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全套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686192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信息技术全套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小学信息技术全套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小学信息技术全套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小学信息技术全套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小学信息技术全套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信息技术全套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信息技术全套教案(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信息技术全套教案第1课 与电脑见面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2、初步学会使用鼠标的移动、指向、单击。3、学会正确的开机、关机。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学会正确的开机、关机。教学难点:鼠标的初步使用。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本课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信息技术课,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本课时可以用计算机演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动画、游戏以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让信息技术课成为学生最喜欢课程。介绍计算机的外貌时,可结合实物进行,让学生指着各部分介绍。开机与桌面:主要让学生了解桌面组成,这里有许多新概念,学生难以一下子掌握,教师在这里主要是把“桌面”、“图

2、标”“开始按钮”解释清楚,具体的一些概念留到后面课时里解决。讲解使用鼠标时,鼠标的握法应让学生拿住鼠标感到舒服为好,并不一定要规定一个姿势,鼠标的移动让学生明白要紧贴工作台的表面移动;引导学生观察鼠标指针经过图标时、指向图标时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鼠标的单击可结合单击图标、按钮进行,并让学生了解单击图标和按钮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关机的过程中,如计算机不是自动切断电源,一定要学生养成等出现“您可以安全地关闭计算机了”界面,才切断电源的习惯。教学参考:1、如果计算机室中电脑是无盘工作站可用两课时来讲解。2、学生很容易把桌面上的任务栏拖乱,如果在桌面上找不到任务栏,可以将显示分辨率改得更高,任务

3、栏可能就会出现了。第2课 有趣的纸牌游戏教学目标:1、学会从开始菜单进入程序的方法。2、初步了解窗口的基本组成。3、学会鼠标的拖放。4、了解玩纸牌游戏的规则。教学重点:了解从开始按钮进入程序的方法。教学难点:从开始菜单进入程序的方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先复习开机的过程,再出示纸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设问:怎么样才能找到纸牌游戏?引入从“开始”菜单进入纸牌游戏。从开始按钮进入程序是Windows较为常用的方法,因此学生必须掌握。由于学生接触计算机才一课时,鼠标的操作不熟练,学生难以将鼠标移到特定的选项上,所以教师因留给学生一定的操作时间。教师演示进入纸牌的过程,让学生尝试进入

4、纸牌游戏及其它一些程序。此课时可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下纸牌窗口的组成。介绍纸牌游戏的基本规则时,教师应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注意讲清楚鼠标的拖放动作。教师可以演示鼠标的拖放过程,注意应让学生明白在拖动时不能松开鼠标。最后,让学生根据游戏基本规则自己去玩纸牌游戏。第3课 玩好纸牌教学目标:1、熟悉窗口的组成以及窗口的各种操作。2、掌握鼠标的双击。3、进一步练习鼠标操作。教学重点:窗口的介绍。教学难点:1、鼠标的双击。2、窗口的操作:改变大小。教学过程:本课时主要是借助纸牌游戏让学生了解窗口的基本组成。所以在教学本课时,可以多设计由窗口造成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在玩纸牌碰到这些问题,主动地要求解决这些问题。窗

5、口的组成介绍:虽然比较枯燥,但教师还是应该仔细介绍清楚。窗口的操作:最大化和还原、最小化及恢复操作比较简单。教师在这教学时可以增加一些乐趣。如最小化后让学生猜一猜窗口跑哪儿去了?自由改变窗口的大小:在此课时中,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学生对鼠标的操作还称不上得心应手,要他们把鼠标指向窗口的控制点有点困难。教师应有耐心让学生慢慢找到感觉。窗口的移动:让学生明白把鼠标指向窗口的标题栏然后拖动鼠标即可。在鼠标单击、拖放的基础上练习鼠标的双击。初次使用鼠标双击是有一定难度的,要强调连续(不能移动、抖动)、快速地点击两次鼠标左键。可以配合光盘中的游戏软件一起练习。纸牌的技巧可放在最后介绍。第4课 把纸牌玩得更

