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洛阳市汝阳一高毕业班考前化学适应性训练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680117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洛阳市汝阳一高毕业班考前化学适应性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洛阳市汝阳一高毕业班考前化学适应性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洛阳市汝阳一高毕业班考前化学适应性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洛阳市汝阳一高毕业班考前化学适应性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洛阳市汝阳一高毕业班考前化学适应性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洛阳市汝阳一高毕业班考前化学适应性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洛阳市汝阳一高毕业班考前化学适应性训练(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戈铁骑整理制作河南省洛阳市汝阳一高 2016届毕业班考前化学适应性训练(5月月考)(解析版)1.美国康乃尔大学的魏考克斯(C.Wilcox)所合成的一种有机分子,就像一尊释迦牟尼佛像。有关该有机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属于芳香烧B.该有机物属于苯的同系物C.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2Hl2D.该有机物的一澳代物有6种【解析】从结构上可看出该分子为烧,且分子中含有苯环,属芳香煌,其分子式为C22H不饱和程度很大,故 A、C项正确,B项不正确。根据对称图形,分子中有6个等效氢,一澳代物有6种,如下图所示;D项正确。所以符合题意的为B项。2,室温下向10 mL 0.1 mol L 1 N

2、aOH液中加入 0.1 mol - L 一的一元酸 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点所示溶液中 c(Na+)c(A )c(H +)c(HA)B. b点所示溶液中 c(A ) c(HA)C. 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D. pH=7 时,c(Na+尸 c(A )+ c(HA)【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a点NaOHW HA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 pH为8.7 ,呈碱性,说明HA为弱酸, NaA发生水解反应,c(Na+)c(A-)c(HA)c(H +),错误;B、b点HA过量,溶液呈酸性,HA的电离程度大于 NaA的水解程度,所以 c (A) c(HA),正

3、确。C a点NaA发生水解反应, 促进了水的电离,所以a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_b点,错误;D、根据电荷守恒,c (H+)+c(Na+) =c (OH) +c (A) , pH=7,贝U c (H+) =c (OH),贝U c ( Na) = c (A-),错误; 考点:化学反应与能量3.下列各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 H+、CO32-、A10 2、SO42-B.Fe3+、NO3-、Mg2+、C. Al3+、Cl-、SO42-、HCO3-D, NH4+、Cl-、HCO3-、Ca2+【答案】B【解析】4.用锌、氧化铜、稀硫酸作原料制取铜,有下列两种途径:(1) Zn 稀 H2S

4、O4H2CUO Cu(2)CuO2SO7T CuSO Zn : CU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相同质量的铜时,下列叙述符合实际实验结果的是()A.生成的硫酸锌质量相同B.耗相同质量的硫酸C.消耗相同质量的锌D.耗相同质量的氧化铜【答案】D【解析】5. 2008年初桂林市遭遇了一场罕见的冰冻雪灾,造成道路结冰,交通受阻。为疏通道路使 用的融雪剂有两大类。一类是有机融雪剂,如醋酸钾,该类融雪剂融雪效果好、腐蚀小,但 价格高;另一类是无机融雪剂,如氯化钠,优点是价格便宜,但会腐蚀基础设施,造成植物 大量死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醋酸钾是强碱弱酸盐B.醋酸钾的水溶液呈碱性C.醋酸钾溶液中 c(H+)= c

5、(OH-)D.氯化钠溶液中c(H+)= c(OH -)【答案】C【解析】醋酸钾是强碱弱酸盐,由于醋酸根离子的水解而使溶液呈碱性即c(OH-) c(H+)。故A项、B项正确,C项错误。氯化钠为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溶液呈中性即c(H+)=c(OH-), D项正确。答案为 C项。6.已知:在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kJ/mol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已知 2H2 (g) +Q(g) =2屋0 (l) Hl= 571.6 kJ 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 285. 8 一1 kJ molB.已知C (石

6、墨,s) =C (金刚石,s) AHI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 28.7 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 NaOH 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aOH (aq) + CHCOO Haq) = CHCOON gaq) + H2O (l) AH =57.4 kJ/molD.己知 2c (s) + 2Q (g) = 2CO (g) H; 2C (s) + Q (g) = 2CO (g) 也 则 H H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 2H2完全燃烧产生2mol的液态水,放出热量是 571.6 kJ,所以产生1mol的液 态水,放出热量是 571.6

7、 kJ + 2=285.8KJ,所以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 ,正确;B.根据物质的转化可知金刚石的能量高于石墨,物质所含有的能量越低,物质的稳定性就越强, 则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错误;C.由于醋酸是弱酸。电离需要吸收热量,所以稀醋酸和稀NaOH反应,产生1mol的水时放出的热量小于 57.4 kJ,因此反应热 H 57.4 kJ/mol , 错误;D.这两个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 则反应热就越小,所以1H 2,错误。考点:考查反应热与物质的存在状态、物质的强弱、多少的关系的知识。7. 10mL浓度为1mol L-1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若加入适量的下列固体,能

