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678834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留守儿童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毛概留守儿童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毛概留守儿童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毛概留守儿童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毛概留守儿童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概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留守儿童调查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毛概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毛概课本上关于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小编为你推荐。 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人民群众 十分关心、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为了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发展现状,进而做好留守儿 童工作,涟水县妇联在 XX年11月,通过发放情况统计表、 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等形式,对全县 19 个乡镇的留守儿 童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我县现有总人口万人,其中留守儿童万余人,主要集中 在乡镇。父母外出打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是多方位的, 非常复杂的,也是持久的。从调查的结果发现,这些正处在 成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在父母不在的情况下,面临许多有关 于日常生活、学习、心理、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2、,令人担忧。( 一 ) 影响儿童的日常生活 父母不在家,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 、饮食问题。留守儿童大多与 ( 外) 祖父母住在一起或 者是在学校寄宿,所以在饮食方面都有人照顾,89%的留守儿童每天都能按时吃饭, 但有 62%的孩子偶尔吃到新鲜水果, 在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虽然留守儿童可以吃到饭,但质量得 不到保证。分析数据得知,只有56%的孩子能坚持每天吃早餐,有 44%偶尔吃或者很少吃早餐,影响了留守儿童营养和健康。饮食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监护人因素。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家庭属于隔代监 护,祖辈的文化程度较低,有的甚至是文盲,根本不知道什 么是

3、科学饮食,也不管有没有营养。二是饮食消费观念。消费观念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要的 影响,主要体现在孩子们的零花钱上。农民工长年在外,不 免产生对孩子有补偿心理,于是就给孩子更多的零花钱。调 查发现,他们零花钱的去处大部分是买零食,而且垃圾食品 占大多数,这也是留守儿童不吃早餐的原因。2、卫生状况变差。儿童良好的卫生状况和习惯以及生 理卫生知识的有效获取和掌握,是保证其身体正常发育和成 长的关键因素。但是,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在这方面的 情况并不是很乐观。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存在着程 度不同的卫生状况下降、卫生习惯变差及生理卫生知识指导 缺失的问题。父母外出打工后,一些留守孩子、特别是男孩

4、子卫生状况下降,卫生习惯变差。关于这方面的情况,流动 父母有很多的抱怨,但又感到无可奈何和无能为力。调查显示,由于父母双方、特别是母亲位置的缺位,使 一些留守女孩子生理卫生方面关怀和指导缺失。农村留守儿 童的性别比较低,留守女孩子的数量远远高于留守男孩子。 留守女孩子,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女孩子的生理和身体正处于 快速发育和变化的时期,她们更需要得到学校和家庭、特别 是母亲在生理卫生知识方面的关怀和教导。但是,由于一些 农村学校对该方面的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父母外出打 工不在身边,一些留守女孩子在生理变化出现时表现出极大 的恐慌和不安,并不知所措。( 二 ) 完成学业方面问题突出通过跟孩子的聊

5、天发现,在学习方面,70%的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对他们并没有大的影响,而且在学习上遇 到困难时 %会选择向老师求助,从这两点上可以看出在学习 中他们更愿意依赖他们的老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没有办法 照顾孩子,绝大多数孩子是由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祖 辈来照顾,也有一小部分由其他的亲戚来照看。由于老人们 一般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一些,对孙辈较为溺爱,只重 中孙辈们的身体健康,在教育方面不怎么在意。而其他亲戚 因为留守儿童不是自己的孩子,可能会出于各种原因放任自 流,导致对留守儿童的监管不力甚至根本不管。因此,留守 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很多。另一方面,留守儿童由于长期没

6、有家长的陪同及约束, 又缺乏好的学习环境,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与普遍孩子相比还 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在大部份学校中,学生成绩的好坏是对 学校和教师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就只重视“好”学生而忽视对“差”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从 而导致学习成绩不好的留守儿童形成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同时由于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家务负担都很繁重,他们没有更 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特别关照那些留守儿童。所以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情况都不容乐观。( 三 ) 不利于儿童健康心理人格的培养0 14 岁时间段是少年儿童基本思想品德、 情感、性格、 人际交往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如果没 有对儿童进行良好

7、的引导和教育,将会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 调查发现有 80%的孩子认为周围的人对他们很关心,但在平 时和周围的人发生矛盾时会有 %选择保持沉默,闷不吭声。 在平时与他们的交流时我们也不难发现他们很多自信心不 足,而且有 69%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很一般, 一点也不优秀。 所以留守儿童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 化与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面临许 多方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有渠道倾诉,有亲人安慰。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有的半年,一年 甚至多年都难以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见一次面, 以此维系亲情很难沟通思想,倾听烦恼,给孩子予以足够的 关怀。有的父母与孩

8、子多年不曾见面,致使孩子遗忘了父母 的面貌,更谈不上有何亲情。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 通,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 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 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 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 问题。如:性质柔弱内向、自卑心理障碍、孤独无且心理、 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等。( 四 ) 留守影响儿童安全 调查发现,很多流动父母对留守孩子最担心的事情之 一是孩子的安全问题。他们担心孩子夏天到河里游泳, 担心孩子打架斗殴,担心孩子登高爬屋,担心孩子触电等等 一系列潜在的威胁孩子人身安全、甚至是

9、生命安全的事情。 流动父母对留守孩子安全监护的缺失,使农村留守儿童的确 存在安全问题和潜在的安全隐患。这种安全问题和隐患主要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方面, 有些隔辈监护人所看护的留守儿童数量过多,造成了他们对 留守孩子安全监护的真空状态。我们的调查发现,在一些农 村劳动力外出很多的村庄,有些老人要负责照顾他们所有外 出打工子女留在家乡的孩子,少则一、二个孩子,多则四、 五个留守孩子。第二个原因是留守儿童大部分是 15、 16 岁之间的学龄 儿童,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儿童自律性比较差,他们好动、好 玩、好奇心强,对一些较危险的事情缺乏理性的判断和行动 控制,也容易造成一些安全方面悲剧的发生。关爱、服务