6、精彩教学目标:1、掌握窗口中菜单的使用。2、学会双击桌面上的“快捷菜单”进入程序。教学重点:使用窗口的菜单更改纸牌游戏。教学难点:对话框的初次接触及其使用。教学过程:通过桌面上的“快捷菜单”进入常用软件,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在上课前,要先在桌面上建好“画图”、“纸牌”、“写字板”和“计算器”等快捷方式。对于更改纸牌背面的选项,教师在示范的过程中,速度尽量慢一些,让学生看清楚这一过程。试一试中,撤消功能可以让学生利用刚才学的菜单使用方法自己去使用。第5课 神奇的画图世界教学目标:1掌握“画图”软件的进入和退出。2认识并熟练地使用铅笔、橡皮、刷子、喷枪。3了解有些工具可以有不同的形状。4掌握滚动条的

7、使用。教学重点:1按住鼠标左键在画板中的功能。2铅笔、橡皮、刷子、喷枪有不同的粗细。教学难点:橡皮、刷子、喷枪不同选项的选择。教学过程:引入:教师可出现在“画图”软件中画的图画,激发学生学习画笔的兴趣。教师引入:“这么漂亮的图画就是在电脑上完成的”“谁能打开画图软件” 画图软件的打开过程可以由学生来演示。介绍画图:虽然学生在前面对窗口已经有所认识,但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画图软件的界面,所以在这里教师还是要解释每一部分的名称及功能,但工具栏中各个工具的名称由学生自己通过鼠标指针的指向来了解。铅笔的介绍:铅笔是画笔软件教学的第一个工具,因此教学铅笔时详细些。选择好铅笔可以让学生把鼠标指针移到画布区,

8、观察鼠标指针的变化同时也可让学生在画布描绘。画时着重让学生知道,应按住鼠标的左键不放,拖动鼠标。颜色的选择只需教师稍加点拔就可。在介绍滚动条前,可通过适当改变窗口大小,使滚动条出现。在使用橡皮、刷子、喷枪这些工具时,应让学生明白可改变它们的形状。例如:在讲解橡皮时,可先让学生自由使用橡皮擦除后,可以设问:“电脑给我们准备了几种橡皮?”。画板的关闭由学生来说说退出的方法。这里要注意的是在这课时我们不要求学生学会保存画图的方法。第6课 规则的图形教学目标:1认识并熟练操作直线、矩形、椭圆。2能自己保存图形。3画图时,Shift键的使用方法。4前景色和背景色的使用。教学重点:1Shift键的使用。2

9、前景色和背景色的使用。教学难点:矩形、椭圆3个选项的使用。教学准备:使用直线、矩形、椭圆工具画的图画。教学过程:引入:可用课文中的引言。直线:直线工具的指针与上节课铅笔等工具指针不同,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这里应告诉学生不同的工具,它的指针也不同,应区分清楚。直线的使用难度不大,可以让学生直接利用直线工具画“五角星”等一些可用直线工具绘画的图形。矩形:画矩形时鼠标的使用方法和直线工具一样,所以画一个简单的矩形对学生来说应该没有难度,可以让选择矩形后自由发挥画各种矩形。背景色的概念及选择可以在区别三个选项时介入,背景色的选取用鼠标右键单击颜料盒其中一种颜色即可。选取不同的背景色后再让学生自由描绘。教

10、师注意收集各种能够体现三种选项的的图例,如果没有可以把课前准备的图画与学生画的比较。因为前景色和背景色使用在本课中有一定难度,矩形的画法有三个选项,特别是第一个透明色与第二个选项背景色填充在默认为白色时,他们是比较难区别的,教师可以通过几个例子让学生区别。矩形线条的粗细教师可以这样来引入:出示课准备的图画(不同粗细的矩形图),设问:“不同粗细的矩形线条是怎么画出来的”同样,正方形的画法及Shift健的使用也可用此方法引入。椭圆的画法与矩形没有什么区别,教师出示一个样图让学生仿画就可掌握椭圆的画法。从此课时开始要求学生把画图片保存起来。保存图画时可由教师演示,特别要讲清楚应取一个好记并且又能反映

