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指南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8702220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指南(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指南(试行)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流域水污染防治监控预警主题“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研究”课题组二零一四年六月、八V刖言11总则21.1编制目的21.2适用范围21.3指导原则21.3.1科学实用原则21.3.2因地制宜原则21.3.3循序渐进原则21.4术语和定义21.4.1 湖泊Lake21.4.2 水库Reservoir21.4.3 水生态环境质量 Water Eco-environment Quality31.4.4 生境Habitat31.4.4 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31.4.5 浮游动物Zooplankton31.4.6 底

2、栖动物Benthic Invertebrate31.4.7 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31.4.8 参照点位Reference Site31.4.9 生物指数Biotic Index (BI) 31.4.10 生物完整性 Biological Integrity31.4.11 生物完整性指数 Index of Biological Integrity (IBI) 42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要素42.1评价要素类别42.2生物类群的选择43水质评价44生境评价55生物评价55.1生物多样性指数55.1.1评价方法55.1.2评价标准65.2生物指数65.2.1评价方法65.2.2评价标准6

3、5.3生物完整性指数65.3.1候选生物参数65.3.2核心参数筛选75.3.3生物完整性指数构建95.3.4评价标准105.4水生生物指标赋分标准106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106.1评价方法106.2评价标准117报告编写117.1报告内容117.1.1 前言117.1.2监测/评价区域117.1.3野外调查工作状况117.1.4样品分析和资料整理127.1.5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分析127.1.6 图集127.1.7质量计划实施情况报告127.2编写要求12附录13我国湖泊和水库众多。然而,随着区域气候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加剧,使得湖库萎 缩和消亡严重、水质持续恶化、富营养化趋

4、势逐年加剧。不仅如此,水环境质量下降所引发 的生态问题也开始显现。近年来,湖库生态系统总体处于退化状态,鱼类资源大幅下降,生 物多样性不断减低。目前,我国湖库的相关环境问题,已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很大程度 上制约了湖库资源的可利用性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监测并评价湖库水生态环境质 量已经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要求,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维护 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将环境保护部关于开展流域生态健康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办 函20121163号)任务的成果进一步落实并推广,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并编制了湖库水生 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指南(以下

5、简称“指南”),以指导我国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估工 作。“指南”中规定了湖库水生态质量评价的相关指数和计算方法,以及湖库生态系统健康 状态的分级。本指南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提出。本指南由“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研究”课题组负责起草。本指南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解释。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指南(试行)1总则1.1编制目的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五位一体”的要求,为落实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国家环境监测 十二五规划,加快水生生物监测工作,推进我国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进程,编制湖 库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指南(试行)。1.2

6、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湖泊及水库的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南”中规定了湖库水生态质量评 价的相关指数和计算方法,以及湖库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分级。1.3指导原则1.3.1科学实用原则结合湖库生态环境实际情况,遵循水生生物类群栖息及生存规律,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反 映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水生态质量综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1.3.2因地制宜原则充分考虑水域环境的自然地理条件、生物类群的时间变化特点、工作目的及人员的技术 水平,选择评价类群和评价方法。1.3.3循序渐进原则指南遵从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原则,既可以为基础薄弱的从业人员提供技术指导,也可 以为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借鉴。1.4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

7、定义适用于本指南。1.4.1 湖泊 Lake陆地上洼地积水形成的水域宽阔、水量交换相对缓慢的水体。1.4.2 水库 Reservoir在河道、山谷、低洼地有水源或可从另一河道引入水源的地方修建挡水坝或堤堰,形成 的蓄水场所;或在有隔水条件的地下透水层修建截水墙,形成的地下蓄水场所。1.4.3 水生态环境质量 Water Eco-environment Quality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水体不同尺度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 总的的性质及变化状态。1.4.4 生境 Habitat又称栖息地,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环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 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

8、。1.4.4 浮游植物 Phytoplankton水中营浮游生活的藻类,属于微藻类,广泛存在于河流、湖泊和海洋中。淡水浮游藻类 主要包括蓝藻、绿藻、硅藻、裸藻、甲藻、金藻、黄藻和隐藻八个类群。1.4.5 浮游动物 Zooplankton在水中营浮游生活的动物类群。它们完全没有游泳能力,或游泳能力微弱,不能作远距 离的移动,也不足以抵抗水的流动力。淡水浮游动物主要包括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 足类等类群。1.4.6 底栖动物 Benthic Invertebrate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水体底部的水生动物类群,主要包括水栖寡毛类、 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幼虫等。为了研究方便,将不能通过5

