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第6册导学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647039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5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第6册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美术第6册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美术第6册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美术第6册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美术第6册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术第6册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第6册导学案(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美术第六册教材分析及教学计划 天荒坪小学 郎元彬一、本册教材分析:浙美版第6册实验教材的编写,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改的文件为指针、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和美术教材新体系。 本教材的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三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有15课,分为时代新貌、校园生活、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创造天地、艺术瑰宝六个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

2、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有专题欣赏,但大多随堂教学,因而均分配在各课之中。 本册教学内容中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渐进关系如下:“造型表现”课内容安排一般为:欣赏观察写生或记忆画制作或想象画;“设计应用”课内容安排一般为欣赏分析局部设计整体设计。 本册单元及课节教学内容中,人文教学内容也有一定的递进关系,如:家乡的桥一课中按欣赏了解家乡古代的桥现代的桥未来的桥。 本册单元及课节教学内容除递进关系之外,也有并列的内容,如家乡的桥与新老厨房、我的喜怒哀乐与幽默大师、照猫画虎与我爱大熊猫等。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时,课序可以根据季节、学校及学

3、生的实际情况而做一定的调整。二、单元教学计划:序号 课题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1 首页图版(1课时) 1.以强烈的视觉形式来展示青铜工艺品,使学生获得一种视觉上的体验,并进一步直观地了解青铜工艺的造型特色与艺术价值。 2.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对传统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重点:启发观察记忆重点,激发记忆的积极性。 难点:经过记忆思考后的创造性表现。 2 家乡的桥(2课时) 1.了解有关桥的相关文化,欣赏桥的美丽。2.了解桥的基本结构和形状, 通过对桥的描绘进行爱家乡的情感教育。3.培养观察力、记忆能力以及根据记忆表现画面,表现视觉感受能力。 重点:启发观

4、察记忆重点,激发记忆的积极性。 难点:经过记忆思考后的创造性表现。 3 新老厨房(1课时) 1.通过观察新老厨房的变迁,切实地感受时代新貌,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2.通过画画家中现在的厨房或想象中的未来厨房,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绘画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重点:观察厨房、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表现厨房。 难点:表现出厨房的细节。(特别是厨房中常用的物品。) 4 设计小板报(2课时) 1.了解板报的基本组成要素,感受不同板报的特点和作用。2.学习简单的板报版面设计,提高学生处理信息资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尝试用不同形式来表现人物的表情神态。 教学难

5、点:人物表情的主要特征的把握与夸张表现。 5 我的喜怒哀乐(1课时) 1.了解人物的各种表情,学习运用夸张、变形等方法来表现人物的不同神态。 2.欣赏运用各种方式表现人物表情的图片资料,提高学生对人物表情的感性认识,以及懂得拥有良好的心理品质的重要性。3.尝试不同工具、材料和表现过程,丰富视觉和审美经验。 重点:创作自己喜欢的漫画作品。 难点:创作的作品有一定的表现力和创意。 6 幽默大师(2课时) 1.欣赏优秀漫画作品,初步了解漫画的特点。2.学习漫画夸张的表现手法,能根据自己或同学的面部特征,或某一个主题画一些有趣的漫画像,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初步概括力及创造能力。3.培养学生以幽默的心态对待

6、生活,从而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富有情趣。 重点:创作自己喜欢的漫画作品。 难点:创作的作品有一定的表现力和创意。 7 灯彩辉映(2课时) 1.了解传统节日挂彩灯的含义,知道制作灯饰的一般步骤。2.学习制作彩灯的方法,能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彩灯,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制作技巧及综合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细致、耐心的品质。 重点: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彩灯。 难点:巧妙利用各种材料,使彩灯更漂亮、更有吸引力。 8 杂技表演(2课时) 1.能用黏土或橡皮泥塑出一个表演杂技的人。 2.通过欣赏中外杂技,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练习与创作,提高学生对立体造型的审美认识和泥塑语言的应用能力。

7、3.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回忆并塑造出杂技演员的形象,使学生感受杂技艺术的美,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重点:了解杂技艺术,启发学生记忆, 并能抓住人物在运动中特有的姿势,塑出杂技人物的动态和组合造型。 难点:泥塑形态特征的表达和造型变化。能抓住运动时某一特有的姿势来塑造形象。 9 巨大的恐龙(2课时) 1.了解恐龙生活的环境、种类以及消失的原因,增加对恐龙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以想象和仿制结合的方式,用大与小对比的方法塑制恐龙的造型,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想象来表现恐龙的故事。 3.培养关注、热爱、保护自然的情感。 重点:抓住各种恐龙的各种特征独立捏制完成恐龙造型。 难点:正确把握不同体型恐

8、龙的身体各部分的比例。 10 照猫画虎(1课时) 1.通过观察、比较和归纳,了解猫科动物的基本特征。2.学习“照猫画虎”的方法,运用各种方式表现虎和其他猫科动物,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创造能力。3.认识到动物无论是凶猛还是可爱,都是大自然的一员,树立起从小热爱动物、保护动物和保护生态的意识。 重点:如何利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大胆表现。 难点:组织画面,表现自己独特的创意。 11 跳舞的点与线(2课时) 1.了解中国画的艺术要素。 2.增强学生对毛笔运行的轻重、缓急、提按、快慢等方面的体验,以及感受由此产生的点、线的浓淡干湿的趣味变化。 3.采取游戏方式,启发学生

