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工作六种理论模式总结 初步整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8629694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案工作六种理论模式总结 初步整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个案工作六种理论模式总结 初步整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个案工作六种理论模式总结 初步整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个案工作六种理论模式总结 初步整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个案工作六种理论模式总结 初步整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案工作六种理论模式总结 初步整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案工作六种理论模式总结一、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该模式主要借助精神分析理论中“本我、自我、超我”分析和“人在情境中”理论,认为人是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组成的,并汇集了社会学的角色理论和互动理论、人类学的家庭理论以及系统理论等。理论建立在以下四个假设上: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求助者成长过程;求助者问题来源主要有早年经历、当前环境和不良的自我和超我功能;人际沟通包括自我功能的强度、自我防卫机制和知觉等;求助者具有价值和潜能有待发掘。基于上述理论基础,治疗方法集中在两方面:以辅导求助者本身为主的直接治疗和以改善求助者所处环境为主的间接治疗,按照研究、诊断、治疗的步骤,通

2、过运用各种个案工作的技巧逐步解决求助者的问题,从而帮助求助者认识到自己的意义和与他者的关系,能够对生活有一个正确的知觉。但是,该模式把求助者看成“病人”“问题人”,分析方法类型化,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求助者的主观感受和独特的精神发展逻辑以及其自决权。(401字)二、人本治疗模式从乐观主义人性观和理想主义生活观出发,是继弗洛伊德心理分析、行为治疗模式之后的第三种心理学思想流派。理论假设认为人性本质是好的,有潜能发展自己,与人合作,能够自发评估事物及其意义;主张通过建立和谐、接纳的合作关系帮助求助者更好地理解自己;自我概念包括求助者对自己的知觉和评价、对自己和他人关系的知觉及对环境的知觉和评价;人的

3、自我概念和主观经验出现不一致甚至冲突时,便会出现心理适应不良和失调。该模式不过分注重工作者的技巧,而是注重倾听、释意、澄清、情感反映、自我揭示等非影响性指导技巧,通过创造和谐、接纳、真诚的和谐辅导关系,帮助求助者认识自我,激发其潜能,正确认识自我。但是个案辅导的技巧还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顿悟力不是很强的群体。(318字)三、行为修正模式该模式以求助者行为作为分析的起点,探讨不良行为产生的外部条件、机制以及具体发展过程。主要理论假设为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以行为作为理论研究的中心,以学习作为核心概念,强调外部环境在行为习得中的作用,注重可观察和可测量。治疗方法比较

4、系统、明确,主要有放松练习、系统脱敏法、满灌疗法、自我管理、厌恶性疗法、模仿、代币管制法和果敢训练等。主要遵守如下原则: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准确的行为评估;有效的行为修正;合理的修正效果评估。但是该模式忽视了对求助者内心的探讨,把人的行为单纯理解为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过分注重外在行为症状的消除。(277字)四、理性情绪治疗模式该模式是认知疗法的一种重要理论分析模式,形成了包含ABC理论在内的相对系统完备的个案辅导技术。主张人生来有积极理性和消极非理性两方面,都是有价值的。关注心理失调的原因和机制,重点运用ABC理论:A代表引发事件,B代表求助者的信念系统(认知和评价),C代表引发事件之后出现的各

5、种认知、情绪和行为,后来发展出D协助求助者克服非理性信念,E即理性生活方式本身这一目标。治疗过程主要是明确辅导要求、检查非理性信念、与非理性信念辩论、学会理性生活方式和巩固辅导成果。主要遵循如下原则:注重综合运用各种辅导技巧;注重对求助者的非理性信念进行分析、辨别和争论及注重把面谈辅导和自主辅导结合起来。但是,该模式对何为“理性”界定不够清晰,过分强调工作者介入;忽视对求助者内心感受的理解与分析,仅仅停留在是否理性的思想意识上。(305字)五、结构家庭治疗法该模式以家庭为治疗单位,认为家庭功能发挥不良是因为家庭结构(固化了的交往关系)不合理,以改变家庭结构为治疗的首要目标。涉及次系统、边界、角

6、色和责任分工及权力架构。工作者进入家庭后,首先评估家庭的形态和结构,家庭系统的弹性、回馈,家庭生命周期和家庭成员的症状与交往方式之间的关系,然后介入家庭,进而改变家庭的看法,改善家庭的结构和错误的世界观。该模式提供了简单的分析框架与治疗方案,但是其理想模型是西方中产阶级核心家庭,把某一历史阶段中的家庭形态作为最理想的家庭模式来推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44字)六、联合家庭治疗法该模式建立在系统理论之上,认为个人、家庭和个人与家庭所处的环境各自成系统。认为人的自我价值包括对自己的看法、对别人的看法、心中认为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以及根据别人如何看自己所产生的对自己的看法,认为人的基本需求在早年得到满足

7、与否影响今后的自我价值的感受。其创始人萨提亚认为良好的沟通需要兼顾自我、对方和情境三个方面。通过对原有家庭生活经验的整合,工作者扮演解释者、示范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以达到如下目标:创造一个宽松舒适的环境,让每个人可以看清自己和自己的行为;与每个人建立信任与支持的关系,使他们感到个人的价值受肯定;使每个人觉得转变是可能的,并提供指导、指示、经验和技巧;示范应如何领会别人的意思,有不清楚时要如何核对和澄清,如何觉察自己的感受及如何完成自己的目标;引导每个人学会思想、感受和行为的新途径。该模式非常重视家庭在培养个人的自我价值感上的作用,在治疗的不同阶段灵活使用不同的技巧。(395字)注:建议大家时刻联系精神分析中关于“本我”“自我”“超我”的分析,关注“我”与“他者”的关系,有助于理解以上六大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