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投资环境优化研究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678413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投资环境优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南省投资环境优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南省投资环境优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南省投资环境优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南省投资环境优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投资环境优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投资环境优化研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投资环境优化研究 摘要:进入新世纪,河南省的投资环境建设面临着新的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在中央中西部发展战略的带动下, 河南省经过艰苦努力, 投资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各项经济指标都处在稳步增长中。但是若要进一步扩大成果,必须了解河南省的投资环境现状,优化河南省投资环境。本文对目前河南省在投资环境中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 总结了河南省投资环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为河南省投资环境优化提供明确的目标。关键词: 投资环境;河南省 ;优化0 引言投资环境( Investment Environment)是指一个地区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面临的条件和环境,亦称“投资气候”1。

2、广义上讲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特有的决定企业进行生产投资、创造就业、扩大规模的各种机会和激励机制的一系列因素。包括物质环境(自然地理条件及基础设施等)和社会环境(政治、经济、社会等条件)。1 投资环境的内涵和构成1.1 投资环境的含义 一个地区的投资环境是指其吸引投资有关的情况、条件或状态、氛围。所谓建设和改善投资环境,就是通过一定的政策与措施使本地区的情况、条件或状态因素朝着有利和适合于投资创业的方向转变,使之达到良性的状态,形成有利于投资的良好氛围。这项工作是一个螺旋上升的长期、无止境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资金和资源进入本地区,以促进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个地区的投资环境是否优

3、良既有绝对性的指标可以衡量,也有与其它地区比较而言的相对性。1.2 投资环境的构成按投资环境要素的物质形态属性的不同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硬环境一般是指较易进入人们视觉的因素,具有较强的物质性,主要包括水、电、热、气、道路、通讯等生产必备条件,以及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和安全、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等。是吸引投资的基础因素。软环境则是指易被人们用心理感觉的因素,具有较强的精神性,包括诚信环境、服务环境、制度环境、文化环境、文明环境等。软、硬环境共同构成一个地区的投资环境,并最终影响到投资者的决策2。1.3 投资环境的作用和意义投资环境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至关重要。对于正处于现代化进程

4、中的河南省而言,投资的增加可以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带动相关行业发展,而且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进而形成更多的消费需求,对于国民收入的提高具有倍增的乘数效应。更为重要的是,外部投资的进入还带来了管理模式的创新、经营理念的转变、竞争力量的引入、结构调整的加快、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经营人才的培养等多重效应。良好的投资环境既有利于本地区居民的创业、企业的发展与成长,又能够广泛吸引国内外的客商来本地区投资办厂、经营贸易,促进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反之不但不能吸引外部资源,还有可能使本地资金和人才等重要经济资源外流。实际上投资环境就是形象力、竞争力、生产力,它决定一个地区的凝聚力、吸引力、影响力和辐射

5、力。2 河南省投资环境的优劣分析 2.1 河南省投资环境的优势分析 2.1.1 优越的地理位置 河南省位于我国中部偏东、黄河中下游。处在东经11021 11639,北纬31233622之间,东西长约580公里,南北跨约550公里,全省土地面积16.7万平方公里。从政区和交通地位来看,河南省在中国版图上占着居中的地位,与冀、晋、陕、鄂、皖、鲁6省毗邻,区位条件优越。从地形上看,河南省正处于我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平原面积广阔,地理气候条件优越,水热资源丰富,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因此河南省是全国小麦、玉米、棉花、油料、烟叶等农产品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2.1.2 独特的自然

6、环境和丰富自然资源 河南具有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西部山区,东部平原,地势自西向东由中山、低山、丘陵过渡到平原,呈阶梯状下降。北有太行山,南有桐柏山、大别山,西有伏牛山。中部、东部和北部由黄河、淮河、海河冲积形成黄淮海平原。本省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区,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点,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约占全国总数的14%。全省林木覆盖率为22.64%,共有省级以上森林公园97处。 河南省矿产资源蕴藏丰富,已发现的各种矿产102种,已探明储量的74种,开发利用的61种。并形成了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四大优势矿产,分别是钼、铝土矿、黄金、银、有色金属和贵重金属矿产;煤炭、石

7、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铁、锰、铬等钢铁原料矿产;石墨;蓝石棉、稀土、天然碱、岩盐等非金属矿产。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带,地点相对集中,地域组合、资源配置比较优越,成矿条件好,种类多,矿床大而丰富,矿石质量较好埋藏浅,开采方便。 近年河南省在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通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环保建设、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制定实施环境经济政策等综合措施,确保了减排目标的实现。全省启动生态林业省建设规划,实施山区生态体系、生态廊道网络、城市林业和生态村镇绿化等林业生态工程。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已从规划迈向实施,发展态势良好。生态

8、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不仅提高了城乡人居民生活质量,促进了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吸引了投资者得眼光。2.1.3 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 河南省作为全国重要的物流通信枢纽,在全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近年来物流通信条件不断改善,已建设成覆盖全省城乡的通信网络。移动通信和电子数据交换业务高速发展,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迅速增加。移动通信、光缆通信、数字通信已成为河南省通信网的主体。2009年,河南省社会物流总额为39843.43亿元,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为31762.07亿元,年均增长20.7%;农产品物流总额为4092.48亿元,年均增长7.9%;进省货物总额为3516.

