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税收风险控管系统提升税源专业化管理水平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678414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搭建税收风险控管系统提升税源专业化管理水平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搭建税收风险控管系统提升税源专业化管理水平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搭建税收风险控管系统提升税源专业化管理水平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搭建税收风险控管系统提升税源专业化管理水平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搭建税收风险控管系统提升税源专业化管理水平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搭建税收风险控管系统提升税源专业化管理水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搭建税收风险控管系统提升税源专业化管理水平(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搭建税收风险控管系统 提升税源专业化管理水平 第一篇:搭建税收风险控管系统提升税源专业化管理水平搭建税收风险控管系统提升税源专业化管理水平 日期:02X-03-1作者:襄州区国税局来源:襄阳国税简报202X年第2期【选择字号:大中小】 2X年以来,襄阳市国税局按照总局、省局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以襄州区局为试点,通过搭建“税收风险控管导航系统”,整合综合税收征管软件、风险管理系统、电子导航地图等各项功能,实现了数据规集便捷,实时预警提醒,问题跟踪导航,增强了税源控管能力,防范了税收风险,提高了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搭建税收风险控管导航系统的主要

2、目的 当前,在税收征管上运用的主要是综合税收征管软件,该系统为强化征管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运用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局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归集信息分散,利用率不高。由于综合征管软件是按户采集录入数据,税收信息分散于各户之中,统计汇总数据需要手工进行,税管员不能直观、全面的掌握辖区纳税人的情况,征管数据利用率较低。 二是数据比对不便,工作量较大。综合征管软件系统直观反映的是当期数据,无法直接与历史数据、同期数据、外部数据和同类型、同行业数据进行自动比对。比如要统计某户企业连续三个月的零负申报情况,需要逐月将企业的申报情况查询后,再进行手工分析比对,操作烦琐。 三是预警功能不足,监控能力

3、受限。综合征管软件对问题企业和税收风险节点缺乏预警提示功能,特别对零负申报企业的自动监控能力不足。比如对管户较多的税管员,每月要逐户汇总分析,费时费力,而且质量并不好。 针对这些不足,该局着手搭建税收风险控管导航系统,以电子地图为基础,将综合征管软件信息资源分户导入各企业的坐标节点,同时完善了数据索引、指标监控、自动比对、状态显示、分类导航、预警提醒等功能,对综合征管软件起到了积极有益的补充。 二、税收风险控管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特点 该系统主要有四大功能。一是“七大指标监控”;二是“五项分类管理”;三是“三色彩灯提醒”;四是“一键操作完成”。 特点之一:“七大指标监控”。为了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

4、有效性,根据征管业务需求,确定了项比较实用的指标纳入系统监控:一是税负水平指标。税负低于行业平均税负30%以内为正常状态,低于平均税负30%50%时为预警状态;低于平均税负50%以上为异常状态;二是零负申报指标。纳税人正常申报或一个月零申报为正常状态,连续二个月零申报为预警状态,连续三个月以上零申报为异常状态;三是纳税变动指标。本期累计应纳税额偏离同期累计应纳税额30%以内为正常状态,偏离0%50%时为预警状态,偏离0以上为异常状态;四是发票比对指标。每月比对普通发票开票金额与申报额,开票额小于或者等于申报销售收入为正常状态,高于申报额0%以内为预警状态,高于30以上为异常状态;五是按期申报指

5、标。每月申报期前三天已申报或未申报为正常状态,申报期前两天未申报为预警状态,申报期过后未申报为异常状态;六是按期缴税指标。每月初至缴税期限前三天未缴税或已缴税为正常状态,缴税期限前两天未缴税为预警状态,超期未缴税为异常状态;七是两税比对指标。申报的所得税销售收入小于增值税销售收入的为异常状态,申报的所得税销售收入大于或者等增值税销售收入的为正常状态。 特点之二。“五项分类管理”。一是区域分类监控。在系统中以地图和表格两种形式分别将试点单位管辖范围、下属分局管辖范围和各税管员管户区域在系统中标示出来,并可直观显示纳税状态异常与否的相关情况,方便进行有效管理。二是行业分类监控。按照税收综合征管软件

