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操作技巧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666531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胃镜操作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胃镜操作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胃镜操作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胃镜操作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胃镜操作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胃镜操作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胃镜操作技巧(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胃镜操作技巧1 持镜:左手置于胸前,左手持内镜的操作部,保持操作部直立状态,以虎口及腕部的力量撑 仅以左手无名指及小指持握内镜操作部,不要抓持过紧,抓持过紧会影响操作的灵活性;以左 和中指及无名指调节大小旋钮,两指配合保持旋钮的稳定性,以防止图像晃动而影响观察(调 时视野的晃动幅度很大,可以用旋转镜身替代);左手中指用来控制给水、给气,左手食指控 钮,同时控制冻结图像以及解除冻结;为了防止过度送气,可以仅仅用食指控制两个按钮,将 吸引按钮上。右手持软管部,控制内镜的进退,同时可以辅助旋转镜身,当左手旋转操作部时,右手 过紧,否则镜身前端无法旋转;当右旋镜身时左手无法再向右旋转时,可以用右手向左

2、推镜身 软管部或者右旋镜身的软管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辅助右旋;同样手柄放平或者无法左旋时, 手向右上拉镜身在体外的软管部或者左旋镜身的软管部,可在一定程度上以辅助左旋;如果要 向旋转,也可暂时用右手旋转。右手抓持镜身应不小于15cm,以2030cm为宜;其优点有二:首先,胃镜插入食管胃镜软管部的右手不必更换位置;抓持过短会导致内镜刚刚进入食道时,右手已经抵住口垫, 手换镜,这样会使刚刚进入食道的胃镜先端部脱出来;握持较长的软管部的另一个优点是,即 或咽部存在未能预料的抵抗,因为内镜自身具有弯曲度和弹性,也能防止给被检者带来痛苦和 生。我们在动旋钮之前,一定要明白自己的镜身的位置:是否发生过旋转

3、以及旋转了多少度 上下左右是指镜身处于正常状态没有发生任何旋转或者翻转时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旋转或者翻 况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当然,对于图像而言up的时候都由上方向下移动,镜身先端部上弯 时候图像由左向右移动。镜身先端部向左弯曲。循腔进镜有2个技巧: A 、尽可能沿小弯痛苦小,到达幽门镜身短;B、前进时右手把镜身轻微向舌面方向推压,减少镜身与咽后壁的会 垂的接触,患者不适反应小。 咽部到食管入口的操作:胃镜通过舌根后即可看到会厌软 尔可见声带,食管入口通常处于关闭状态(食管开口位于杓状会 厌襞中的两个小角软骨之间 参见下图),因为患者一般取左侧卧位,内镜先端部多数自然从下咽部左侧进入,应以左

4、侧梨 目标推动内镜前进,从左侧楔状结节的背侧间隙开始向中央(顺时针方向)边旋转边轻轻插入,很 食管入口。插入食管入口的过程中,手下会感知到轻微阻力,通过食管入口的时候,可以看到 细血管,这些血管的走行方向就是我们的进镜方向,内镜先端部通过食管入口后术者会有“落空以下四幅图片就是内镜从口腔到咽部所看到的示意图,c图箭头所指为会厌,d图线条 至下依次为:声带、声襞,梨状窝、楔结节。 注意:我们以左侧梨 进镜方向,但是并不是真正的进入梨状窝,只是内镜稍向杓状会厌襞的左侧缘倾斜即可( 指向杓 襞中的小角软骨与楔状软骨之间的楔结节),内镜先端部最终抵住的部位是楔结节,然后稍稍右 推进内镜就可以很容易的进

5、入食管了;如果内镜真的进入梨状窝就会没有视野,而且有一定的 状窝和食管下段的穿孔(多见于侧视镜操作)占全部穿孔的 50% ;因此内镜通过咽部时不可过 直接向前推进内镜也是危险的,且不易成功,应该在推进内镜的同时轻轻的向右旋转(左手操 时针旋转),右旋之前可以轻轻down。有的操作者习惯通过咽部的时候抬高左手,实际上这样 右旋的结果是一样的,都是使内镜的先端部轻微右旋。总结起来就是:左手先慢慢up,看到梨状 取左侧),左手轻轻 down ,镜身前端抵住楔结节,并有略微右旋的动作(在右侧进镜时稍左旋即 同时右手轻轻推送镜子。推论对于通过由于病变引起的狭窄的食管的时候,也可以用此方 身先端部指向管腔

