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654024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2.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教案(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学随记各单元重点知识汇总(字词/句子/课文内容)第一单元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第二单元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第三单元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第四单元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第五单元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精品.教学设计教

2、学随记第六单元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第七单元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第八单元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一)习作:我的植物朋友一、激趣导入。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小草发芽了,柳条青了,桃花开了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美丽的春景吧!(课件展示桃花盛开的图片)二、学做记录卡。1.看到这么美丽的桃花,你最想做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进

3、行交流)(1)最想上前闻一闻,你闻到了什么味道?(2)最想走近观察桃花长什么样儿?(课件放大其中一朵桃花)说说你看到的桃花是什么样子的。(3)还有同学课外了解了关于桃花的一些知识,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2.同学们对桃花有了这么多的了解,现在就请大家把了解到的信息整理成一张记录卡。名称:桃花样子:花骨朵儿胀鼓鼓的。已经绽放的花朵,一个花瓣儿挨着一个花瓣儿,围成圆形。颜色:粉红。气味:淡淡的清香。其他:春天开放,结出的果实就是桃子。也有只开花不结果的观赏桃花。颜色还有鲜红的、纯白的。3.仔细读读这张记录卡,说说这张记录卡是从几个方面记录桃花的。你能借助这张记录卡介绍你观察到的桃

4、花吗?(1)全班交流。(2)比一比谁介绍得最好。三、借助记录卡,写一写身边的植物朋友。1.同学们,我们身边的植物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走近这些植物,去了解它们,和它们交朋友吧。2.我们也来给自己的植物朋友做个记录卡。3.借助记录卡,来写一写我们的植物朋友,要求:写之前再去观察一下,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也许你会有新发现。4.学生习作,教师巡视辅导,了解学生是否把观察和感受到的写清楚了。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四、交流作品,修改习作。1.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听,看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的。2.写同一种植物的同学可以一起交流,借鉴别人的优点修改自己的作文。五、誊写习作。学生誊写修改后的习作。(二)习作

5、:看图画,写作文一、谈话引入,激趣写作。1师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放风筝吗?2指名说放风筝带来的乐趣。3教师小结过渡:是啊,放风筝是一项有趣的活动,适合一群人一起玩。看,这里也有一群小朋友正在放风筝呢!二、指导学生观察图画。1.师导入:我们写看图作文首先要观察图画,观察图画要有一定的顺序,你们知道观察图画有哪些顺序吗?(由远到近、由人到景、由整体到局部、由主体到细节等)2.再看图画,按顺序观察图画。(1)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来观察。观察整体画面,说清楚是谁和谁一起放风筝。说清楚他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放风筝。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2)按顺序观察。(部分观察)观察人物。图中主要的人物是谁?他们的动

6、作、表情是怎样的?观察其他的人和场景。三、想象画面,将画面由静变动。1.过渡:刚才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你们都知道了画面的内容了。但这还不够,如果我们能让这幅画动起来,如电影一样,精彩纷呈,那该多好!要将它动起来,就得靠我们的一项本领,那就是想象。(板书:想象)2.想想放风筝时遇到的困难。(1)过渡:看图作文的想象是以画面上的人或事为基础的,让我们带着想象,再来看看画面上的人物吧。(2)指导写出图中小朋友的外貌、动作、神态、心理。师总结:大家看,通过我们的想象,静止的画面变得如此生动。3.刚才我们运用了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方法,透过人物的外表,体会到人物的内心。下面你试着用这样的方法来说

7、一说图中主要人物,同桌之间互相交流。(1)再细致观察。(2)同桌之间说一说图中主要人物的神情、动作,他们可能会说什么?(3)全班交流。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4)老师总结:我们的交流很成功,因为你们学会了将静态的画面想象成动态的画面,学会了通过人物的外表看到了人物的内心,这就是看图的技巧,这就是看图作文的诀窍!四、谋篇布局,完成习作。1.指导按一定记叙顺序来写。(从整体到部分)2.注意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3.生习作,师巡视辅导。(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语言)五、总结方法,学生习作。让我们再次回忆今天我们学习写看图作文的方法吧。我们采用了观察图画的方法,观察的时候采用由整体到局部、