6、系统中关于国民经济的行业分类进行监控,直接点击某个行业,可以快速反映该行业所有纳税人的7大指标正常与否,便于分行业比对分析。三是属性分类监控。按照一般纳税人、小规模企业、个体工商户、其他纳税人进行分类监控,轻点鼠标既可以快速反映该类所有纳税人的基本情况。四是重点税源监控。对襄州区年纳税0万元以上的纳税人进行重点监控。五是数据分析监控。将采集的外部信息和各部门发布的有关数据表格在系统中进行反映,便于综合信息的比对分析。目前已通过财政、质监、工商、地税、医保等部门采集信息万多条。 特点之三:“三色彩灯提醒”。纳税人所处状态用三色彩灯表示:正常状态为绿灯,预警状态为黄灯,异常状态为红灯。为了清楚反映

7、纳税人的纳税变动增减情况,在红灯上分别注明号或号。号表示的是本期累计纳税较同期增加较大,号表示的是本期累计纳税较同期减少较大,清楚反映纳税变动情况。 特点之四。“一键操作完成”。一是操作简单,突出便利性。税收风险控管导航系统操作方便,基本实现一键完成各种查询。同时,纳税人所处的状态直接采用红、黄、绿灯展示,一目了然。二是图表并用,突出灵活性。导航系统不仅在地图上显示纳税人的位置和状态,还通过表格形式将纳税人相关信息进行展示,两者可相互切换,操作十分灵活。三是综合比对,突出实用性。充分利用征管软件信息数据,实现了自动比对,自动预警。四是多维查询,突出针对性。该系统不仅可以分区域、分行业、分属性、

8、分类别进行查询,而且可实时监控七大指标异常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运行税收风险控管导航系统取得的初步成效 税收风险控管导航系统投入运行后,有力地促进了税源控管水平的提高,收到了初步成效: 一是减轻了管税负担。系统运用后,税收管理员无需逐户查询分析数据,只需点击鼠标,所辖企业状况即可一目了然。税管员可以从烦琐的数据汇总分析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投入到征管实际之中,既减轻了工作负担,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是提高了征管质效。通过五类管理和七大监控,税管员可实时掌握企业纳税状况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征管质量明显提升。今年元月,襄州区局城区分局税管员刘耀登录导航系统后,发现旭日纺织有限公司监控状态为红

9、灯,经查发现实际税负为0.7%,明显低于该行业1.5%的预警值。经评估发现该企业少记销售,延迟申报,造成少缴税款18万元,补税后企业税负为14%,税负水平指标变为绿灯。 三是规范了税收秩序。组织5个工作专班,对导航系统中处于异常状态的纳税人全面开展评估检查,共评估企业95户,清理漏征漏管43户,评估入库税款400多万元,零负申报面由35下降到10%,减少红灯185个,行业税负明显提升。其中纺织行业税负由11%上升到2.15,化工行业税负由5.%上升到%,汽车零配件行业税负由.5%上升到2%,汽车销售行业税负由069%上升到81。 四是降低了税收风险。该系统不仅对有问题的纳税人能进行有力的、及时

10、的监控,减少纳税风险。而且大大增强了税收控管的透明度,税管员管户质量的高低,全部置于阳光之下,人人都可监控,对那些收人情税、关系税、不收或少收税款等为税不廉现象也是一个有力的制约,从而也降低了征税风险 第二篇:实施税收风险管理提高税源税基控管能力实施税收风险管理的路径选择 税收风险管理是指税务机关通过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手段,预测、识别和评估税收风险,根据不同的税收风险制定不同的管理战略,并通过合理的服务和管理措施规避或防范税收风险,以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税收征收率。结合我国税收征管实际,实施税收风险管理,需要从先导、核心、重点、关键、依托五个方面整体把握和切入。 一、先导树立风险管理理念 税收管理中

