峒中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报告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679927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峒中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峒中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峒中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峒中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峒中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报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峒中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情况报告峒中镇是广西西南边陲重镇。位于防城港市防城区的西南部,距离城区120公里,西北部靠着十万大山,并与宁明县、上思县接壤,西南面与越南平辽县一河之隔,群山环抱,青山绿水。全镇有19个村委会,一个社区,总人口27000多人,居住着汉、壮、瑶、京、侗等民族,其中以壮族、瑶族居多,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当地群众以农业为主,工业不发达,辅以数量不多的边境贸易,经济落后。但峒中温泉闻名遐迩。1979年中越自卫还击战爆发,因战争需要,峒中镇卫生院随政府从峒中街搬迁到现在板典街。战后的峒中镇卫生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有占地面积4891m2,业务用房1080 m2,全院共有职工36

2、人,其中医务人员29人。担负着峒中镇27000多群众和越南、宁明、上思等周边约10000多群众的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2008年国债项目650 m2业务楼(一楼用作住院部和门诊部共315m2,二楼用作妇产科共345m2)建成投入使用,使我院业务用房达到了1080 m2(其中危房150 m2),使得原来非常紧张的病房得到了初步缓解,群众就医环境得到改善,国门卫生院的形象得到提高。但随着新农合工作不断深入和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保健要求的日益增高,我院现在使用的7个病房18张病床就远远满足不了每天约40个住院病人和约80个门诊病人的要求。为了确保我镇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取得突破性的发展,为深入医

3、药卫生体制改革打下艰实的基础,加快我镇卫生事业的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认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加强我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条件,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解决老百姓看病就医难问题。经我院领导班子的深入研究,设想在原来的业务楼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在原业务楼基础上接建长16米的二层,设置为病房区;在此基础上加建第三层,为办公区。扩建的建筑总面积为760平方米,总投资为80万元。业务楼建成后,卫生院的业务用房面积将由现在的1080 平方米增至为1840平方米,病床可以扩大到50张,20年内仍有足够的业务用房,切实缓解我镇群众就医难问题,促使我镇

4、群众“小病不出乡”、病人负担减轻,使我院功能、规模和形象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板八分院职工宿舍楼建于1980年,面积425平方米,12个房间,风雨历程伴随前辈医务工作人员,渡过了30多个的春夏秋冬。在2001年被告防城区质监部门定为D级危房,不适合人员居住。客观原因,在2009年8月1日发生险情后,防城区卫生局作出撤离通知,居住在职工宿舍楼的职工和家属,被分散安排到板八分院业务楼的三楼,职工厨房居住,生活条件极差。占用业务用房,也影响到业务工作的开展。板八分院的前身是板八乡卫生院,现服务人员12000多人,共有职工15人,医务人员13人。板八分院的全休职工在生活条件极差的条件下,能够安心本职工作,热情为少数民族同胞服务精神可佳,同时也创造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鼓励和发挥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需要解决职工的生活条件,否则将会影响到医疗服务。我院的设想是:在原址上重建二层职工宿舍楼,8个套间,每个套间70平方米,合计560平方米。预算约需要资金40多万元。职工宿舍楼建成后,将彻底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