10、留守儿童,既是妇联工作的重要职责,也是全社会的重要责任,更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构建和谐社会 的客观要求。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中,涟水县 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 ) 创新四大关爱服务机制1. 组织领导联动机制。纵向上,县里成立了以县长为组 长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领导小组,各乡镇村成立了相应 的领导小组,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 ; 横向上,部门与部门之 间密切配合,协调工作,实现左右联动。2. 联席会议机制。我县充分发挥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 作用,牵头、协调、指导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同时 建立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共有 25 个部门

11、作为成员单位, 各乡镇妇联作为列席单位, 定期对 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进行讨论、研究、交流,对其工 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会办,分头、分类解决。3. 激励保障机制。一是经县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出台了 县“十二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把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 工作放在当地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一起研究、一起布置、 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并列为县政府民生 10 件 实事之一予以落实。二是县政府及时划拨 10 万元留守儿童 关爱服务体系建设专项启动经费,其它所需的必要经费纳入 财政预算。4. 社会互助机制。关爱服务留守儿童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其中邻里具有人员熟、性格熟、亲情熟、话语熟的优势,

12、尤 其是中华民族具有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我们对留守儿童及 其家庭,要求邻里在生产上相互帮助,生活上相互扶持,情 感上相互依靠,安全上相互关照。在今年夏收夏种期间,我 们组织了全县 27 支邻里帮工队,帮助留守儿童的家庭进行 夏收夏种。( 二 ) 建立四大关爱服务网络1. 以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在家庭监护上,既有 留守儿童自身的家庭监护,也有亲朋好友之间的熟人监护。 目前,全县拥有两类家庭监护人员万人。2. 以学校为主体的校园监护网络。我们以家长学校为阵 地,定期交流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对其监护人进 行业务培训。全县所有学校都开办了家长学校,一年授课 2 期,每期半天, 使学校成为

13、留守儿童学习、 生活、成长之“家”。3. 以志愿者为主体的社会呵护网络。目前,全县已组建 了 6 支志愿者服务队。一是爱心助困服务队,让留守儿童不 因生活困难而掉队 ; 二是巾帼环保服务队,让留守儿童热爱 环保,崇尚自然 ; 三是卫生健康服务队,让留守儿童具有身 心之悦 ; 四是家庭教育服务队,让留守儿童具有良好教育之 境; 五是巾帼文体服务队,让留守儿童具有生活之乐 ; 六是法 律维权服务队,让留守儿童具有权益之护。4. 以村(居) 社区为主体的管护网络。 主要实施“四个一” 即:一校一警维护校园安全,一村一队接送留守儿童,一户 一人呵护留守儿童,一天一巡净化社会环境。( 三 ) 打造“ 5

14、+1 ”关爱服务模式 我们主要打造妇女儿童之家、巾帼志愿者、社会救助、 企业参与、就业创业等关爱服务留守儿童的“5+1”模式。1. 妇女儿童之家模式。新的县妇儿活动中心大楼即将竣 工交付,全县所有乡镇建立了妇儿活动中心 ; 全县 375 个村 (居) 社区全部建成了妇儿之家,其中大东镇施洼村等85 家达县级标准,涟城镇城东社区等 3 家为省示范之家,涟城镇 军民社区等 31 家为市示范之家。2. 巾帼志愿模式。 县妇联重点打造 “百名巾帼志愿者 法 律维权进万家” 、“爱心助成长巾帼在行动”志愿妈妈结对关 爱留守孤困儿童等品牌,全县目前已发展关爱服务留守儿童 巾帼志愿妈妈 3000 多人。3.

15、 济困扶助模式。 一是在今年中华缘文化节期间, 县委、 县政府筹集了 380 万元资金救助全县贫困留守儿童 ; 二是全 县建成 45 个寄宿制学校,配备了食堂、宿舍、球场等硬件 设施以及生活教师、心理辅导等软件设施,同时为农村义务 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减免学杂费 3760 万元,免费发放教科书 109531 套。三是县法院、司法局、卫生局、科协等部门为全 县 2 万多名留守儿童普及医疗卫生、 法律法规、 科普知识 280 余场次。4. 企业参与模式。县妇联积极争取有关企业的支持,在 关爱服务留守儿童工作服务体系建设中,让企业献上一片爱 心,尽上一份社会责任,筹集 30 万元作为留守儿童关爱服 务发

16、展基金。5. 就业创业模式。让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打工就业创业 是解决留守儿童不留守的根本。一是以培训促就业。依托妇 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继续开展对妇女的各类技能培训 ; 二是 搭建群众创业平台。目前,县工业园区、乡镇集中区和村创 业点共吸纳了本地劳动力就业近 10 万人。三是提供小额担 保贷款支持,带动妇女就近就地就业。四是继续培育巾帼科 技创新基地。县妇联积极主动,跟科技部门密切配合,在我 县岔庙镇建立提子园示范基地,带动当地 161 名妇女依靠科 技创业致富。五是做大柳编、手工编织、云锦织造等来料加 工项目,使全县万名妇女业有所就,劳有所得。( 四 ) 开展关爱服务活动“五个一”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一次温馨提示活动。以 县委办、政府办名义给留守儿童家长寄发致留守儿童家长 的一封信。开展一次爱心结对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教 师、团员、 “小小志愿者” 、“五老人员”和社会爱心人士与 农村“留守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