8、由主体到细节的顺序,这时候,观察到的图画是静止的,我们靠的是想象让画面动了起来。再透过人物的外表,揣摩人物的内心,将人物的特点展现出来,这就是看图作文。六、展示作品,修改习作。1.同桌交换读习作。2.评一评:图画的内容是否介绍清楚了?有没有错别字?3.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三)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一、交流评价活动。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1.回顾前期活动,引入交流评价活动。对本小组自开展本课题以来的做法和感想进行总结,并对整个活动的过程进行评价。2.展开交流活动。(1)自主交流,谈谈收获。(2)集体汇报,总结评价。3.展示成果。(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形式可以多样,例如:展示自己做的

9、月饼,表演写春联等。(2)展示成果时,本小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问。(3)评选优秀活动小组。二、写一写过节的过程。1.明确本次习作要求。2.指名反馈,教师小结。(1)可以写过节的过程。(2)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3.指导选材。(1)从开展综合性学习,同学们了解了许多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有饮食文化,有风俗习惯,有传说故事等。(2)在选择时,一定要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或在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事。4.小组内交流自己准备写什么,打算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5.全班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写清楚过节的经过;要有一定的顺序;合理利用收

10、集到的材料;写一写自己的感受。6.学生独立习作。三、展示作品,修改习作。1.出示习作范文。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小巷传来了孩子们快乐的歌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说起端午节,还有一个传说故事呢。战国时期,楚国有位大臣,名叫屈原,他一向受楚王的信任。可后来楚王听信了小人的谗言,疏远了屈原,最后还把屈原流放到了南方。后来,楚国灭亡了,屈原伤心欲绝,投汨罗江自尽。人们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驾着船捕捞屈原的遗体,可是一无所获。人们又怕鱼虾吃掉屈原的遗体,就往河里扔粽子,从此便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每年端午节,大街小巷都飘着粽子的清香。粽子的品种有许多,有红枣馅的,有肉馅的我最爱吃的是红枣馅的,剥开

11、粽叶,雪白的糯米中夹着一颗红红的枣,咬一口,甜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端午节最快乐的要数我们小朋友了。端午节这天,我们小孩的胸前都挂着个香喷喷的挂件,它叫香袋,是用花布织成的,还用五颜六色的线绣上了各种祝福的话。香袋形状各异,有心形的,有星星形状的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个个香气扑鼻。端午节真是个有意义的节日!点评: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读了小作者的这篇习作后,你就会知道了。小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详细介绍了端午节的传说和习俗,条理清晰,语句通顺。2.老师指导学生评议范文。3.同桌交换习作,交流点评:过节的过程是否介绍清楚?有没有写出自己当时的感受?有没有错别字?4.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12、四)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一、激趣入题,引导探究乐趣。你们做过哪些实验,还记得吗?今天我们就来回忆一下这些实验的内容和过程。二、组织活动,示范引导。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乌鸦喝水这篇文章,乌鸦靠它的聪明才智喝到了水。我们今天就来做做这个实验。那么做这个实验需要准备什么呢?1.出示实验所需材料:小石子、瓶口小的瓶子、水。2.开始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做实验时动作是怎样的?(先再最后)实验过程中有哪些变化?3.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精品.教学设计教学随记4.反馈、评价。(1)小组讨论,再派代表针对上述问题讨论交流。(2)师生共同评议。5.口述练习,随机指导。三、回顾自己的实验,完成习作。1.把自己做的实验过程写下来,写的时候可以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还可以写实验时的心情变化和实验中有趣的现象。2.学生自由习作,放手试写全文,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四、作业。完成习作。(五)习作:奇妙的想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