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放线技术交底记录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66081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记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记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记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记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放线技术交底记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名称施工单位交底部位工序名称交底提要:测量放线流程交底内容:1、基准点、线的确认(1)幕墙测量放样,依据总承包单位提供的内控线及基点布置图、检查总包单位初始已弹的控制线、 轴线、起始标高以及底层的基准点,是否清晰或损坏,进一步了解具体的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关 系,结合幕墙设计图、建筑结构图进行认可,经检查确认后,填写轴线、控制线记录表,请总承包 单位有关负责人给予认可。2、标准层的设立(1)建筑的测量工作重点是轴线竖向传递。控制建筑物的垂直偏差,保证各楼层的几何尺寸,满足 放样要求。依据整个大楼首层总承包单位设置的原基准点,我们拟定从首层、顶层为控制层,依据 总承包单位提供的底层基准控制点

2、作为一级控制点,通过一级基准控制点,采用铅垂仪,以0.8mm 的精度传递基准点,为提高传递精度,拟从底层通过光孔直接传递至顶层作出该几层的中心控制点, 在底层、顶层任意一点架设全站仪进行控制基准线的连线检查工作,首先用全站仪检查投测点之间 的距离和角度是否与底层控制点一致,若超过允许误差,应查找原因及时纠正。若在误差范围内, 则确认,进行下一步连线工作。3、投点测量实施的方法(1)将铅垂仪架设在底层的基准点上仔细对中、调平,用向下视准轴十字线投向传递层,在铅垂仪 的监控下进行定位,定位点必须牢固可靠,各基准点依此投点完毕后,进行联线步骤,在全站仪或 经纬仪监控下将墨线分段弹出。项目(专业)技术

3、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底单位存,一份接受交底单位存。工程名称施工单位交底部位工序名称交底提要:测量放线流程交底内容:4、内控线的布置各层投点工作结束后,进行内控线的布控。整个大楼的主控制线,以总包单位提供的主控制线为准, 将总承包方的结构控制线进行平移,平移应放在接近结构边缘,但要让开柱位,便于连线的地方,内控 线离结构面为1000mm,根据总承包单位内控制线,在此基础上进行内控制的平移,平移弹线过程中,全 站仪进行监控,无重叠现象,检查内控线与放样图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符合后进行外围结构的测量,使 整个大楼成封闭状态,实施弹墨线必须清晰。5、外围结构的测量内控线布置后

4、,以总承包单位提供的轴线、基准点、控制线作为一级基准点,在底层投出外围控制线, 用测距仪测出外控制线的距离,用全站仪监控作出各外控线延长线的交汇点,通过确定延长线上的3 汇点作出二级控制点,各基准点之间互相连线成闭合状,二级控制网建立后,用全站仪测出与棱镜二 点间的距离,总长度误差W2mm,然后测出各面、角的基础结构,轮廓线检查建筑结构外围实际尺寸 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偏差程度,对大于或小于设计偏差要求的结构区域,由总承包单位进行修正后,5 付我司验收后使用。6、层间标高的设置在轴线控制线上,用全站仪采取直线延伸法,在能便于观察的外围作一观察点,由下而上设立垂直线, 在垂直线上的楼层外立面上悬挂1

5、0kg重物的30m钢卷尺,30m钢卷尺垂直钢丝挂靠牢固,用大力钳把钢卷 尺与钢丝夹紧,在小于4级风的气候条件下,静置后用等高法分别测量计算出各楼层的实际标高和建筑结 构的实际总高度,每层设立1米水平线作为作业时的检查用线,并将各层高度分别用油漆记录在立柱或剪力墙的同一位置处(同总承包方标记要求有区别), 标记必须清晰完好,不被消除破坏。标高测量误差 7、钢丝线的设定:在幕墙施工安装直至施工完毕之前,高度标记、水平 ,层与层之间 2mm,总标高10mm。用铅垂仪定出钢丝固定点位置,钢丝采用1.5mm,钢丝固定支架采用5X50角钢制成,角钢一端钻 有1.61.8孔眼,所有角钢上孔眼自下而上用铅垂仪十字线中心定位,确保所有孔眼处于垂直状态, 而另一端采用M8膨胀螺栓固定在相应楼板立面边缘,钢丝穿过孔眼,用花兰螺栓绷紧。交底人接受交底人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