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北仑中学高三地理期中试卷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8666244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学期北仑中学高三地理期中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一学期北仑中学高三地理期中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一学期北仑中学高三地理期中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一学期北仑中学高三地理期中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一学期北仑中学高三地理期中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学期北仑中学高三地理期中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学期北仑中学高三地理期中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仑中学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月考考试 地理试卷 高二(9、10)班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60分。)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北京时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3.9N、 95.9E)发生地震并引起海啸。据此回答12题。1地震发生时,震中处的地方时应是A7 时02 分B7 时12 分C7 时22 分D7 时38 分 2若海啸以800千米/小时的速度传播到马尔代夫的首都马累( 4.2N,73.5E ) 时,当地区时约为A6 时 B9 时 C12 时 D15 时 下图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回答3-4题。3图中断崖m的相

2、对高度A等于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B小于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C大于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D一定等于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的3倍4一般来说,图中居民点P与K山峰的气温相比AK山峰的气温比P地高4多BK山峰的气温比P地低4多CK山峰的气温比P地高2多DK山峰的气温比P地低2多读北半球二分二至日昼长变化示意图,完成5-6题。5关于甲、乙、丙三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代表6月22日的情况B乙代表赤道上的情况,全年昼夜平分C丙代表的日期地球公转速度较慢D甲代表极圈上的情况6由该图可以得出的规律是A纬度越高,昼长变化幅度越大B纬度越高,昼长越长C. 夏至日,昼长随纬度的变化幅度小于冬至日 D同纬度的夏至日昼长大于

3、冬至日夜长下图是甲、乙、丙、丁四地天文爱好者所测绘的正午杆影长度及杆影朝向一年中变化曲线。各地杆长相等。据图回答7-8题。7.春分日何地天文爱好者测得正午太阳高度最大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8.一年中,四地实际日照时数可能最多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图,单位:m。读图回答910题。9如图所示,海拔最高的地方,位于图中心点的A东面B西面 C南面 D北面10下列关于图中陆地区域发生地理现象的叙述,可信的是A35月份,昼变长 B68月份,昼变短C911月份,昼变长 D12次年2月,昼变短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

4、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长江以西的叫西梁山,在长江以东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陈桥洲是此处的江心洲。读右图,完成1112题。11下列四地与图中陈桥洲成因相类似的地区是 A华北平原 B北美五大湖 C东非大裂谷 D澳大利亚大分水岭12若沿东、西梁山作一长江横剖面图,下图中较吻合的是右图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嫦娥一号”在绕月轨道上拍摄的首张月面局部三维景观图。回答1314题。 13“嫦娥一号”探测器探测的天体属于A恒星B行星 C彗星 D卫星14嫦娥一号撞击月球所遗留的痕迹,未来将受到的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流水侵蚀 C风力搬运 D岩浆活动上天、入地、下海,是人类探索自然

5、的三大梦想。在江苏东海县开钻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钻井终孔深度达5518米,超额完成了既定的钻井目标。据此回答1516题15关于该钻探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钻探工程从地壳表面开始,经过了地幔 B钻探工程只是在地壳中进行C钻探工程可以了解地心的物质组成 D钻探工程可以了解岩石圈深处的特点16在钻井架附近,曾有这样两行字:“上天神舟五号,入地科钻一井”。神舟五号发射时间应避开太阳活动的高峰期。下列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的是 A极光 B水旱灾害 C短波通信中断D南极臭氧空洞以下是某中学高一年级丁强同学的日记片段“星期天,天终于放晴了,风也小了,虽然一直没有下雨,可天出奇地冷,我不得不再加了件毛衣。爸爸

6、一早就去修补被风吹坏了的塑料大棚。我和妈妈拿着扫把也去帮忙。大棚上积压了一层厚厚的尘土。二伯他们也在田里忙着,他们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据此回答1718题:17从日记描述来看,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 沙尘暴天气冷锋过境台风过境寒潮过境A B C D 18造成此天气系统过境无降水的可能原因是 A过境前这里的空气为冷空气 B过境前这里的空气比较干燥C过境前这里的空气做下沉运动 D过境后这里的空气为暖空气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回答1920题。材料一:山东半岛的烟台、威海地区每年冬季都有大雪降临。特别是2005年12月份以来,我国遭到持续冷空气的袭击。在威海和烟台,短短20多天下了三场强降雪,

7、出现了50年来罕见的雪情。 材料二:近年来,山东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19下列关于烟台、威海两地,每年冬季都有大雪降临的说法,正确的是A受来自太平洋东南暖湿气流的影响 B纬度较高,常年受中纬西风的影响 C与日本本州岛西部冬季多暴雪成因相同 D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气温异常偏低20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大 下图中的箭头表示北半球某地高空大气的水平运动方向,读图回答2122题。 21关于图中各数码说法正确的是A为高压中心 B为低压中心C吹偏东风 D为槽线22如果只考虑热力原因,图中各数码的近