8、减慢反应 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量的是A. CHCOONaB . KNO C. CuSO D. Ns2CO【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加入醋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醋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但最后酸都完全反应,产生的氢气的量不变,正确,选A; R加入硝酸钾,可以认为溶液中有硝酸,锌和硝酸反应不产生氢气,错误,不选 B; C、加入硫酸铜,锌与硫酸铜反 应生成铜,锌、铜、盐酸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错误,不选C; D、加入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但消耗了盐酸,氢气的量减少,错误,不选D考点: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弱电解质的电离,原电池的原理8 .用14

9、C标记的一种C60竣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会断裂 DNA卬制艾滋病毒的繁殖。以下有 关14C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12C60的碳原子化学性质不同B .与15N含的中子数相同C.与12C60互为同素异形体D .与12c 13C互为同系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它们都是有碳原子组成的,化学性质相同,故错误;B、中子数=质量数一质子数,14C中的中子数=146=8, 15N中子数=157=8,故正确;C、同素异形体研究的对象是 单质,而14C是原子,不是单质,故错误;D、同系物研究是化合物,而它们是原子,它们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不同原子,因此它们互为同位素,故错误。考点:考查同位素

10、、同素异形体、同系物等知识。9 .由乙醇制取环乙二酸乙二酯时,最简便的流程需要下列哪些反应,其正确的顺序是:取代;加成;氧化;还原;消去;酯化;中和A.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乙醇先发生消去反应产生乙烯;乙烯与卤素单质 Br2发生加成反应产生1,2-二澳乙烷,1,2-二澳乙烷再与水发生取代反应产生乙二醇,乙二醇被催化氧化得到乙二酸,乙二醇与乙二酸发生酯化反应产生环乙二酸乙二酯。因此最简便的流程需要反应的正确的顺序 是:,选项是 B。考点:考查有机物制取的反应类型及顺序的知识。10 .乙醇、乙二醇、丙三醇中分别加入足量金属钠,产生等体积的氢气(相同条件下),则上述三种醇的物

11、质的量之比是()o Ri RI | /ft-C-H H SrfT( 何 / A. 3: 2: 1B. 1:1:1C. 1: 2: 3 D. 6: 3: 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令乙醇、乙二醇、丙三醇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y mol、z mol ,产生等体积的氢气,则:x=2y=3z ,故 x: y: z=6: 3: 2,故 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化学计算。11 .如图是常见四种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丙丁A.甲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B.乙可与滨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滨水褪色C.丙中的碳碳键是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结合D. 丁在稀硫酸作用下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答案】B

12、【解析】由比例模型可知四种常见有机物分别为甲烷、乙烯、苯、乙醇,A.甲烷的化学性质稳定,不能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故 A错误;B.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滨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滨水褪色,故 B正确;C.苯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的键,故C错误;D.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故D错误;故选B.12.已知 Ksp (AgCl) =1.56X10-10, Ksp (AgBr) =7.7X1013 , Ksp (Ag2CrQ) =9X 10-12。某溶 液中含有Cl-、Br和CrO42-,浓度均为0.010mol - L 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13、mol - L1的AgNO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A. Cl-、Br-、CrO2-B. CrQ2-、Br、ClC. Br-、Cl-、CrO2-D. Br、CrO:-、Cl-【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 Ksp可得:Ksp (AgCl) = c(Ag+)c(Cl -) =1.56X10-10, Ksp (AgBr) = c(Ag+)c(Br -) =7.7 X10-13, Ksp (Ag2CrQ) = c(Ag +) 2c(Br -)=9X10-12,求解可得 Cl-、Br-、CrO2-刚开始 沉淀时,银离子的浓度分别为1.56 X10-8、7.7X10-11、3X10-5,开

14、始沉淀时所需要的银离子浓度越小,则越先沉淀,因此答案为C考点:Ksp的计算【名师点睛】涉及 Q的计算时,易忽视等体积混合后离子浓度均减半而使计算出错,故离 子浓度一定是混合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所代入的溶液体积也必须是混合液的体积。1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CH与P4的分子结构都是正四面体形,因此在NA个CH分子或P4分子中都含有4N个共价键B.在含NA个硅原子的二氧化硅晶体中含有4N个SiO键C. 5.6 g Fe 与含0.2 mol HNO 3的溶液充分反应,至少失去0.2N a个电子D. Na个Fe3+完全水解可以得到 N个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答案】B【解析

15、】试题分析:A.CH4与P4的分子结构都是正四面体形,在Nx个CH分子含有4Nx个共价键,而P4分子中含有62个共价键,A项错误;B.在含NA个硅原子的二氧化硅晶体中含有4Na个Si-O键,B项正确;C.5.6gFe 的物质的量为 0.1mol ,根据化学反应 3Fe+8HN(3=3Fe(NQ)2+2Na +4H2Q Fe+4HNO=Fe(NQ)3+N。+4H2O,转移的电子数在 0.3mol 电 子至0.6mol电子之间,则转移电子数至少为0.3Na, C项错误;D.Na个Fe3+完全水解可以得到少于NA个氢氧化铁胶体粒子,D项错误;答案选 Bo考点: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阿伏伽德罗常数等知识。14.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和NO, 一定条件下使反应 SO(g)+NO2(g) SO(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I*4*:dh A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