看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系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的传承,较之有形遗产而言,如 指间之沙,稍有不慎,就会流失于指缝。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 讲,它记录着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历史,凝结着中华民族的 精神。特别是那些历史上没有自己的的语言文字,或是创立 较晚的众多少数民族,他们的历史,则是在创世神话中表述 在民间传说中记载,在群众口头上流传。民族传统文化乃是 各民族依存的前提,传统文化的消失,便意味着一个民族的 解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

6、救、保护、传承、发展是我们 民族处在大的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重要而又急迫的问题,因 为这些文化消失后就不可再生了传 100多年来,中国传统文 化流失严重。现在,楼兰古城最完整的资料不在中国,而是 在大英博物馆 ;敦煌文书最完整的不是在中国,而是在日本 ; 最早出现的 XX 滩头年画是在德国和日本的收藏家那里发现 的。我国又有多少历史档案及国宝外流,历史上有,至今仍 不断发生。对此,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性 措施,绝不应该让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断送在我们这代 人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二、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历经数千年而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它长期产生, 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受

7、历史条件、经济形态、生产、生活 方式及群众思想观念的局限,必然要打上某一时代与阶级的 烙印,其中既有金砾玉石,亦有残渣败絮;既是精神动力,亦 是沉重的包袱。我们在对其研究时,首要的是要分清这两种 界限。对其金砾玉石及精神力量,要使之发扬光大,给予继 承并创新;对其残渣败絮、沉重包袱,必须弃之不惜,坚决甩 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要采取多学科交叉综合性的 研究方法。比如将考古发现的 XX 大通县上孙专寨出土的新 石器时代有舞蹈造型的彩陶,与至今仍在陕北安塞地区流传 的民间剪纸“抓髻娃娃”相比较,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证明了人类在童年时期所创造传统文化艺术,历经几千年至 今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8、并给现代艺术以深远的影响。再如 XX 侗族学者林河老先生,他将文学典籍中记载的屈原的九 歌与沅汀地区的民俗,加以比较考证,写出论著九歌与 沅汀民俗。书中运用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民俗风情资料,证 实了至今流传在沅湘间的巫歌巫舞,是屈原九歌的活化 石,提出了九歌即神歌的论断,在国内外学术界引 起强烈的共鸣。有学者称之“是打开楚辞宝库的一把金钥 匙”。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创造保护、传承、发展良好氛围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构成了有别于其 它城市的特色与风格。近年来,伴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 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行动的启动,全球性的保 护、珍视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逐渐掀起热潮。包括中国“昆曲”

9、 “古琴”这两种凝聚中华文化特质的古老艺术在内,已经有 46 种世界各地的民间艺术登上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名 录”。然而,申遗不等于保护,仅仅是申遗,远远不够,重 要的是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能像文物一样被保护 起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死的,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 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七、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 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 源。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 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各族人民在长 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

10、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 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 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 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是国家在 21 世纪初进 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文化普查,是掌握全国及各地区非物质文 化遗产蕴藏状况和了解民情民心的重要手段。普查所得的资 料和数据,作为全面分析国情的重要资料之一,是国家或地 区主管机构制定文化政策乃至制定国策的重要依据。非物质 文化遗产普查又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地保护,对濒 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的基础。因此,根据国务院统 一部署,对全国各地区的非物质文化

11、遗产所进行的普查,无 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还是对国情的调查,都 具有重要意义。八、指导原则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要充分尊重民众的创造性, 以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为普查的指导原则。所谓全面性 即在普查和采集过程中,要避免教条主义和机械主义,以马 克思主义历史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全面调查和采录。所谓 代表性,即在普查中,任何人都不可能对一切民间文化现象 平均使用力量,要善于发现在一个地区的 X 围内,哪些形式、 哪些作品、哪些类型、哪些民俗现象是有代表性的,抓住了 这些,就抓住了主流的或主要的东西。因此,代表性在某种 程度上具有抽样调查的性质。所谓真实性,即按照民间文化 作品和民

12、俗表现形态,真实地、不加修饰地将其记录和描述 下来,更不要以自己的想象或凭自己的知识和爱好去篡改民 间文化作品。只有把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三者结合起来、 统一起来,符合这“三性原则”的普查和采录成果,才经得 起历史的检验。九、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 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 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 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以口传方 式为主,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遗 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X 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 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 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 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 的文化空间。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 个民族在 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 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 一的基础。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 国的文化生态发生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冲击。加 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