8、地面对应点叙述正确的是A近地面对应点天气阴雨 B近地面对应处出现冷锋天气C近地面对应点为反气旋 D近地面对应点吹偏南风读某内陆国家等高线地形图,完成2324题。23约占该国面积五分之四的地形为( )A平原和盆地B高原和山地C平原和丘陵D丘陵和盆地24该国的农田应主要分布在 ( )A中部和西北部B中部和南部C中部和东北部D北部和西部25下图为某日在北半球某地塔底拍摄的太阳光射入塔底的光斑(图中的大圆)及其运行的情况(图中时间为北京时间)。据图回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 B.北京时间12:25分时太阳直射该塔C长江中下游平原处于干旱时期 D.尼罗河河口流量处于一年中较大。下图为

9、“世界某地区局部图”,图中虚线为不同气候类型的界线。读图,完成2627题。26图中河流各河段中补给量最小的是A B C D27近几十年来,甲处大约有1 000平方千米的土地因海平面上升而面临海水淹没的威胁,与其主要成因密切相关的是A地壳持续下沉 B洋流和海浪的侵蚀C森林大面积破坏 D降水量减少通过对我国骆驼遗骸和文献记载的研究,得到其分布变迁图。读图完成2830题。28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展至西北干旱区文献记载区主要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目前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地区A B C D29与遗骸分布区、文献分布区相比较,目前的野骆驼分布区A

10、气候更干旱 B地形更崎岖 C河网较密集 D热量更充足30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因素包括草原开垦过度放牧大量捕杀种群退化A B C D二、综合题(40分)31某大学地理系科考队暑假期间对图示地区进行了地质、地貌、水文等野外考察。据此完成下列问题。(9分)(1)出发前老师提示:“此次考察要注意安全,特别是A区域常常出现火山喷发、地震等地质灾害”,请你帮助解释其中的原因。(2分)(2)考察中,同学们发现庐山地质构造与图中C地非常相似,简述其成因。(2分)(3)当同学们到达B山山麓地带休息时,老师要求对照上图说出B处地貌形态形成的原因。(2分)(4)同学们在攀登B山中,依次观察到的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

11、、_、针阔混交林、_、高山草甸。到达高山区时,发现从山下带来的密封食品包装袋鼓起来了,这是因为_所造成的。(3分)32(9分)青藏高原的隆起是数百万年来地球史上重大的事件之一。中国科学家对青藏高原隆起过程与环境变迁等进行了多年科学考察和研究,取得了许多最新进展。读青藏高原隆起前后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青藏高原隆起前后的西风带情况变化示意图材料二青藏高原隆起前后的大气环流和高原季风剖面示意图(1)分析图甲,青藏高原隆起前夏季和冬季西风带的位置的不同之处是 ,其原因是_(3分)(2)分析图乙,A、B之间的风带名称是 。(2分)(3)青藏高原隆起对我国和亚洲地区产生许多方面的影响。根据题目

12、材料和下面的关联示意图,从备选项目中找出对应图中的内容。(2分),。A阻挡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湿气流深入B中亚和西亚粉尘东输,沉积形成高原C改变海陆分布和亚欧大陆轮廓D东亚和南亚地区形成季风区(4)青藏高原的隆起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性。(2分)33材料一 甲和乙是“以某海湾为中心及周边地区轮廓”两幅示意图。(12分)。甲 乙 材料二 珊瑚礁是海洋最绚丽多彩的部分,它的制造者通常是仅仅23毫米长的微小海洋生物珊瑚虫。珊瑚虫生长需要的能量主要靠在它们体内共生的单细胞藻类虫黄藻提供。虫黄藻的共生和光合作用是珊瑚生存的必要条件,并赋予了珊瑚缤纷的色彩。虫黄藻需要生长在2230摄氏度、温暖且有一定盐度(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的海水中,同时它的光合作用还要求有充分的光照。(1)分析比较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4分)(2)甲地区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迅速崛起,请分析其原因。(4分)(3)根据材料二,分析甲区域同纬度的西海岸和乙海区珊瑚礁分布很少甚至没有的原因。(4分)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材料一:2010年2月27日深夜,强风暴“辛加”从法国西北部海湾登陆,掀起8米高的巨浪。此后数日,“辛加”肆虐法国,西部和中部灾情最为严重,已有51人死亡30人失踪,法国总理菲永形容这场风暴带来的是“全国性灾难”。材料二: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