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658188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3章 互相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顿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预测,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预测,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照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珍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某些陷阱。如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顿,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征询进行征询。一、概念题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答:绝对优势指可以用较少量的投入生产物品的一种生产率方面的优势。绝对优势比较的是生产一

2、种物品所需要的投入量,如果生产者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投入较少,则可以说该生产者在生产该物品上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为反对当时的重商主义和保护贸易政策在其1776年的巨著国富论中提出,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为基本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自由贸易获得利益。如果一国某种产品的绝对生产成本或价格比其她国家低,就称该国具有这种产品上的绝对优势,因而该国就应完全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种产品,同步进口那种它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这种基于绝对优势的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的成果将使贸易各方都可获得贸易利益。换言之,在斯密看来,贸易应当是一场双赢的“正和博弈”。这

3、一思想启动了整个国际贸易理论的先河。2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答:机会成本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特定用途所放弃的使用该项资源在其她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资源是稀缺的;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而避免生产的挥霍,达到资源配备的最优。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一种社会或一种公司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者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步被使用在其她的生产用途方面。这就是说,这个社会或这个公司所能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

4、济资源来生产其她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这也是机会成本产生的缘由。因此,社会生产某种产品的真正成本就是它不能生产另某些产品的代价。3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北京师范大学、研;西北大学研)答:比较优势是指,如果一种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她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她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各生产单位对资源的占有、分派和运用等状况的差别,导致了比较优势的产生。而比较优势导致的差别直接导致了生产产品的专业化(即所谓的“社会分工”)和贸易的产生。这种专业化的成果是,当每个人都可以专门地从事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5、时,生产就会变得更加有效率,从而整个社会可发明的物质财富总量与其整体的经济福利便会有所增长。专业化所带来的总产量增量,就是贸易的好处,那么,贸易的进行,也就由此变得顺理成章。同步,更多可分享的总产量自身,同样也增进着专业化决策的发展。4进口(imports)答:进口是出口的对称,指一国自身不生产某种商品或劳务而从国外购买以满足国内消费者需求的交易活动。将一定期期内所有进口商品的贸易额相加,就得到一种国家在这个时期的进口总额。5出口(exports)答:出口是进口的对称,指本国生产的商品不在国内消费而是输出国外的活动,或者是劳务输出国外的交易活动。将一定期期内所有出口商品的贸易额相加就得到出口总

6、额,它反映一种国家的出口贸易的水平。二、复习题1在什么状况下,生产也许性曲线是直线,而不是外凸的?答:(1)生产也许性曲线表达在充足运用多种资源时,同步进行两种或者更多的商品生产所能得到的最大产量。生产也许性曲线的假设前提为:固定的资源。在一定期间上,可供使用的多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充足就业。在既有生产过程中,所有的生产要素均得到了充足使用,不存在资源闲置。生产技术。在考虑问题的时间范畴之内,生产技术,即由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两种产品。为了简化问题起见,一般假定某一经济仅生产两种产品。生产也许性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且凹向原点的曲线。具有凹性的生产也许性曲线反映了机会成本

7、递增法则。它是指随着某一种产品的产量增长,每增长一种单位的该产品产量所需放弃的其她产品产量呈递增的趋势,或者说,机会成本随其产量的增长而递增。机会成本递增的核心在于在多数状况下,经济资源并非完全适应于其她可供选择的用途,即资产专用性。(2)如果资源能完全合用于生产两种产品,或者说,资源具有完全替代性,那么,机会成本便为某一常数。生产也许性曲线就为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了。2解释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有什么不同。答: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不同体目前如下几种方面:(1)比较的原则不同。绝对优势比较的是生产率,比较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投入量,即每个生产者生产的实际成本;而比较优势比较的是每个生产者生产的机会成

8、本。绝对优势反映了生产率的高下,比较优势反映了相对机会成本的高下。(2)两种理论所主张的国际专业化分工不同。绝对优势理论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为基本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比较优势理论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为基本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3)专业化和贸易产生的好处是根据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同毕生产者也许同步在两种物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是不也许在生产两种物品中均有比较优势,除非两个人有相似的机会成本,由于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是此外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的倒数。若一种人生产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比较高,那么她生产另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必然比较低。3举例阐明一种人在做某件事上有绝对优势,而另一种人有

9、比较优势。答:高尔夫选手伍兹能用2个小时修剪完草坪。在这同样的2小时中,她能为耐克鞋拍一部电视商业广告片,并赚到1万美元。与她相比,住她隔壁的佛瑞斯特古姆普能用4个小时修剪完伍兹家的草坪。在这同样的4个小时中,她可以在麦当劳店工作并赚到20美元。在这个例子中,伍兹修剪草坪的机会成本是1万美元,而佛瑞斯特修剪草坪的机会成本是20美元。伍兹在修剪草坪上有绝对优势,由于她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干完这件事,但佛瑞斯特在修剪草坪上有比较优势,由于她的机会成本比较低。4对贸易来说,是绝对优势重要还是比较优势重要?以你对上一道题的答案为例来解释你的推理。答:对贸易来说,比较优势重要。专业化和贸易产生的好处根据的是