6、,向前推进的过程中遇到有阻力的时候可以一边旋转镜身一边向前推进内镜 以顺利的通过狭窄部,而且比较安全。因为简单的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受力部位仅仅是一个点 推进的时候可以将原来集中于一点的力量分散开来,因此比较安全,而且旋转推进的力量也比 的力量大,而且可以使镜身的先端部自己寻找最容易扩张的进镜方向。胃肠镜操作与诊断1。食管三个生理性狭窄区成人平均25厘米,直径=2厘米生理性狭窄区距门齿距离(1)食管入口处(C6水平)16T7厘米(2)主A弓处及左主支气管横跨食管前壁处26-27厘米(3)食管穿膈处(C11水平)40-45厘米2。心脏引起食管压迫一般距门齿35厘米,相当于右心房部位。食管调搏也将电

7、 极插至此处。3. 齿状线(Z线)食管与胃连接处粘膜有一不规则的白色界线,是食管与胃的分界线。门齿至齿状 线一般为40厘米左右,38厘米可能食管上移,有食管裂孔疝的可能。4. 胃分区法 两条假想线:(1)食管与胃小弯交界区划一水平线,上为胃底,贲门、下为胃体。(2 )胃角切迹水平:下为胃窦、幽门。上为胃体(大小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5. 电子胃镜的主体结构控制柄:上下,左右控制钮各一(Jup:上;fdown:下;Jleft:左;frigt:右)、注气(水) 开头,吸引开头,活检孔,固定图象(1)及照象(2 )钮。控制上下的角度钮在 内侧,控制左右的角度钮在外侧。上下角度钮内侧为上下角度钮固定期

8、钮,左右 角度钮外侧为左右角度钮固定钮。注气开头在下,为中央正常时向外漏气”,中指 阻止气体外逸即向胃内注气,阻住且压下为注水,吸引开头按下为吸引作用(红 色)。活检孔较吸引孔大,吸引胃内大量颗粒较大的胃内容物时可以将吸引器管从 连接处取下接入活检孔吸引胃内容物,以减少通气通水管道的异物阻塞,也可用 此法清洁活检孔。6. 胃镜及附件消毒消毒液:2%戊二醛,HBsAg(+)者消毒2小时以上。消毒的物品:胃镜、牙托、 托盘、活检钳、刷子、注射针、圈套器、探条式扩张条、导丝。所有消毒后的物 品都要在使用前用清水冲洗以免消毒液引起粘膜损伤、有消毒液引起发热的报道。7. 胃镜操作原则适当充气,见腔进镜,

9、准确定位,熟练使用角度钮,注意盲区(胃底、贲门口胃 侧、十二指肠降段),仔细观察病灶,远近结合,全面观察。8. 胃镜操作要领 插镜方法:摆好病人体位,向病人说明如何配合,取得病人合作,争取一次插管成功(反复刺激使插管一次较一次更困难),插管时在25cm处持镜,前端向上 弯曲约15,沿咽后壁滑入食管,恶心时食管狭窄部开放顺势插下,不可强行插入 以免引起梨状窝血肿或其它损伤。入食管后边进镜边充气,部分气体先入胃内,进入胃内即可观察扩张的胃腔, 可以节省时间。进食管时粗略观察大的病变,无进镜禁忌(如重度的食管V曲张 有活动性出血、使管腔明显狭窄胃镜难以通过者,食管占位病变使管腔明显狭窄 等),细小病

10、变退镜时观察及处理。入幽门时镜头勿接触胃粘膜,减少胃窦刺 激。入降段的方法:内镜靠近十二指肠上角,大角度钮up至底,小角度钮rig th至底/旋转镜身一出现降段后循腔进 镜。观察十二指肠球部,先看前壁、大、小弯侧,最后边滑出边看后壁。胃镜和肠镜的不同活检视野:胃镜为左2/3视野,肠镜为左下2/3视野有效。9. 胃镜插入方法盲插:不看显示器图象,先将内镜大角度钮轻微向下旋,使胃镜前端轻度高前 弯(15。左右),右手持在镜身25cm处,轻柔缓慢插入(有轻微阻力),插入食管 入口处轻巧往前沿咽后壁推入少许能看到食管后即可循腔进镜。因为食管在气管 后,千万别将胃镜前端弯曲过度而易入气管或进镜时用力过猛

11、损伤梨状窝引起血 肿等迸发症。进入食管时有一个较小的阻力,担心损伤不敢进镜而反复刺激咽反 射将使进镜越来越困难,所以尽量一次插镜成功。看显示器图象进镜 此方法适合初学者及患者呕吐反射差,安全,将胃镜沿舌后根插入食管入口处可见:气管、会厌、及关闭的食管入口处(食管开放时关闭极快),对准食管入口处 待其开放时快速插入。以上两种方法为左侧卧位进镜,特别难插镜的病人可采取俯卧位,使口腔、咽 后壁、食管入口几乎成一直线,有时效果好,入食管后转为左侧卧位10. 胃镜观察顺序(1)食管(上中下):进镜时粗略观察有无V曲张、溃疡、狭窄、肿物等,如要 进一步活检、内镜下治疗可待退镜时处理。(2 )胃体:进入胃内