9、91亿元,年均增长11.8%;进口货物物流总额为416.17亿元,年均增长18.2%。全社会货运量在全国31省区中排第三位,在中部六省排第二位。同时社会物流总费用增幅明显回落。2009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为3273.5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0.1%,增幅较2005年回落11.2百分点3。物流业作为作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行业,已经成为河南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具有控制和主导国民经济命脉的作用。对于人口多、经济发展较快的河南省来说,加快电力产业发展步伐,直接关系到实现中原崛起,直接关系到9600多万河南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10、大局。河南电网是华中电网重要的火电基地,在“南水北火、水火互补”的格局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河南及邻省煤炭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具备建设大型火电基地的条件。这些都是河南电网得天独厚的优势,电力产业前景广阔。但是由于电力是产供销同时完成的特殊产品,发电能力少于社会用电的需求,就会导致缺电。近年来,河南省按照科学规划、均衡有序发展的原则,加快了河南火电基地建设,基本实现电网与电源的协调发展。 河南省东近上海,南临武汉,北靠京、津,西接西安,位于全国心脏部位,优越的交通运输条件使其在经济上起着连贯东西南北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河南交通投资力度大、发展速度快,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交通运输体

11、系日臻完善。初步形成了以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以国省干线公路为依托,公路、铁路、民航等多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框架。2009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4231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861公里。铁路建设全面加快。河南抓住国家加快铁路发展的机遇,以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大能力运输通道为重点,全面加快铁路建设。2009年底,全省铁路正线营运里程达到3898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1606公里,电气化率为4.1比2008年增加1.5个百分点。优先发展民航战略的实施,使本省民航业发展快速发展,共有73条国际国内航线,航线里程达到185058公里。河南省强化了多种交通方式的衔接,综合交通枢纽

12、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开工建设了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新郑州东站和郑州机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成投用,郑州国家一类铁路口岸的货运吞吐能力大幅度提升;郑州、洛阳等9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建设全面展开。城市和城际交通一体化得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2.1.4 稳定增长的经济实力 河南省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经济技术基础比较雄厚,农业发达,工业基础好。首先本省拥有完整的经济体系,农业发达,农林渔副牧全面发展,工业实力雄厚;其次河南省是中国重要的能源材料基地,农业商品基地,重型机械生产基地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建筑材料工业基地,许多工业产品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河南省是我国经济增长最有潜力的地

13、区。丰富的资源和相对雄厚的经济技术基础结合,使河南省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着稳定旺盛的增长势头。同时一大批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项目和基础项目竣工投产,为河南省的经济发展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提供了保证。2009年河南国民生产总值为19480.46亿元,居全国第五位,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位居中上等水平,发展潜力巨大。对于投资者而言,经济增长快、稳定的地区可以更快的分享高速经济增长的成果,减少投资风险,避免经济滞后给投资增长带来的困难,增加投资者得信心。因此稳定持续的经济增长不仅增加了河南的经济实力,同时也是河南引进外资,优化投资环境的重要基础。2.1.5 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地区

14、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是地区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发展的生产环境。不同的地区产业结构造就了不同的产业投资环境。对于投资者而言,产业结构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状况,因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仅需要企业内部实行专业化分工,而且要求与其他相关行业、部门建立分工协作关系,要求这些相关的部门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否则区外协作将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影响盈利和生产的连续性。2009年期间,河南重点培育打造的食品、有色金属、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六大优势行业比上年增长22.1%,高技术产业增长15.6%,均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煤炭、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长

15、15.6%,低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3.4个百分点。在全省59种主要工业品中,44种产品产量较上年有所增加。经过进一步的产业结构调整,河南工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经济总量大幅增长,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在整个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有大幅增加。2.1.6 良好的法制环境 政策法制环境是地区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投资者投资首先研究和考虑的因素。法制环境主要包括地区法律条令、法制能力和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的法制环境有利于保证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发展,避免双方利益损害,有利于地区吸引长期大型投资项目。“十一五”期间,河南省稳步推进法制建设,加强平安建设,强力推进司法为民各项举措

16、,全省法制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逐年增强,对政法工作的满意率逐年提高。主要表现在:在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安全生产等方面制定了相关法规;建立健全了保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保障事故伤害者得到救治和补偿、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地方法规;先后制定了安全生产条例、企业职工民主权利保障条例、保护消费者权益条例、就业促进条例、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规;推行信访评估制度,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决策,事先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 2.1.7 丰富的人力资源 劳动力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三大构成要素之一,充足的劳动力供给是企业降低成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条件。具有较高技能的劳动力是吸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