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记叙文详解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653173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记叙文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中记叙文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初中记叙文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初中记叙文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初中记叙文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记叙文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记叙文详解(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记叙文详解【目标解说】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结合议论和抒情,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从形式上看,新闻、通讯、特写、传记、报告文学、回忆录、童话、寓言、散文、小说等都可以归入广义的记叙文。初中课文中,记叙文所占比例最大。记叙文阅读题也是中考现代文阅读题中最为广泛,设计角度最为丰富的题型。因此,训练记叙文的阅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记叙文的阅读应在掌握了文体知识和阅读方法的前提下进行整体感知。弄清记叙的要素、记叙的人称、记叙的线索、记叙的顺序、详写与略写、过渡与照应,分辨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分析各种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弄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文

2、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内容,归纳中心思想。分辨文章的类型。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描写分析,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归纳中心思想。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要抓事件因果概括内容;结合事件还原人物精神;抓人物心理或“点睛”之笔,把握作者感情。段落阅读,要明确段落内容,分清层次,理解语段中句子之间的联系,能抓住中心句或中心语。在全面理解、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读出个人的主观感悟。【方法探究】1如何辨识顺叙、倒叙、插叙,体会其作用?在记叙文的阅读材料中,弄清文章的行文思路;记叙顺序和记叙手法,有助于对文章内容的正确理解,准确把握。常见的叙述手法有顺叙、倒叙、插叙等。 顺叙是按照时

3、间的先后顺序叙述事件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顺叙是记叙文中最常见的叙述方法。倒叙是先叙述事件的结局,或把事件发展过程中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来写,然后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采用倒叙的手法可造成强烈的悬念,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尤能突出倒叙部分所体现的思想意义。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或主要情节发展过程中暂时中断所叙线索而插入另一故事片段,补充交代或说明有关内容,以埋下伏笔或照应前文。插叙可使中心事件或主要情节显得更加丰满,更加严密。 三种叙述方法,相对而言,对倒叙和插叙的考查是重点。示例至爱所在 1848年秋天,离开祖国18年的肖邦身染重病,处于弥留状态。他的姐姐从华沙赶到他的身边。肖邦对

4、姐姐说:“波兰反动政府是不会允许把我的遗体运回祖国的,不过你一定要把我的心脏带回去。”他又命人取出当年朋友们所赠的盛满祖国泥土的银杯,请朋友们到时候把祖国的泥土撒在他的棺材上。1830年,作曲家肖邦准备出国去深造,他的朋友设宴为他饯行。席间,朋友们赠给他一个银杯,杯里装的是波兰的泥土,意在勉励肖邦不要忘记祖国。肖邦到维也纳不久,华沙暴发了反抗俄国统治的起义,可惜失败了。肖邦曾两次设法回国,都没有成功。从此,他把对自己祖国的怀念和忧虑,全都灌注在自己的音乐里。肖邦死后,人们在他的墓穴上撒上银杯里的泥土。他的心脏,按照他的遗愿送回华沙,保存在圣十字教堂里。后来,在肖邦诞辰125周年时,波兰人民为他

5、重立了墓碑,墓志铭是:至爱所在,心之所在。 从记叙的顺序看,两段属于 叙部分。它主要作用是 。 贯穿文章始终的一条情感线索是: 。方法提炼:叙述顺序的辨析,考查的是在总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对叙述顺序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因此,要做好这样的题目,首先就得对材料内容有个总体上的了解,其次对基本概念要准确把握,只要做到这两点就不难了。文章两段主要写肖邦在弥留之际表达的遗愿:将心脏带回祖国、把祖国的泥土撒在他的棺材上。紧接着两段交代他的遗愿产生的原因:叙述18年前出国时的情景和他到维也纳后国内出现的起义和自己两次回国的失败。第段写肖邦死后人们按他的遗愿安葬了他,125年后又为他重立了墓碑。从时间先后来看

6、,两段叙述的事情在前,段叙述的事情在后。因而两段是对往事的追忆,当属插叙,交代肖邦的遗愿产生的原因。全文记叙了肖邦临终前后的情形,表现了肖邦对祖国的挚爱。因此,无论是倒叙部分,还是插叙部分,爱国主义(或“热爱祖国”)就是贯穿文章始终的一条情感线索。 2如何分析记叙的详略与中心的关系?一篇文章中往往有一些部分要详写,一些部分要略写。详写和略写的安排与所要表现的中心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分析文章中的详略与中心的关系也就成了阅读能力的一个考查点。 详略安排的用途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与中心有关的部分详写,与中心关系不大的部分略写,以免造成喧宾夺主,中心不明;一是详写略写都与所要表现的中心有关,是一个事物的