10、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尽管一种生产者可以在生产两种物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她不也许在生产两种物品中均有比较优势,由于生产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低意味着生产另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高。贸易使生产者可以运用她们生产的机会成本的差别。当每个人专门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物品时,经济的总量就会增长,并且,经济蛋糕规模的这种扩大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是由于它使每个人可以从事自己有比较优势的活动。从第3题的例子来看,每个人从事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事情,同步互相互换物品或劳务,可以使人们都达到经济上的更优状态。伍兹拿出用两小时拍摄广告的一部分收入如30美元雇佣佛瑞斯特古姆普来修剪草坪,这样

11、两人收入都会提高。因此比较优势对伍兹和佛瑞斯特来讲更为重要。5如果双方根据比较优势进行贸易并且双方都从中获益,则贸易的价格应当在哪个范畴内?答:比较优势原理拟定了专业化和贸易的好处,对从贸易中获益的双方而言,她们进行贸易的价格应当在两种机会成本之间。以农民和牧牛人批准按每盎司牛肉3盎司土豆的比例进行贸易为例,这一价格在牧牛人的机会成本(每盎司牛肉2盎司土豆)和农民的机会成本(每盎司牛肉4盎司土豆)之间。使双方均能获益的价格并不一定非得在2和4的正中间,但它一定是在2和4之间的某个地方。在这个价格范畴内,牧牛人想卖牛肉以购买土豆,而农民想卖土豆以购买牛肉。每一方都可以以低于她(或者她)的机会成本

12、的价格购买一种物品。最后,她们双方都专门生产她(或者她)有比较优势的物品,成果,双方的状况都得到改善。6一国倾向于出口还是进口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物品?解释因素。答:一国倾向于出口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进口自己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是由于生产有比较优势产品的机会成本比较小。根据比较优势原理,贸易双方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出口,两国通过贸易均可消费到生产也许性边界曲线以外的产品组合,这样两国福利都会增长。7为什么经济学家反对限制各国之间贸易的政策?答:经济学家反对限制各国之间贸易的政策,因素在于:(1)经济学家反对各国限制贸易的政策是由于各国通过自由贸易可以提高各国的福利水平,实现更大的繁华。每

13、个国家都会在不同的劳务或物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各国集中生产并出口各自的比较优势产品,进口比较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贸易,在各国资源、劳动力投入相似的前提下,每个国家的消费者都可以消费更多的物品和劳务,所有的国家都可以实现更大的繁华。(2)按照西方主流国际贸易理论的说法,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必然使本国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相对价格较低,从而在国际贸易中具有较高的竞争优势,没有国家间贸易壁垒的完全自由贸易会让这种优势充足发挥出来,使各国都仅仅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自己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使各国的福利都达到更大。三、问题与应用1Maria每小时可以读20页经济学著作,也可以每

14、小时读50页社会学著作。她每天学习5小时。a画出Maria阅读经济学和社会学著作的生产也许性边界。bMaria阅读100页社会学著作的机会成本是多少?答:a如图3-1所示。图3-1 Maria读书的生产也许性边界bMaria读100页社会学著作需要2小时,读20页经济学著作需要1小时,因此她在2小时内可读40页经济学著作。她读100页社会学著作的机会成本是读40页经济学著作。2美国和日本工人每人每年都可以生产4辆汽车。一种美国工人每年可以生产10吨粮食,而一种日本工人每年可以生产5吨粮食。为了简化起见,假设每个国家有1亿工人。a根据这种状况,做出类似于(教材)图3-1(a)幅的表格。b画出美国

15、和日本经济的生产也许性边界。c对美国来说,生产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多少?生产粮食呢?对日本来说,生产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多少?生产粮食的呢?把这些信息填入类似于表3-1的表中。d哪个国家在生产汽车上具有绝对优势?在生产粮食上呢?e哪个国家在生产汽车上具有比较优势?在生产粮食上呢?f没有贸易时,每个国家有一半工人生产汽车,一半工人生产粮食。每个国家能生产多少汽车和粮食呢?g从没有贸易的状况出发,举例阐明贸易可以使每个国家的状况都变得更好。阐明:问题a中提到图3-1(a)幅的表格为:农民和牧牛人的生产机会问题c中提到的表3-1为:牛肉和土豆的机会成本(单位:盎司)答:a见表3-1。表3-1 美国工人和日本工人的生产机会b如图3-2所示。美国和日本的工人每人都能生产4辆汽车,如果所有工人都生产汽车,可以生产4亿辆汽车。美国工人每人可生产10吨谷物,如果美国只生产谷物,则可以生产10亿吨谷物。日本工人每人可生产5吨谷物,如果日本只生产谷物,则可以生产5亿吨谷物。图3-2 生产也许性边界c对美国来说,1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2.5吨粮食;1吨粮食的机会成本是0.4辆汽车。对日本来说,1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1.25吨粮食;1吨粮食的机会成本是0.8辆汽车。如表3-2所示。表3-2 汽车和粮食的机会成本d美国在生产粮食中占有绝对优势,美国和日本生产汽车的绝对能力相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