12、直下一般即可看到胃体大弯侧46条规则、平行皱襞,是胃体大弯 侧标志。此处粘液湖较多;息肉、溃疡、糜烂等病变发生率极少。(3 )胃窦:可 见圆锥形胃窦,半月形胃角,胃角是胃窦定位的标志物。胃角标志小弯侧,对应 为大弯侧。屏幕左、右分别为前、后壁。胃窦圆锥形顶部可见开合状态交替的幽 门。(4)幽门:贴近幽门口,开放时准确较快插入球腔,观察球腔四壁,球腔短而小,进退动作要缓慢。球腔 分前后壁、大小弯,十二指肠上角是球腔入降的转折 点。(5)降段:环形皱襞,可见十二指肠乳头。入降段方法为镜头靠近十二指肠上角,大 角度钮up至底,小角度钮rigtl至底+/镜身轻度顺时旋转/推进少许可。(6 )观 察贲门

13、方法胃窦部倒镜观察:动作同入降段,倒镜后外拉/旋转可远近、全方位观察。胃底倒镜观察法:退镜到55cm时, 旋转+倒镜可观察。11. 胃镜操作“循腔进镜”如何找腔胃镜操作最好单手操作(左手操作操作柄,右手进镜、退镜及旋转镜身) 了解胃腔的整体形态做到心中有数,如贲门直下可见胃体大弯侧皱襞,沿此皱 襞“向上,向右”可以找到腔,直到幽门。入球腔后“向下”可找到降段。无腔时结合退镜及角度钮,大量胃液潴留时吸引液体,适当充气使视野四壁清 楚。12. 胃底、胃底穹隆部及底体交界区观察法退镜至50-55cm时左、右旋转镜身,加反转镜头可观察。13. 进球腔的方法首先找到胃窦,充分打气使胃腔充分扩张,靠近幽门

14、待舒张时及时插入球腔,进 入球腔后一般先入降段,看清降段后缓慢退镜观察球腔。防止镜身自动“滑出”球腔 的方法为:右手持镜身固定镜身垂直人体纵轴以使镜身无法滑出。14. 胃镜检查时充气的指标。食管少量充气能看清四壁即可。胃体中等扩张能看清胃四壁即可。入球腔后轻度 打少量气能观察即可。胃内退镜时不能抽气,观察胃底、穹隆部时须在观察胃体 基础上加注少量气,待看清胃内退至贲门口时吸去胃内大部分气体、以防检查后 腹胀。食管一般观察清一段,吸气、退镜、然后反复。15. 胃粘膜活检禁忌:(1 )凝血功能差者。(2)胃血管瘤(质软)方法:(1)对准病灶部位,钳伸出2-3厘米,不宜过长。(2 )垂直活检部位。(

15、3)直径2厘米溃疡取病变周边,勿钳取溃疡底面以防穿孔,小而浅的溃疡、 息肉、糜烂、隆起,则对准病灶钳取,勿取坏死组织。活检后渗血较多者喷8mg% 去甲肾上腺素。(4 )活检数量:疑癌4-8块、溃疡2-4块、炎症1-2块、HP检查胃窦处一块(科 研除外)(5 )充分暴露病灶,注意胃镜与肠镜活检有效视野的不同。16. HP活检部位临床应用治疗前病人胃窦单点取材可取得96。2%的准确性。对残存低浓度的HP检测 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在取材点误差,HP定植上移现象,即当治疗后胃窦阴性时,胃 体可阳性。因此,对治疗后病人进行HP诊断时应同时取胃窦和胃体(小弯或胃 角)标本。胃窦一般取小弯侧靠近幽门自处。17.

16、 消化道异物经验:异物较大无法通过食管下段或入口处狭窄处时可以试用手突然击打患者腹 部使之开放而顺势拔出。例一:12岁女孩,不慎将缝纫机针吞入胃内,胸腹平片示胃区异物(缝纫针), 见针刺入胃壁(较浅),用活检钳钳住从胃壁内拔出,将针放在胃腔内顺着针方向 钳住,循腔随胃镜一同拔出,特别注意在食管中段勿损伤主A弓压痕处,动作要稍快而轻巧。胃内异物千万别放在胃窦区钳取,因胃窦蠕动快且向下蠕动,异物 容易入球腔及十二指肠,异物一旦入十二指肠即迅速向前推动,无法用内镜方法 取出。长条形异物出食管时异物与食管纵轴一定尽量平行,否则会损伤(划伤) 食管。例二假牙吞入胃内,腹平片胃区末见异物,仔细询问病史患者诉吞下假牙后上腹 不适,胸骨后异物感,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