7、两个方面。在这种情况下,详略的安排用意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形:一是略写部分是详写部分的补充或衬托,一是详写部分极尽铺陈之能事,给人造成一种“这是文章的中心部分”的错觉,而略写部分则往往是非常精练的几句话,这几句话往往又是文章的中心所在,与前者形成强烈对比,在对比中突现文章的主题。示例 在初春的暖雨里,满天飘着毛茸茸的黄色的飞花,像天上落下了奇异的雪。这不是蒲公英,是梧桐的种籽。光秃秃的梧桐树枝上那些小铃铛,在严寒中寂寞地度过了冬天,此刻,它们在春风里欢快地解体了,脱落了,变成了漫天飞花。它们是数不清的小生命啊!它们在春风里飞啊飘啊!像一只只小蝴蝶,像一顶顶小降落伞。它们要找寻自己的土壤,它们要在大

8、地的怀抱里生根,发芽,有朝一日也长成一片亭亭玉立的梧桐树林,它们要用水灵灵的新绿覆盖大地然而在城市里,到处都是冷冰冰的水泥地,它们终于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土壤,只是在街头墙角无可奈何地积累成一堆堆一团团,心灰意懒地滚动着它们本来应该变成森林的!文章前三段用了 、 、 、 四个比喻句(详、略)写了梧桐树籽 时的状态;第四段用 句(详、略)写了梧桐树籽 时的状态。文章这样安排详略有何作用?找出文中能含蓄提示文章中心的句子。方法提炼:第1题是引导读者对文章的详略进行初步分析,从题干的提示可以看出前部分的填空已限定在前三段的比喻句中。前三段的比喻句共有“像天上落下了奇异的雪”、“光秃秃的梧桐树枝上那些小铃

9、铛”、“像一只只小蝴蝶”、“像一顶顶小降落伞”这样四句,写出了梧桐树籽飘飞时的形态,应为详写。第1题后半部分的填空内容被限定在第四段里,只有“只是在街头墙角无可奈何地积累成一堆堆一团团,心灰意懒地滚动着”一句,写出了梧桐树籽落地后的状态。这是略写部分。第2题是主要考点。从材料的详略安排可以看出,这段材料详写梧桐树籽“欢快”飘飞的情态是为了与梧桐树籽落地后“无可奈何”、“心灰意懒”、“滚动”的状态形成强烈对比,突出梧桐树籽落地后的艰难处境,从而突出中心。第3题中心句是“它们本来应该变成森林的!”3如何分析记叙文描写人物的表现手法?在写人的记叙文或文艺作品(如小说)中,人物描写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

10、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文章主题的表达。描写人物的方法是丰富多样的。从描写的对象看,它包括对人物容貌、神情、姿态、衣着、对话、行动、内心独白,即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描写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从描写的方法看,有概括介绍或细致描绘。从描写的范围看,有整体描写、局部描写、特写。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是正面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容貌、服饰、姿态、神情等外在特征的描写,它不仅能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和所处的社会环境,而且还可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并可表现作者的爱憎倾向。行动描写在人物描写中占着比较重要的地位,人物的性格

11、也总是要通过他的行动表现出来的。人物的对话就是语言描写,人物的语言可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时代特点。心理描写也就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活动,它可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其方法多种多样,有通过对话、独白、行动、姿态和面部表情等直接地剖析,有采用梦境、幻想等间接地揭示,也有借助景物描写、气氛渲染及周围人物的反应等侧面地烘托。示例剥 豆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

12、把豆想放在他碗里。“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是想,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度分明快了。小儿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睃。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

13、认真地重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儿子。“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般清澈的笑容。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文中记叙母子二人比赛剥豆,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明母亲剥豆速度快与慢的原因。儿子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比较鲜明,其中最突出的两点是什么? 本文刻画人物时采用的描写方法主要是 、 、 、 。方法提炼: 第1题的解答须从分析母亲的心理活动入手。“让儿

14、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的心理和当“我”想到“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的现状而油然而生的爱怜之心是使“我”慢下来的原因,概括地说就是:怜爱儿子,想增强儿子的自信心。而当“我”想到“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的残酷现实时,“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的心理又使“我”不禁加快了剥豆的速度,概括地说就是:想让儿子知道竞争得靠实力,不能给他虚假的胜利。第2题的解答须从分析儿子的语言和动作入手。从儿子对“我”这个利索的回答中,从“你赢了”的轻松的笑语中,从他输了后如山泉般的清澈的笑容里,可以看出儿子还是一个勇于竞争的孩子。从“我想抓一把豆放在他碗里”,而他却按住了“我”的手的动作中,从他“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里睃”的神情中,从他极认真地重新拿了碗量豆的细节中和“我少,我就是输”的认真的争辩中,可以看出儿子还是一个做事认真的人。从以上分析可得出第3题的答案是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细节描写。 4如何分析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的作用? 记叙文中常见的表达方式有四种,即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记叙文中对表达方式的考查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对表达方式的判断,一类是对表达方式作用的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