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识字方法探究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667114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识字方法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识字方法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识字方法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识字方法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识字方法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识字方法探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识字方法探究教师:彭锦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方法的“发展”与“创新”,识字教学的“创新”就是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借助先进的教学媒体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识字氛围,把枯燥无味,抽象、难以理解认识的汉字变成孩子们的一种学习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自觉的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规律,创造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情境,寓教于乐。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刚刚进入学校的大门,识字基础比较薄弱,形象记忆大于抽象思维。针对一年级学生识字范围狭窄,识字途径单一,识字基础薄弱,兴趣很高但能力有

2、限,记得快忘得也快,形近字容易混淆,同音字容易写错等现状。我特拟定几条:一、抓住课堂识字教学唤起学生识字的兴趣。 孩子年龄小,不能单一的用听、认、读、写来强化学生认字,要考虑他们的年龄特点,尊重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用多种形式的方法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我所采用的常用识字方法有以下几种:1、利用多媒体手段,在直观体验中识字 多媒体技术可将死板的方块字形演变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变成了有趣的形象。例如我所讲授的口耳目一课,就是让学生认识12个象形字。在授课前,我精心准备了课件,利用课件的动画将象形字到简体字的演变过程呈现给学生,引起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学生变机械识记为意义识字。如教学象形字“分”时,我

3、制作出多媒体课件,先出示一个简笔画“一把刀把西瓜分成两半”然后逐渐变成象形的“分”,最后出现简体字“分”,在这种情境体验中,学生对“分”的造字过程一目了然,不仅把“分”的字型牢记于心,另外利用动画情境,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他们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就会活跃,记忆也就深刻。2、创设对比情境,在比较中识字 形近字、同音字、音近字、多音字教学时,我注意创设换偏旁、辨字形、析字意、纠错别字、入语境等对比情境,学生通过区别比较体验,找出一些字的异同之处来进行识字,加深印象,如:“人、无、午”和“入、元、牛”字的比较。这样比较法识字,可以加深学生

4、对形近字的区别,以防写错别字。3、创设体态情境,在体态表演中识字 汉字中有许多会意字,在课堂上,我经常创设恰当的动作、表情等体态情境,如在教学“抱、跑”两个生字,我让学生观察老师的动作,说说老师此时在做什么?老师用什么在抱?(提手旁)所以我把这个提手旁先描红。再说说老师用什么跑步?(足字旁)我就把这个足字旁描红。又如让学生用肢体语言来演一演“拉、捡、推、拍、挤”等动作,用表情来表现“哭、笑、惊、呆”等表情,在动手实践中认识生字。4、创设生活情境,在体验中识字 例如:在教授在家里一课时,我将大图片出示在屏幕上,请学生当小主人,给大家介绍自己的家,同时根据学生的介绍随机出示词语“沙发、挂钟、电视、

5、茶几”等。在教授操场上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在操场上活动的画面展示出来,让同学们说说都有哪些活动,每说出一项,就出示相关的词语,这样学生读得很起劲。5、在游戏活动体验中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开展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找朋友、连一连。让学生将生字与拼音相应的连线或结合,或将生字的偏旁和另一半连线,这样可以检查学生的识字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识字的热情。猜字谜、编字谜。例如“中”字,可编这样的谜语:“一竖穿过口中间”。又如:教授“清、晴、睛、情”时,可以根据学过的“也”字,编成这样的谜语:“有水能养鱼虾,有土能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马能行天下。”

6、猜谜时,学生无论猜得出或猜不出,往往会开怀大笑,易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编儿歌、编顺口溜。如在区别一些字形时,引导学生编成“木禾只差一撇,千万不要混淆。兔子长着短尾巴,竖弯钩上一点趴。小鸟不能没眼睛,头上一点要看清。”对于形近字“清、晴、睛、情”,经过我们师生共同努力,编出了这样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有水河清清,有日天气晴,有目眼睛亮,有心好心情。”编顺口溜、编儿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其间,说话能力和想象能力都会有很大提高。其他游戏。例如“摘果子”“开火车”“夺红旗”“贴字”“我当小老师”等等都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二、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给学生提供识字经验交流的机会,激发学生识字的热

7、情。 上学期,我在本班学生中定期开展一些有趣的识字活动,例如:早读开展阅读比赛,班会进行“识字大王”比赛,每个月评选一次“识字小明星”,进行表彰和奖励。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非常高,主动识字的愿望提高了,识字的效率也进步了不少。小学语文识字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或学校内,应该置身于广泛的社会环境中。下面就谈谈环境识字实践的具体措施:1、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充分调动起学生校外的识字兴趣。 发动学生收集广告纸、日用品包装盒、食品包装袋、海报等,认识上面的字,并让父母帮助剪贴成册,每周在班里评比一次,评出“识字小能手”,进行奖励。在家中看电视、读报纸,积累汉字;在马路上看广告、读店名、看站牌,积累识字;教师

8、定期布置检查,及时鼓励表扬。这些措施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和字词反复见面,巩固识字效果。2、电视媒体识字 电视媒体基本走进每个家庭。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如电视广告、儿童故事片、动画片等,画面生动活泼,语言通俗易懂,学生喜闻乐见。我们引导学生在看电视时,注意认读字幕,不会的就问家长。学生耳听标准的发音,眼看屏幕上出现的字,不断地看,听,问,不知不觉间,陌生的字符变得熟悉,进而成为自己认识的字。3、通过课外读物识字,积累各种语文知识。 本学期,学生通过收集、整理,积累了许多常见的成语、谚语、优美词句,不仅扩充了识字量,而且积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4、利用古诗识字。每周布置两次背诵古诗的任务,学生将背诵的古诗积累下来,每月进行一次“古诗背诵大比拼”,看谁背诵的又多又好,进行评比。 自从运用这些识字教学方法以来,学生确实有着很大的变化。从被动识字到主动识字,识字的愿望更强烈了,兴趣更高了,识字的方法也由单一变成多种多样,识字的数量和质量有明显的提高,识字的范围更广泛了并且普遍运用到了生活当中去,识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当然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重视了识字的教学,忽略了书写的指导;字理教学没有有效地实施和坚持下来,家庭教育氛围不够,养成习惯难保持,两级分化情况比较严重。都是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探究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