9、00pm孔径筛网的底栖动物称为 大型底栖动物,将能通过500pm孔径筛网但不能通过42pm孔径筛网的底栖动物称为小型 底栖动物,将能通过42pm孔径筛网的底栖动物称为微型底栖动物。1.4.7 富营养化 Eutrophication是指水体在自然因素和(或)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大量营养物输入水体,使其逐步由生 产力水平较低的贫营养状态向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富营养状态变化的一种现象。1.4.8 参照点位 Reference Site能够代表水域内未受人为干扰(或所受人为干扰较小)生物状态的点位。1.4.9 生物指数 Biotic Index (BI)基于特定类群的相对丰度,并与其敏感性或耐受性结合而成的

10、单一指数或记分值。1.4.10 生物完整性 Biological Integrity是指在一个地区的天然栖息地中的群落所具有的种类组成、多样性和功能结构特征, 以及该群落所具有的维持自身平衡、保持结构完整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1.4.11 生物完整性指数 Index of Biological Integrity (IBI)将一组与周围环境关系密切、受干扰后反应敏感、可代表目标生物群落的各种结构和 功能属性的生物参数整合成单一记分值的指数,可以对水体进行生物完整性健康评价。2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要素2.1评价要素类别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要素主要包括:水体理化参数物理生境生物类群2.2生物类群的

11、选择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常用的生物类群包括:大型底栖动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应根据评价的水体类型以及特定目的,充分考虑每个类群的优点、生命周期,并结合区 域的环境特点,选择适合的水生生物类群。比如,营养状态评价可选用浮游植物的相关参数, 总体的生态环境状态评价可单独或结合使用这三个类群;环境变化的长期效应评价首选大型 底栖动物,环境变化的短期效应评价则选用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在充分达到既定评价目的 的前提下,评价类群可以根据现场采样条件以及人员、仪器的配备情况酌情增减。3水质评价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基本项目标准限值,水质指标的评价根据不 同功能分区水质类别的标准限值

12、,进行单因子评价(其中水温和pH不作为评价指标)。最 后根据水质类别等级进行赋分,赋分标准参见表1。表1化学指标评价等级及赋分水质类别I类II类III类W类V类赋分543214生境评价参照“湖库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技术指南”的生境评价方法,按照“湖库生境评分表” 对10项参数分别进行评分。每项参数分值范围为020,每个点位的生境总分由10项参数 分值累加计算。需要注意的是,生境评价仅限于湖滨点位,湖心点位不在此列。表2湖库生境评价等级及赋分分值等级赋分HS150无干扰5120VHSW150轻微干扰490VHSW120轻度干扰360VHSW90中度干扰2HSW60重度干扰1注:HS即为生境评分。5

13、生物评价生物评价可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生物指数、生物完整性指数。鉴于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准确性,本指南优先推荐生物完整性指数。但因各地、各单位工作基础差异,生物完整性的 操作性和推广性受到一定局限,因此也可根据评价目的、可获取的生物数据及自身能力,选 择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生物指数进行评价。(注: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生物指数可以作为候选生 物参数纳入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5.1生物多样性指数5.1.1评价方法较为常用的生物多样性指数为香农-威纳(Shannon-Wienner)指数,常用于浮游植物和 浮游动物。计算公式为H = -Zw 1 (ni)log (n)1 1 n 2 n式中H,为生物多样性指

14、数;n为样品中各种生物的总体个数;S为所有样品中的生物种 属总数;勺为样品所有生物的总体个数。5.1.2评价标准一般情况下,H=0为严重污染;0HW1为重污染;1HW2为中污染;23为清洁。5.2生物指数5.2.1评价方法生物指数评价方法主要用于大型底栖动物,目前针对这个类群开发的生物指数众多,此 处推荐使用Hilsenhoff指数(HBI)和科级生物指数(FBI)。(1)Hilsenhoff指数(Hilsenhoff Biotic Index, HBI)计算公式为HBI = nt. IN其中,n为第i个分类单元(通常为属级或种级)的个体数,N为样本个体总数,匕为 第i个分类单元的耐污值。(2

15、)科级生物指数(Family Biotic Index, FBI)计算公式同HBI,但是分类水平从属、种级统一为科级。5.2.2评价标准确定生物指数的评价标准,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根据参照点位生物指数的数值分布,以75%分位数作为区分是否受污染的标准, 低于此值表示水体水质最清洁,高于此值的数值分布范围,进行4等分,代表不同清洁和污 染程度。(2)根据所有样点生物指数的数值分布,以5%分位数对应的值作为标准,小于该值 表示水质最清洁,高于此值的数值分布范围,进行4等分,代表不同清洁和污染程度。其中,Hilsenhoff指数可参考已有的评价标准:清洁0VHBIW4.25;较为清洁4.25VHBI 5.75;轻度污染 5.75VHBIW6.5;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