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_4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660785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5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_4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_4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_4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_4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_4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_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_4(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老师,经常须要打算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我们应当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我整理的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 能流畅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通过朗读、想象、感悟、表演来体会关切老人,关爱残疾人后得到的欢乐。3、学会本课的生字。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想象、感悟、表演来体会关切老人,关爱残疾人后得到的欢乐。教学难点:体会诗歌内容,熬炼语言表达实力教具打算:教学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谈话导入1、 板书课

2、题,生读课题2、师:再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这里的“盲”是什么意思?(指名答)3、说说你眼睛看不见的感觉。可是,有一位老婆婆,她眼睛长期看不到光明。她会遇到什么困难呢?出示练习:邻居家的盲婆婆,孤零零地住在小屋里,看不到_,看不到_,也看不到_,她感到_。(指名试说)4、她觉得自己一个人特别孤独。孤寂。她一个人住在她看不到红红的太阳,她看不到花草树木,她感到难受。可是今日,盲婆婆怎么样?(出示图片)(很快乐)你又从哪里看出来的?留意视察人物的表情、神态。5、今日,盲婆婆的确是特别快乐,你知道盲婆婆为什么这么兴奋吗?请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再告知老师。二、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读

3、,指名答。2、难怪她今日这么快乐。(贴图片)小挚友是怎么样送蝈蝈给盲婆婆的?再读第一自然段。3、出示句子:捉了一只蝈蝈送给盲婆婆。和书上的句子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4、“喜滋滋” “乐呵呵” 这两个词表示什么?(指名说)像这样的词有个特地的形式,我们叫它abb式,像这样的表示兴奋的词,还有吗?5、这样的词都可以用来表示快乐。小挚友把蝈蝈兴奋地送给盲婆婆,从中你看出(他关切盲婆婆。他知道盲婆婆眼睛瞎了,他想祝愿她眼睛快快好。)这位小挚友想让盲婆婆笑一笑。谁来读一读?生读6、师:今日是兴奋地送蝈蝈的,你的脸上要笑容可掬。我怎么看不到同学们的笑容呢?是舍不得吧?再来一遍。生齐读。(二)学习其次自然段

4、1、小挚友来到盲婆婆家门前,他都会说什么?从他的发言中,我看出这个小挚友很有礼貌。你还可以怎么有礼貌地说?能做一做动作试一试吗?2、看得出这位小挚友也很有爱心。从他的发言中,我们知道了小挚友为什么要送蝈蝈给盲婆婆?3、师:平常,小挚友不上学时,他都会为盲婆婆做些什么?在上学的时候,他也时刻掂记盲婆婆。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生齐读。(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师:蝈蝈唱着歌,盲婆婆听着听着,她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老师配乐读。指名说2、师:假如你就是蝈蝈,你最想把盲婆婆带到哪里去?3、蝈蝈的歌声会令盲婆婆也想起了很多美妙的事情。她小时候都会有哪些快乐呢?冬天会干什么?夏天呢?多么快乐的童年啊!谁来

5、读?4、老师这里有个题目,你会说得更好吗?( 出示:歌声会_,_。)5、师:听着蝈蝈的歌声,这时候她感到(贴出小卡片快乐)心中不再孤独,孤独。因为蝈蝈的歌带她进了五彩缤纷的世界。让我们读一读。生齐读。(四)学习第四自然段1、师:我们多么希望盲婆婆享受快乐的生活。可是她的眼睛是看不到光明的,让我们也来做一只蝈蝈,给她带去快乐。读最终一段。2、师:这里有六个点,老师不明白,谁知道?为什么这里要用省略号呢?3、师:那这个咯呼就表示它还在叫。这是蝈蝈的声音,它还像什么声音?像谁在笑?(蝈蝈、盲婆婆、小挚友)他们为什么在笑。4、齐读这一小节三、总结、拓展1、齐读课文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3、说

6、说你平常生活中的有关关切残疾人的见闻。四、学习书写生字五、布置作业今日的作业就是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为身边的人献出爱心。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苏教版第三册第五课)是一首儿童叙事诗。通过记叙“我”将心爱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故事,表现了当代少年儿童关爱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褒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学本课重在带领学生体悟“我”送蝈蝈的用意:在我上学时让她替“我”为盲婆婆唱歌,让盲婆婆从蝈蝈的歌声中感受大自然的勃勃朝气和回想童年时间的快乐,充分展示了儿童的美妙心灵,让学生从中体会人间真爱,陶冶心灵。本文的教学时间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生字词语的学

7、习。其次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进一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abb式的词汇。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激起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切他人,尊老帮残的美妙意愿。学情分析:这是一首主题显明集中,人物形象生动,语言浅近明快,富有儿童情趣的叙事诗,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阅历干脆联系不够普遍。在其次课时的教学中,我主动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探究欲望,尽量缩短文本与生活的距离,既抓“送蝈蝈”的叙事线,又抓“献爱心”的情感线,深化理解诗歌涵义,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事小情深,在朗读中陶冶美妙的心灵。本节课的设计我主要采纳读悟教学法

8、和想象教学法,让学生在充分的读中体会“我”的美妙心灵,在想象说话中表达自己的感情,从而体会诗歌的语言文字之美及其中蕴含的情感之美。教学流程:一、紧扣课题 激趣导入1、复习。(1)认读生字词语。(2)轮番读诗歌,检查初读状况。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师生共同理解“盲婆婆”这个词。重点理解“盲”字,感悟“盲”的世界。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三分钟,处在“盲人”角度感受一下“盲婆婆”的生活。3、要求学生谈谈自己这三分钟的感受。4、再读课题,设疑:“我”为什么要送给盲婆婆蝈蝈呢?一只蝈蝈能给盲婆婆带来什么呢?(课题“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是诗歌精华所在,极富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在课题中抓住一个“盲”字,为学生留足时

