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第11单元课题3 化学肥料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667843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第11单元课题3 化学肥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化学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第11单元课题3 化学肥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化学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第11单元课题3 化学肥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考化学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第11单元课题3 化学肥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第11单元课题3 化学肥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第11单元课题3 化学肥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2 化学肥料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尿素CO(NH2)2是一种高效化肥,它属于(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料解析:根据尿素的化学式Co(NH2)2,可知含有氮元素,所以尿素属于氮肥。2.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_、_、_、钙等,其中_、_、_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化学肥料是指_。解析:本题是对于农作物所需要基本营养元素的考查。氮、磷、钾是主要的营养元素,以氮肥、磷肥和钾肥为主的化学肥料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化学肥料。化学肥料是指根据化学元素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以化学和物理方法制成的含农作物生长所必需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简称化肥)。答案:氮 磷 钾 氮

2、肥 磷肥 钾肥 根据化学元素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以化学和物理方法制成的含农作物生长所必需营养元素的肥料(简称化肥)3.用横线将下列常见化肥的名称与类别连接起来。化肥类别 化肥名称氮肥 a.磷酸二氢铵(NH4H2PO4)磷肥 b.硝酸铵(NH4NO3)钾肥 c.硫酸钾(K2SO4)复合肥 d.磷酸钙Ca3(PO4)2解析:判断属于哪种化学肥料,关键要看化肥中含N、P、K元素中的哪一种。若含N,则是氮肥;若含P,则是磷肥;若含K,则是钾肥;若含N、P、K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则是复合肥。答案:b d c a4.常用的含氮化肥有_、_、_,常用的含磷化肥有_、_、_,常用的含钾化肥有_、_、_。解析

3、:考查化学肥料的基本知识。答案:尿素 碳酸氢铵 硝酸铵 过磷酸钙 磷矿粉 钙镁磷肥 硫酸钾 氯化钾 碳酸钾(草木灰)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下列物质中,含氮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A.NH4HCO3 B.(NH4)3PO4 C.NH4NO3 D.CO(NH2)2解析:比较各物质中氮原子个数和化合物的式量,NH4HCO3的含氮量为0.179;(NH4)3PO4的含氮量为42/133=0.31;NH4NO3中氮的含量为28/80=0.35;CO(NH2)2的含氮量为0.47。所以含氮量最高的为CO(NH2)2。答案:D2.下列化肥不宜与熟石灰、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的是( )A

4、.碳铵 B.尿素 C.硝酸钾 D.磷酸钙解析:铵态氮肥,易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氨气,从而降低肥效。答案:A3.某同学家里的水稻生长不茂盛,叶色淡绿,稻穗短,籽粒不够饱满。请完成下列问题:(1)该同学家里的水稻缺乏两种营养元素,它们是_(填“N”“P”或“K”)。(2)该同学想购买含氮量最高的化肥,下列化肥他应购买_。A.NH4NO3 B.NH4HCO3 C.CO(NH2)2 D.NH4Cl解析:(1)庄稼生长不茂盛,叶色淡绿,说明缺氮;稻穗短,籽粒不够饱满,说明缺磷。(2)计算出各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也可用巧算法,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分母的大小。答案:(1)N、P (2)C4.为了

5、使某省西部地区的农作物增强抗寒、抗旱的能力,专家建议最好增施磷肥。下列化肥适合在某省西部地区使用的是( )A.NH4HCO3 B.CO(NH2)2 C.K2SO4 D.Ca3(PO4)2解析:找出哪种化肥中含有磷元素(P)且不含氮、钾元素,则属于磷肥。答案:D5.杨兰同学去舅父家做客,看到一个“蛇皮袋”上印有如下图所示的标签,还嗅到一股剌鼻气味。杨兰向舅父解释说:碳酸氢铵(NH4HCO3)净重:50含氮量16.6%化学工业公司(1)这包化肥是_肥,能促使作物枝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每袋化肥中含氮元素的质量至少为_kg。(2)该化肥_时容易分解,因此,最好在早晨或傍晚施用且及时用土覆盖或灌溉;在

6、施用时也不能与_性物质混合。解析:从标签中可以直接看出该化肥含氮元素,属于氮肥。根据其净重和含氮量可计算一袋化肥中氮元素质量:50 kg16.6%=8.3 kg。打开袋子能嗅到一股刺鼻气味,说明该化肥在常温下易分解。碳酸氢铵属于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会发生反应产生氨气而损失肥效。答案:(1)氮 8.3 (2)在常温下和太阳曝晒 碱6.请你参加某中学初三学生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从家中拿来了四种化肥,分别是硫酸钾、氯化钾、碳酸铵和硝酸铵。第一步:称取化肥各10 g,进行研细。第二步:分别取少量上述化肥于研钵中,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嗅到剌激性气味的是两种铵盐。请将下列硝酸

