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地区导学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68124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5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藏地区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青藏地区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青藏地区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藏地区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藏地区导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青藏地区导学案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学习目标】 1、 地理位置和范围;2、 高寒气候;3、 农牧业生产特点;4、 能源和矿产资源;【重点与难点】1、高寒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青藏地区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及脆弱的生态环境问题。【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牢牢把握学习要求。以局部区域图为背景材料,综合分析区域的自然条件、自然环境的治理和工农业特色。通过比较,归纳形成知识体系;通过案例分析与及讲练结合等方法进行知识迁移、应用一、知识梳理1、位置:昆仑山、 、 以南,横断山以西 以北 2、范围: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 3、自然条件:

2、 总特点:“高” “寒” 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_,称为“_”气候:主要是高山高原气候:冬寒夏凉,太阳辐射_,昼夜温差_降水量自_ _向_逐渐减少,干湿季节明显(雨季49月,干季10月次3月 植被:东南向西北:山地森林 高山草原 河湖:“三江源”是指青海南部 、 澜沧江三江发源地,本区有我国最大的湖泊 4、农牧业: 以牧业为主:代表牲畜是 主要农业区: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代表作物 5、交通运输: 铁路青藏铁路东起 经格尔木西到 公路青藏、川 藏、 、 中尼公路 6、资源优势:太阳能、地热能、水能等能源资源丰富。 盆地矿产资源丰富,有 之称, 是最著名的钾盐基地。 7、生态环境:“三江源”

3、地区过度放牧,滥捕乱猎等问题 8、居民:主要是藏族,多信奉 教,主食糌粑,著名宗教圣地 2、读青藏地区空白图按要求回答 河流: 山脉:A B C D E F 盆地:G 内钾盐储量居世界前列,有“ ”之称。 山峰:H 为世界高峰。 湖泊: 为我国最大湖。 铁路: 铁路东起 西至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 公路 青藏高原 能丰富, 有“日光城”之称。【合作探究】1、青藏地区发展农牧业的有利及不利条件分别是什么?有利条件:不利条件:2、青藏铁路的开通将会给青藏地区带来哪些影响?3.为什么青藏地区气温低、太阳能却非常丰富?4、重要农业区分布在何处?原因?四、例题解析例1如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4、,读图回答(1)-(2)题(1)图3中年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B地处山前迎风坡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D多锋面、气旋活动(2)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A本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和太阳能资源B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D图中甲处年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因素是地形例2.读右图,回答(1)-(4)题(1)城市N以西的铁路名称的是( )A 青藏铁路 B 兰青铁路 C 兰新铁路 D 宝成铁路(2)M河谷地是该地区重要的农耕区,其农业生产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A 热量、光照 B 光照、水 C 水

5、、地形 D 地形、热量(3)与上海、天津相比,城市N最为毛纺织工业中心的区位优势是( ) A 接近市场 B 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C 接近原料产地 D 交通运输便利(4)9月23日,某摄影爱好者在日落前1小时到达P点拍摄湖面落日景观,此时北京时间A 1700 B 1800 C 1720 D 1820一、选择题1关于青藏地区农业特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河谷农业 B高寒农业 C阳光农业 D绿洲农业2既是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业区,附近又有丰富的水能和地热资源分布,该农业区是( )。 A湟水谷地 B雅鲁藏布江谷地 C横断山区 D宁夏平原3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牧业以河谷农业和高

6、寒牧业为农业特色 B格尔木是青藏高原上的最大城市 C青藏地区各种能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 D青藏地区湖泊众多,由于海拔高,蒸发强烈,均为咸水湖4柴达木盆地占优势的资源是( )。 A煤、石油、铅锌、钾盐 B石油、煤、锡、稀土 C铜、煤、石油、铁矿 D汞、铝、钨、铁矿 读图1所示的我国西部地区部分省区图,完成5、6题。5湖泊b的水位,近年来持续下降,著名的“鸟岛”已与岸相连为半岛。其主要原因是( ) A利用湖水进行灌溉较多 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C其流域的农业用水增多 D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6据报道,20世纪50年代修筑青藏铁路a时,有人有意在高原上铲过一锹土,到现在,这一锹土的痕迹仍然保留着。

7、这反映了青藏高原的( )。A生态系统非常稳定 B内力作用大于外力作用C生态系统不易破坏 D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极差7利用柴达木盆地的矿藏,在下列地点中最适宜发展的工业是( )。 A在冷湖附近发展石油化工 B在察尔汗布局磷肥厂 C在锡铁山发展钢铁工业 D在格尔木发展棉纺工业8关于我国青藏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能资源丰富 B西藏地区小麦、青稞产量高,农业发达 C西藏地区交通以铁路为主,无航空业 D青海省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青海湖周围地区二、综合题9读图2所示的“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图,回答: (1)字母A表示_山脉,字母B表示的地形区 是我国_地貌分布最广的区域。 (2)图上的_(填字母)处

8、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 这是因为_。除此之外,西部还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以及_、_等能源资源。(3)我国第二大林区位于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和_(填字母)山的南坡。(4)除上述资源外,西部地区还可以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有:_。10.(2002年全国卷)读下列资料和黄河源区图(图3),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源头三年跨年度断流。 据玛多县水文站观测:1997年1至3月,玛多县附近黄河干流出现首次断流;1998年10月20日至1999年6月3日,扎陵湖至鄂陵湖河段断流持续近8个月。其后,黄河源区连续两年出现黄河干流跨年度长时间断流。1999年5月,鄂陵湖出口的流量仅0. 001m3/s,鄂陵湖至玛多县,断流河床长达8km。 2000年河源区沼泽湿地及湖泊面积比1976年减少2748.53km/km2。1998 - 2001年,河源区原有的6000多个湖泊,干涸了约一半。仅2001年夏季,玛多县境内就有800多个湖泊干涸。同时,地下含水层变薄,水循环模式改变,对地表水的调蓄功能降低。(1)引起该现象主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2)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