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莲花湖湿地项目可研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684630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X 页数:112 大小:978.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岭莲花湖湿地项目可研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铁岭莲花湖湿地项目可研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铁岭莲花湖湿地项目可研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铁岭莲花湖湿地项目可研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铁岭莲花湖湿地项目可研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岭莲花湖湿地项目可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岭莲花湖湿地项目可研(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 论51.1项目概况51.2项目提出的理由61.3编制的依据、原则和范围91.4可行性研究结论111.5存在问题与建议11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32.1项目的背景13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0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243.1 项目选址243.2 建设条件24第四章 建设内容及规模374.1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374.2建设布局及规划协调性38第五章 工程技术方案415.1人工湿地实施区相关概况415.2技术路线435.3污水水量、水质及设计标准445.4人工湿地类型与工艺流程455.5基本技术参数确定515.6人工湿地设计参数525.7水质净化系统建设方案565.

2、8湿地生态系统建设方案635.10陆生园林植物配置785.11服务与管理系统建设方案80第六章 节能846.1编制依据846.2项目区能源供应状况分析846.3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856.4节能评估866.5节能分析866.6节水分析87第七章 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887.1 设计采用的标准、规范和依据887.2 工程概述887.3 建设场地布置887.4 劳动安全及卫生防护措施897.5 消防措施90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918.1编制依据918.2人工湿地工程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918.3项目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环保措施938.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95第九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96

3、9.1组织管理机构969.2工程管理969.3资金管理979.4湿地运营管理98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及安排99第十一章 招标基本情况10011.1 招(投)标依据10011.2 招投标原则10011.3 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10111.4 评标委员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102第十二章 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0412.1投资估算说明10412.2投资估算105第十三章 财务评价10713.1编制依据10713.2运营成本10713.3财务评价10813.4生存能力分析108第十四章 效益分析10914.1生态效益分析10914.2社会效益分析109第十五章 结论与建议11115.1 结论1

4、1115.2建议111附表、附图、附件附表:附表1 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表附表2 土建工程投资估算表附表3 种植工程投资估算表附表4 设备设施购置费估算表附表5 临时工程估算表表附表6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估算表附表7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8 外购燃料和动力费估算表附表9 工资及福利费估算表附表10 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表附表11 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附表12 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13 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附件: 环评批复 选址意见书 土地预审件 IV铁岭市莲花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铁岭市莲花湖湿地(三期水环境整

5、治)2、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建设单位:铁岭湿地建设管理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王英伟 3、项目建设主管部门铁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4、项目建设地址铁岭凡河新城北部,凤冠山景区西北处,紧邻莲花湖湿地公园一、二期。5、项目建设性质新建,环保工程。6、项目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为2年,即2013年1月2014年12月。7、项目区范围铁岭凡河新城北部,凤冠山景区西北处,紧邻莲花湖湿地公园一、二期,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占地面积约370.2hm2。8、设计规模与建设目标本项目污水处理设计规模为24万t/d,经“水平潜流+表面流”人工湿地处理后,出水水质标准能够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

6、2002)的一级A标准,进入凡河后并最终进入辽河。项目建设综合考虑污水处理、自然景观及人工景观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以达到治污与环境的和谐发展。9、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本项目建设期总投资30690.22万元。 本项目属社会公益型建设项目,其中项目建设单位自筹资金5690.22万元,申请上级财政补助资金15000万元。1.2项目提出的理由1、水资源危机及污水处理的意义20世纪以来,全球工业化不断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全球取用水量不断增加。由于需水量的增加、干旱、地下水污染及依靠单一水资源,全世界人类面临着由于需水量增加带来的挑战。水资源短缺问题己成为21世纪全球资源环境的首要

7、问题。2011年,我国全年水资源总量25330108m3,比上年减少9.7%;人均水资源1945m3,减少9.6%。全年总用水量5795108m3,比上年增长2.9%,其中生活用水增长2.9%,工业用水增长4.7%,农业用水增长2.2%。由于水资源的减少和用水量的增加,全年曾有3578万入口、2936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与水资源危机相对应的是水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根据环保部门对全国河流、湖泊、水库的水质监测,由于近年来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我国主要水系的水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长江及较大支流的水质,一般属类,、V类水占总河长的19.9%,劣V类占总河长的21.8%。高原湖泊