11、图画内容的文件名。开始引入文件的概念。第7课 给图画涂上美丽的颜色教学目标:1文件的打开。2学会颜料桶的使用。3工具箱、颜料盒的隐藏与恢复。教学重点:学生对图画的涂色及工具箱、颜料盒的隐藏与恢复。教学难点:学生对图形进行填色时,容易忘记图形是否封闭。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文件的打开:“上节课,我们把画好的画保存下来,我们怎样把它打开呢?”教师可演示打开上次保存文件的方法。打开保存的文件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我们能不能给图画涂上漂亮的颜色”很自然转到颜色的填充这一环节。教学颜料桶时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在进行填色时,封闭图形与未封闭图形有什么不同。在讲清楚封闭图形的涂色后,可以让学

12、生打开课文例图,自己尝试对色块的更改(换衣服)。如果要将图画中的某一特定颜色A改成另一特定颜色B,即颜色A-B,可以使用彩色橡皮,具体方法如下:1、将前景色设为颜色A;2、将背景色设为颜色B;3、选择橡皮;4、按住鼠标右键,在需要修改的地方拖动鼠标。(彩色橡皮的使用有一定难度,教材中没有介绍,但这个功能比较常用,可根据情况作为补充知识介绍。)工具箱、颜料盒的隐藏与恢复在平常学生使用画图软件时经常要碰到工具箱或颜料盒没有出现的情况,所出学生从心理上就比较想了解工具箱与颜料盒的隐藏与恢复,在这里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暗箱,让学生碰到问题,自己去尝试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再从总体上给全体学生一个明确的方法。本

13、课时讲这一内容为学生以后操作标准菜单的工具栏服务。教学参考:如果学生把工具箱或颜料盒拖到桌面外时,可采用更改屏幕的分辨率来找到工具箱、颜料盒。应该让学生把涂好颜色的图画保存下来。第8课 优美的线条教学目标:学会曲线工具的使用。教学重点:曲线工具的使用。教学难点:曲线在画的过程中对控制点的掌握。教学过程:曲线工具作为一个工具单独拿出来用一个课时来讲,可见其使用的难处,所以在讲解曲线时一定要把它的几个过程清楚的呈现出来。教师演示好曲线的画法后让学生尝试着画曲线。教师注意巡视,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指正。学生在使用曲线工具时,很容易在画板上单击,把曲线的起点与终点确立在同一个地方,而他们还以会才确定了曲线

14、的起点,然后他们把鼠标移向终点处,这时,是会出现一条直线,而实际上也经确定好曲线的第一个控制点。当他们对曲线进行确定二个控制点时,会出现在确定第一个控制点时,实际上是第二个控制点,确立第二个控制点时而实际上又在画第二条曲线。本课为解决这个问题在课文中加入了“小水珠”的试一试。在学生完全掌握曲线工具的使用后,教师可出示一些例图让学生仿画。第9课 错位的图片教学目标:1学会对图块的定义及对定义好的图块进行移动、裁剪、复制。2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感。教学重点:图块的移动、裁剪、复制。教学难点:设置成透明,进行的移动、复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可供学生进行移动、裁剪、复制和粘贴的图画。教学过程

15、:在本课时中,较少涉及使用任意形状的裁剪。对图块的定义可以与画矩形比较。让学生了解,对于定义好的图块我们可以对它进行多种操作。例1让学生了解我们可以对定义好的图块进行移动。将图片错位,其实是将图片分块呈梯形状分布,要注意每快图块的摆放位置。例2也是图块的移动,但此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设置透明与设置不透明移动,如果此例不够明显,可挑选整幅图画都有颜色的图画让学生来练习。例3是图块的删除。教师除了讲解课文中使用Delete键外,还可以使用菜单的剪切。例4是图块的复制和粘贴。把图块复制到剪贴板,再从剪贴板粘贴出来这一过程,学生难以理解。在此课时中,教师可举例形象的说明一下,不必过分解释清楚,主要让学生学会复制、粘贴这一过程即可。第10课 会变的图片教学目标:图块的缩放、翻转、拉伸、扭曲。教学重点:能够改变图块的大小、方向等,使图画更具有美感。教学难点:图块的缩放。教学准备:教师要事先从配套光盘中的素材库中将用到的图片拷贝到学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