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肾上腺素能药物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679760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肾上腺素能药物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七章肾上腺素能药物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七章肾上腺素能药物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七章肾上腺素能药物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七章肾上腺素能药物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肾上腺素能药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肾上腺素能药物(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第七章 肾上腺素能药物一. 基本要求1.了解肾上腺能受体的分类及其生理功能,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的作用和机制2.理解肾上腺能受体拮抗剂的分类,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和-受体阻断剂的构效关系3.掌握各类型典型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及作用特点,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的结构类型和苯乙胺类、苯丙胺类药物的基本结构、理化通性二. 教学内容肾上腺能受体的分类及其生理功能,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的作用和机制;肾上腺能受体拮抗剂的分类,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和-受体阻断剂的构效关系;典型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及作用特点,肾上

2、腺能受体激动剂的结构类型和苯乙胺类、苯丙胺类药物的基本结构、理化通性三. 教学学时:7学时四. 重点、难点和要点 拟肾上腺素药 Adrenergic Drugs拟肾上腺素药是一类通过兴奋交感神经而发挥作用的药物,亦称为拟交感神经药。由于化学结构均为胺类,且部分药物又具有儿茶酚(1,2苯二酚)结构部分,故又有拟交感胺和儿茶酚胺之称。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拟肾上腺素药物按其是否与受体或受体发生作用,分作三类。通常把直接与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兴奋受体而产生型作用和/或型作用的药物成为直接作用药物,即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有些药物不与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但能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递质,增强受体周围去甲肾上腺素

3、浓度而发挥作用,这些药物成为间接作用药。第三类兼有直接和间接作用的药物称为混合作用药。本节主要介绍直接作用药和混合作用药。根据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对受体和受体的不同选择性,具有兴奋1受体的药物,临床用于升高血压和抗休克;兴奋中枢受体的药物,用于降血压;兴奋1受体的药物,用于强心和抗休克;兴奋2受体的药物,用于平喘和改善微循环,及防止早产。肾上腺素 AdrenalineAdrenaline 同时具有较强的受体和受体兴奋作用,临床用于过敏性休克、心脏骤停和支气管哮喘的急救。Adrenaline 具有苯乙胺的结构骨架。事实上,目前临床应用的拟肾上腺素药物绝大多数都具有这样的基本结构,即取代苯基与脂肪族

4、伯胺或仲胺以二碳链相连,碳链增长或缩短均使作用降低。碳上通常带有醇羟基,此醇羟基再激动剂与受体相互结合时,通过形成氢键发挥作用。因此碳的绝对构型,即OH立体结构排列对活性有显著影响。天然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碳均为R构型,合成药物也均以R构型为活性体。R构型Adrenaline 为左旋体,其活性比右旋体强12倍,消旋体的活性只有左旋体的一半。左旋Adrenaline水溶液加热或室温放置后,可发生消旋化而致活性降低。消旋化速度与pH有关,在pH4以下速度较快,所以Adrenaline水溶液应注意控制pH。盐酸麻黄素 Ephedrine HydrochlorideEphedrine 属于混合作用型药

5、物,对和受体均有激动作用,呈现出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兴奋心脏等作用。另外,Ephedrine 的极性较儿茶酚胺类为小,因此较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故还具有中枢兴奋作用。与肾上腺素类药物相比,Ephedrine 具有2个特点。一是苯环上不带有酚羟基。苯环上酚羟基的存在一般使作用增强。尤其以3,4二羟基化合物的活性最强。但具有此儿茶酚结构的化合物极易受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的代谢而口服活性较低,而Ephedrine没有酚羟基,不受COMT的影响,虽作用强度较Adrenaline为低,但作用时间比后者大大延长。苯环上没有酚羟基还使化合物极性大为降低,所以Ephedrine