8、污染严重,如昆明滇池流域面积2920km2,年天然水资源量5.5108m3,注入滇池的污水量达1.85108m33,水质为V类。由于水体的污染,使得水源的可利用程度下降,可利用水量减少,从而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状况。根据我国各方面的客观情况,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一是转变观念,加强环境教育,培养个人良好用水习惯,避免用水浪费;二要提高生产技术,降低工业生产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量,减少农业灌溉用水量,同时提高水处理新技术,减少污水排放量;三是水资源开发,即通过开发新的水资源来满足用水需求;四是水资源合理调配,合理调配农业、工业、环境、生活用水的比例,用有限的水资源保证最大限度的

9、经济发展;五是水资源再生,即在各种可能的范围内将使用过的水资源直接或间接地进行重复利用,以从整体上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水资源再生是缓解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科学合理的次序是地面水、地下水、城市再生水、雨水、长距离跨流域调水和淡化海水。目前地面水和地下水的短缺导致了水资源危机的出现,因此,城市再生水的开发利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城市污水就近可得,具有易于收集处理、数量巨大、稳定可靠的优点,对保障城市安全供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城市污水经处理净化后,可以回用于农业、工业、市政用水、景观娱乐,补充地表水和进行地下水回灌,以及工业用水的循序使用、循环回用等。它增大了水供给

10、并减少了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污水资源化作为第二水源,不仅可以缓解水资源的紧张问题,而且可减轻江河、湖泊污染,保护水资源不受破坏,对水资源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污水厂尾水及城市污水处理的重要性城市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一部分城市地表径流,是一种混合污水。它以可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为主,水质成分复杂。一般而言,城市污水厂去除的对象主要为COD、BOD5、SS和氮、磷营养物质等。根据现有的二级处理技术(如活性污泥法等)净化功能对城市污水所能达到的处理程度,二级出水中还含有其他相当数量的污染物质,如BOD5:2030mg/L;COD:60lOOmg/L;SS:2030mg/L;NH3-N:1

11、525mg/L;P:6lOmg/L。大多数污水厂二级出水存在着有机物和氮磷排放不达标的问题。此外,还可能含有细菌和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这样的水质不适于直接回用,必须对其进一步深度处理。深度处理是将二级处理出水再进一步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以更好的去除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中剩余的污染成分,这些污染物质主要是氮磷、胶体、细菌、病毒、微量有机物、重金属以及影响回用的溶解性矿物质等。只有经过深度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厂尾水,才能达到回用水的水质要求。3、人工湿地对污水具有较强的净化能力湿地是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度地带,是一种高功能的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生态结构和功能。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自然环境具有重要

12、的作用。人工湿地是一种由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的,与沼泽类似的地面。湿地能净化污水,是自然环境中自净能力很强的区域之一。它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共沉、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人们利用它的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达到了良好的内部循环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标,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是正在不断得到研究、应用和发展的污水处理实用技术。这项技术适合于我国国情,尤其适合于广大农村,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之中,在我国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最近发达国家已经将重点转移到利

13、用人工湿地处理特殊工业废水方面。将人工湿地用于处理特殊工业废水,这是人工湿地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特点和趋向。1.3编制的依据、原则和范围1、编制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计办投资200215号);(5)关于印发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的通知(辽发改环资字2007 732号);(6)林业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2006);(7)关于做好湿地公园发展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家林业局;(8)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环境保护部;(9)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导则(

14、RISN-TG006-2009)(1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1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2004年);(14)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条例(草案)(2005年);(15)辽宁省湿地保护条例(2007年);(16)铁岭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2005年);(17)铁岭市环境保护“十二五”发展规划(2010年);(18)铁岭新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2006年);(19)辽宁铁岭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06年);

15、(2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1)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及验收规范(CJJ/T82-99);(22)项目建设地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基础资料、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和数据;(23)其他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规定,技术资料。2、编制的原则铁岭市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是一项具有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设施工程。鉴于本工程的实际特点,提出污水生态处理工程建设的原则和指导思想: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莲花湖旅游规划土地;在设计中,严格按照规范实施,并结合现场调研的情况,合理建设各种设施;尽量减少投资、简化操作、方便管理。为提高管理水平和及时调整系统运行状态,制定人工湿地运行管理方案。3、编制的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