11、存在着由于纳税人不能或不愿依法、准确纳税而致使税款流失的风险。税收风险管理是税务机关以纳税遵从最大化为目标,科学实施风险目标规划、识别排序、应对处理和绩效考评,力求最具效率地运用有限征管资源不断降低纳税遵从风险、减少税收流失的过程,将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权建立在对税源税基的有效控管上。通过对税收风险的确认,有利于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企业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加强税收管理的针对性,提高工作效率。因此,以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为思想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持的税收风险管理,才能真正落实税收征管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 近年来,ecd多数成员国的税务机关普遍引入税收风险管理理念,构建起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加

12、强税源监控、防止税款流失,取得了明显成效。美国从法律上明确了各政府部门和商业机构向税务机关提供涉税信息的义务和责任,并投入巨资建设了现代化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对纳税人实施有效的服务与管理,征收率达到8%以上。澳大利亚国税局近年来以改善纳税服务、提高税法遵从度为主要目标改造了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起纳税人税收风险档案,通过案头分析、信息比对、约谈、现场核实、审计等方法,规避、防范税收风险。 发达国家在实施税收风险管理方面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落实信息管税,必须把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作为重要的思想基础抓紧抓好,使这一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二、核心完善税收风险管理体制机制 实施税收遵从风险管理,不仅有利

13、于深化以流程管理为导向的征管体制,而且有利于提升税源联动管理机制的效能。在实施过程中,应以控制纳税遵从风险为主线,以信息化平台为依托,着力构建上下 互动、专业分工明晰的税收遵从风险管理体系。 明晰各级风险管理职责,健全风险管理组织协调机制。整合各级征管资源,明确各层级风险管理职能,确立省市局在风险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在各部门之间,以风险管理联席会议为载体,整合征管、计统、税政、稽查等各部门的风险管理职能,在风险管理的主要环节上形成统一扎口、分类牵头、有序整合、协同部署的横向协调机制。在各级管理层之间,根据风险管理的主要环节,划分相应的风险管理职责,明确省、市、县三级分工。 科学设计风险目标规划,

14、健全风险分析监控运作机制。如江苏省国税局对各类风险群体和风险程度进行集中分析,对跨部门和跨税种的风险管理进行统一安排,如将所得税汇算清缴审核、行业评估、专项检查等纳入风险管理总体规划,整合各部门的管理要求,明确分阶段风险管理工作重点。在科学设计风险目标规划的基础上,以风险识别排序和应对处理为重点,以减负增效为原则,创新税源税基管理方式方法,建立风险监控管理机制。省、市局发挥征管资源和数据信息集中优势,重点开展综合风险分析和分税种风险分析,组织分地区、分行业、分企业类型风险特征的筛选、分类、归纳和描述,健全省、市两级税收风险特征库。 三、重点深化税收风险识别排序 风险识别排序是风险管理的重要阶段

15、。借助建立风险特征库,运用数据模型等工具,对存在的税收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对风险程度作出判断,形成风险等级排序,明确税源税基管理的重点。 完善税收风险特征库,提高风险识别预警能力。根据经济税收数据信息,分析寻找风险发生规律,形成了风险识别指标体系;根据风险识别指标体系,定期筛选、发布风险区域、行业和纳税人群体。省辖市局在省局风险特征库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特点,进一步筛选补充风险识别指标,形成与省局配套的市级风险特征库。 建立税收风险预警体系,提高风险分析预测水平。计统部门主要负责税收风险的宏观分析,包括牵头进行经济与税收、跨税种、跨部门以及重点税源的综合税收风险分析;税政管理部门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税种管理的特点、难点和热点,深化各税种风险分析和政策效应分析;大企业和国际税收、进出口税收管理部门加强大企业、国际税收和出口退税管理中的专业税收风险分析;征管部门主要从事 税收程序性风险分析;稽查部门重点开展涉税案件类型的规律性分析。 健全风险等级评定标准,提高风险程度评估水平。根据税收遵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税收流失后果两个关键因素,对每一个风险特征指标确定风险分值,将筛选出的具体风险信息,以纳税人为单位按户归集,逐户累计风险分值,并据此进行风险等级排序。在风险管理信息平台上,设置了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