6、 具有较强的中枢兴奋作用。Ephedrine 的第二个结构特点是碳上带有1个甲基,因空间位阻不易被单胺氧化酶代谢脱胺,故也使稳定性增加,作用时间延长。单碳上的烷基亦使活性减低,中枢毒性增大。若甲基换以更大的取代基,则活性更弱,毒性更大。沙丁胺醇 SalbutamolSalbutamol 结构中的叔丁胺基对其作用选择性至关重要。拟肾上腺素药物N上取代基对和受体效应的相对强弱有显著影响,见表36。无取代基如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为受体效应,对受体作用微弱。当取代基逐渐增大,受体效应减弱,受体效应则增强。肾上腺素为甲基取代,兼作用于和受体。当取代基增大为异丙基如异丙肾上腺素,主要为受体效应,作用极微。Nq

7、dj对受体选择性的这种影响可以解释微在受体结合部位,与氨基相结合的天冬氨酸残基旁边有一个亲脂性口袋,可容纳较大烷基。而受体结合部位没有这样的口袋。取代基的增大有助于和受体的疏水键合,并可使受体变构以便于与拟肾上腺素药的羟基形成氢键。使效应增强最有效的取代基为异丙基、叔丁基和环戊基。不同的取代基可以对不同的受体亚型产生选择性作用,如N叔丁基通常增强对2受体的选择性,而N异丙基只产生一般受体激动作用。当一般受体激动剂兴奋2受体,作为支气管扩张剂用于平喘时,其同时具有的对1受体的兴奋作用会带来一系列的心脏毒性,而选择性2受体激动剂则可大大降低和消除这些不良反应。 肾上腺能受体拮抗剂目前临床应用的H1

8、受体拮抗剂品种较多,按化学结构可分为6大类:乙二胺类,氨基醚类,丙胺类,三环类,哌嗪类,哌啶类等。盐酸曲吡那敏 Tripelennamine Hydrochloride为乙二胺类抗组胺药,其H1受体拮抗作用较强而持久,具有一定的抗M胆碱和镇静作用。盐酸苯海拉明 Diphenhydramine Hydrochloride为氨基醚类抗组胺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自上世纪40年代应用于临床后,对它的结构改造就没有停止过,并因此获得一系列氨基醚类抗组胺药。如分子中的1个苯基的对位引入甲氧基、氯或溴原子,副作用减轻。马来酸氯苯那敏 Chlorphenamine Maleate 为丙胺类抗组胺

9、药,服用后吸收迅速而完全,排泄缓慢,作用持久,主要是以N去一甲基、N去二甲基、N氧化物等代谢物随尿排出。Chlorphenamine 的特点是抗组织胺作用较强,用量少,副作用小,适用于小儿。丙胺类结构变化的成功之一是其不饱和类似物,如吡咯他敏、曲普利啶和阿伐斯汀。特别是阿伐斯汀具有选择性的阻断组胺H1受体的作用,结构中的丙烯酸基使其具有相当的亲水性而难以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故无镇静作用,也无抗M胆碱作用。盐酸赛庚啶 Cyproheptadine Hydrochloride为三环类抗组胺药。具有较强的H1受体拮抗作用,并具有轻、中度的抗5羟色胺及抗胆碱作用。盐酸西替利嗪 Cetirizine Hy

10、drochloride为哌嗪类抗组胺药,选择性组预H1受体,作用强而持久,对M胆碱受体和5羟色胺受体的作用极小。由于Cetirizine 易离子化,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两极少,属于非镇静性抗组胺药。阿司咪唑 Astemizole为哌啶类抗组胺药,为强效的H1受体拮抗剂,作用持续时间长,不具有抗胆碱和局麻作用。是目前非镇静性抗组胺药的主要类型。经典的H1受体拮抗剂由于脂溶性较高,易于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产生中枢抑制和镇静的副作用。另外,由于H1受体拮抗剂选择性不够强,常不同程度的呈现出抗肾上腺素、抗5羟色胺、抗胆碱、镇痛、局部麻醉等副作用。因此限制药物进入中枢和提高药物对H1受体的选择性就成为设计和寻找新型抗组胺药的指导思想,并由此发展出了非镇静性H1受体拮抗剂。参考资料1药物化学教学课件,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7。2药物化学,张彦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