9、间充分去感受盲婆婆黑暗而孤独的生活,为下文进一步学习做下对比铺垫。读课题后设疑,有效的激发了学生探究文本的爱好、欲望。)二、以读激情体会“我”的美妙心灵1、学习第一节,“我”捉到了一只怎样的蝈蝈?指名读第一节。2、多媒体展示蝈蝈的实物图,播放蝈蝈的叫声,让学生感受蝈蝈的可爱。3、学生自由读第一节,找一找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我”对蝈蝈的宠爱之情?(乐呵呵、喜滋滋)4、指导积累abb式词语。5、“我”面对这样一只爱不释手的蝈蝈做出了怎样的确定?(指导学生视察第一幅插图)6、此时“我”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你用自己理解的读的方式表达出来。指导读出词语“乐呵呵”、“喜滋滋”的语气。(自读、指名读、师

10、生评议)(此环节设计观赏蝈蝈的外形、叫声,说明我对蝈蝈的宠爱,而“我”又转送给了盲婆婆,表达了“我”对盲婆婆的怜悯、关切、帮助,在多种形式的读中体会“我”的美妙心灵。abb式词语的积累,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也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精妙。)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激发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切、帮助他人,专心体验“爱”的价值。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生字,朗读、背诵课文。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关切、帮助他人,体验“爱”的价值。教学打算1、(实物或图片)蝈蝈、插图、小黑板、2、课前让学生试着蒙上眼睛做一回

11、盲人,体会一下盲人的感受。教学时间三课时(本课为其次课时)其次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切和帮助他人,体验“爱”的价值。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1、情境:老师请每一个小挚友轻轻闭上自己的眼睛,体会一下此时你的四周一片黑暗,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事情也做不了。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觉?2,说说你的感受。(学生可能会说出黑暗、孤独、难过等感觉)3,过度:你们把盲婆婆的感受也说出来了。现在能不能把这个句子说完整呢?4、出示练习:邻居家的盲婆婆孤零零地住在小屋里,她看不见( ),看不见( ),也看不见( ),感到( )。5(依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一张画有盲婆婆孤独、茫然、

12、不欢乐的脸的图画)老师;孩子们,这位就是孤独,不欢乐的盲婆婆。二、品读诗歌(一)自由朗读诗歌1、师设置情境:盲婆婆已经好多年没有看到过漂亮的鲜花、光明的阳光了,她的世界除了黑暗还是黑暗,出了孤独还是孤独。可是今日,盲婆婆不一样了,她怎么样了?你们瞧!(出示课文第40页的插图,引导学生从“盲婆婆那笑弯的眉毛、眯缝的眼睛、上翘的嘴角”说出快乐、欢乐)(板书: 画出一张笑脸 )2师:是谁给她带来了欢乐?答案就藏在语文书中的第五课中。在大家读课文之前想问问怎样才能把课文读好呢?(1,看准拼音仔细读;2,要读出感情)3学生自由读文。(二)学习第一小节1过度:大家找到答案了吗?究竟是谁给盲婆婆带来了欢乐呀

13、?(小挚友)你是从哪里找到答案的呀?2、指名读第一小节。3、(出示插图)你们看,小挚友带来了什么?(绿色的、会唱歌的蝈蝈)你们喜爱它吗?文中的小挚友喜爱它吗?是呀,这么可爱的蝈蝈,有谁会不喜爱的?可是,小挚友却把它送给了盲婆婆。从他的表情,你能看出他乐意这样做吗?(乐意、兴奋、欢乐)(强调板书中:笑脸)4、你们能不能从刚才读过的第一小节里找出两个写小挚友兴奋的词呢?(引导用笔画出关键词“喜滋滋”、“乐呵呵”)5、指导读关键词:你能通过朗读让老师知道你已经明白这两个词的意思吗?(自由读、指名读、评读、 齐读)6、你还知道哪些像“乐呵呵、喜滋滋”这种abb形式的表示兴奋的词吗?(喜洋洋、笑嘻嘻、乐

14、滋滋等)7、孩子们,课文中的小挚友将自己的心爱之物送给了盲婆婆。读到这儿,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学生可能会回答出“有爱心、关切残疾人”等)(相机板书: 画出一颗爱心 )8、指导朗读第一小节:假如你们就是这个小挚友,把你兴奋的心情读出来吧!(可边读边做动作)指名读,男女生赛读。(三)学习其次小节1、这是一只绿色的、会唱歌的蝈蝈,小挚友多么想让盲婆婆立刻望见这只蝈蝈啊!他一边跑一边喊起来(出示课文其次自然段)2、指导朗读(指名赛读谈感受。依据学生自己的理解,可读出急迫、兴奋、得意、敬重等不怜悯绪,老师可相机进行点拨)3、你们能想象出书本上的小挚友平常是怎样陪伴盲婆婆的吗?在上学的时候,他也时刻惦记盲婆婆,读到这儿,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强化 有爱心 这个主题)(四) 学习第三节1、过度:盲婆婆有小挚友的陪伴,有蝈蝈的陪伴再也不孤寂了。你们听, 蝈蝈唱着好听的歌,盲婆婆听着听着,仿佛(小黑板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引读:歌声,看到。歌声,想起)2理解第一句:(1)师;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好象看到了什么?(小溪流淌的清波)你眼前好象也看到这条小溪了吗?是什么样的呀?(2)师引导想象:歌声把盲婆婆领进田野还会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