7、铵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填写完整:2NH4NO3+_=_+2NH3+2H2O。第三步:再分别取两种铵盐于试管中,都滴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的是硝酸铵,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铵,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第四步:另取两种钾盐,分别在试管中配成溶液,各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根据盐的溶解情况判断: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_,无明显现象的是_。写出生成白色沉淀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和的检验方法,运用这两种离子检验方法的化学反应、实验现象进行解题。第四步的解题关键要知道硫酸钡(BaSO4)是不溶水的白色沉淀。答案:第二步:Ca(OH)2 Ca(NO3)2第三步:(NH4)2CO3+2HC

8、l=2NH4Cl+H2O+CO2第四步:硫酸钾(K2SO4) 氯化钾(KCl) K2SO4+BaCl2=BaSO4+2KCl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关于化学肥料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复合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化肥的混合物B.磷肥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C.氮肥能促进作物茎、叶生长,叶色浓绿.长期施用硫酸铵会使土壤板结酸化解析:选项A错误,因为复合肥是指某种化肥含N、P、K三种元素(植物的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而不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化肥的混合物。选项B、C、D都正确。答案:A2.下列化肥中,不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硝酸钾(KNO3) B.尿素(CO(N

9、H2)2)C.磷酸二氢钾(KH2PO4) D.磷酸氢二铵(NH4)2HPO4解析:复合肥料应该含有钾、氮和磷中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料的应该是A、C、D三项。答案:B3.钾肥能促进作物茎秆粗壮,增强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下列物质中能用作钾肥的是( )A.尿素CO(NH2)2 B.硝酸铵(NH4NO3)C.磷酸二氢钙Ca(H2PO4)2 D.硫酸钾K2SO4解析:含有钾元素的物质可以做钾肥。答案:D4.下列肥料不能与草木灰共同施用的是( )A.碳酸氢铵 B.硝酸钾 C.尿素 D.过磷酸钙解析:草木灰不能与铵态氮肥共用,降低肥效。也不能与酸性物质共用。过磷酸钙可与草木灰反应。答案:

10、AD5.(2010江苏徐州中考,8) 合理施肥是农业生产和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措施。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K2SO4 B.NH4HCO3 C.CO(NH2)2 D.NH4H2PO4解析:复合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NH4H2PO4既含有氮元素,又含有磷元素,为复合肥。答案:D6.右图所示是一个现代化植物生产车间(温室),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气态肥料可以通过调节二氧化碳来补充。(1)在这个温室中,以人工配制的营养液无土栽培蔬菜满足了植物对温度及矿物质元素的要求,要实现通过补充二氧化碳使作物增产,所需要的另一条件是_,若栽培的作物是叶菜类,营养液中应该适当增加_肥。(2)此温室可视为

11、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构成该系统的生产者是_。(3)碳酸氢铵是一种常用的化肥,俗称碳铵。请你简述一点使用时的注意事项:_。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可用下列文字表达式表示:水+二氧化碳有机物+氧气,从这个反应中我们可以知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生产者是植物的叶绿体,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生产条件是光照。答案:(1)光照 氮 (2)植物(叶绿体) (3)密封贮存在阴凉处(或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等)7.某蔬菜基地在种植蔬菜时,常采用下列方法。(1)施用适量的氮肥可以使种植的蔬菜叶色浓绿。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_。(填字母)A.碳酸氢铵(NH4HCO3) B.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 C.磷矿粉Ca3(PO4)2草木灰呈碱性,你认为它_(填“能”或“不能”)与所选的氮肥混合施用。理由_。(2)用大棚种植蔬菜时,常向大棚中补充气体肥料CO2。目的是促进绿色植物的_作用。若提供的气体肥料CO2中混有少量的SO2,为了除去SO2,现设计以下两种方法。甲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乙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提供资料】 CO2与NaHCO3不会发生反应;SO2+2NaHCO3=Na2SO3+H2O+2CO2;SO2+2NaOH=Na2SO3+H2O。请你利用提供的资料和所学的知识分析:上述_方法(填“甲”或“乙”)可行,理由是_。答案:(1)A 不能 二者混合施用会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