9、想象,运用点、线、面构成多样式的彩墨画作品,体味中国画的笔墨乐趣。 4.感受中国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由衷的民族自豪感。5.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6.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画的基本常识,提高动手能力。 7.对点、线的造型进行大胆的想象与表现,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创造能力。8.通过中国画形式的点、线欣赏研究与游戏式练习,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画的喜爱之情。 重点: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发现彩墨在生宣纸上产生的一种特殊变化,充分感受水墨、色彩浓淡干湿变化的趣味性。 难点:用水的多少与用力轻重缓急不同所产生的变化,启发学生进行富有创造性的点、线、面构成探索。 12 我爱大熊猫(1课时) 1.学习用水墨画的形

10、式表现大熊猫,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想象力。 2.感受水墨造型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 3.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状态,树立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重点:进一步培养学习中国画的兴趣。 难点:动态大熊猫的笔墨造型。 13 五彩斑斓(2课时) 1.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2.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3.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性认识,学习调色的方法。 重点: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 难点: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和间色的调色方法。 14 彩色撕贴画(2课时) 1.学生能利用五颜六色的彩纸、广告纸、彩色报纸等材料撕贴出一幅有趣的画。2

11、.通过思考、比较、想象与讨论,使学生感知绘画与撕贴画的画面效果的不同。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在合作中感受创造活动的乐趣。3.通过与同学合作一起收集废旧挂历、广告纸、彩纸等,增进合作意识、集体意识,体验成功感。并且在作业过程中养成专心、细致和耐心的作风。 重点:能充分利用纸材的特性采用撕纸拼贴的方法,设计一幅有趣的撕贴画并表现出色彩对比鲜明,形象生动饱满的画面。 难点: 1.色彩的搭配 2.撕成的纸片大小、形状要均匀,拼贴小块的碎片时可以用牙签或小木棍帮助粘贴。 15 星星闪烁(2课时)1.学习简单的星状图案设计方法。 2.欣赏作品中、生活里星状纹样的运用,感受其造型美感。 3.培养学生的创造设计

12、能力,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重点:学习星状图案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难点:运用点、线、面、色设计不同美感的星状图案。 16 皮影(2课时) 1.了解皮影的造型及表演特点。 2.学习皮影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实践能力。 3.提高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兴趣,充分发挥其艺术魅力,弘扬中国的皮影艺术。 重点:用卡纸等坚实的纸张模仿皮影的造型和制作特点,做一个人物。 难点:做一个能动的皮影人物。 17 黑与白(1课时) 1.了解皮影的造型及表演特点。 2.学习皮影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实践能力。 3.提高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兴趣,充分发挥其艺术魅力,弘扬中国的皮影艺术。 重点:用卡纸等坚实的纸张模仿

13、皮影的造型和制作特点,做一个人物。 难点:做一个能动的皮影人物。 18 我和我的小伙伴(2课时) 1.了解皮影的造型及表演特点。 2.学习皮影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实践能力。 3.提高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兴趣,充分发挥其艺术魅力,弘扬中国的皮影艺术。 重点:用卡纸等坚实的纸张模仿皮影的造型和制作特点,做一个人物。 难点:做一个能动的皮影人物。 19 那一刻的我(1课时) 1.了解皮影的造型及表演特点。 2.学习皮影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实践能力。 3.提高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兴趣,充分发挥其艺术魅力,弘扬中国的皮影艺术。 重点:用卡纸等坚实的纸张模仿皮影的造型和制作特点,做一个人物。

14、难点:做一个能动的皮影人物。 三、教学进度表课题学习领域美术、人文内容课时数1家乡的桥造型、表现想象画、爱祖国22新老厨房造型、表现人物动态、爱劳动23设计小板报设计、应用对称剪纸、植树节24我的喜怒哀乐设计、应用立体构成、美化环境25幽默大师综合、探索造型练习、漫画设计26灯彩辉映综合、探索观察表现、四季变化27杂技表演造型、表现花纹设计、热爱自然28巨大的恐龙造型、表现立体造型、热爱自然29照猫画虎造型、表现想象造型、感受自然110跳舞的点和线造型、表现观察表现、热爱自然211我爱大熊猫设计、应用联想、设计与生活112五彩斑斓造型、表现联想创造、丰富生活213彩纸撕贴画设计、应用撕纸拼贴214星星闪烁设计、应用平面构成、美化生活215皮影欣赏、评述提高欣赏能力216黑与白设计、应用平面构成、美化生活117我和我的小伙伴造型、表现联想创造、丰富生活218那一刻的我造型、表现联想创造、丰富生活1四、各课时教案:天荒坪小学美术 学科 三 年级 下 册导学案单元时代新貌备课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