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附答案详解)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625876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年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3学年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3学年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3学年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3学年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学年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附答案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学年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附答案详解)(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3 学年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15.0 分1. 北方的面,南方的粉。都昌张家岭毛工排粉是传统手工精制而成,这里的排粉制作工艺繁琐,以下局部制作工艺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选大米淘洗B. 磨浆C. 用柴火蒸煮D. 晾晒2. 以下金属中常温下为液体的是()A. 汞B. 铜C. 锌D. 铅3.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热词,这也表达了我国对全球环境治理的大国担当。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加大化石能源的开采使用有利于“碳中和”B. “碳达峰”中的“碳”指的是碳单质C. 农村就地燃烧

2、农作物秸秆可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D. 可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捕获或吸取废气中的二氧化碳4. 以下化学试验根本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 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B. 加热液体第 1 页,共 20 页C. 量取液体D. 滴加液体5. 以下试验现象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 镁带与稀盐酸反响缓慢,产生少量气泡D. 将肥皂水参加硬水中振荡,泡沫少浮渣多6. 以下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混合,充分搅拌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 高锰酸钾和水B. 面粉和水C. 酒精和水D. 碘和汽油7. 以下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不对应的是()化学式名称AFeO氧化铁B

3、SO3三氧化硫CMgCl2氯化镁DBa(OH)2氢氧化钡A. AB. BC. CD. D8. “世界VR看中国,中国VR看南昌”。生成VR(虚拟现实)设备的材料之一是硅,工业制取高纯硅其中一个反响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硅是由离子构成的B. 甲的化学式为SiH4C. 丁中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D. 反响中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9. 以下推理正确的选项是()第 2 页,共 20 页A. 分子不带电,因此不带电的粒子肯定是分子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因此均一、稳定的物质都是溶液C. 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因此只含一种元素的纯洁物是单质D. 金刚石与石墨元素一样,因此金刚石与

4、石墨是同种物质10. 以下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向肯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参加过氧化氢溶液B. 加热肯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 向两份完全一样的稀盐酸中分别参加锌粉、镁粉D. 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A. AB. BC. CD.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6.0 分11. 以下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氧气参与的反响不肯定是燃烧B.猛烈燃烧肯定会引起爆炸C.降低物质的着火点可以灭火D.炒菜时油锅起火应马上 12.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 通过升温可以把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C.t3时甲溶液中

5、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60:100D.将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溶剂量不变),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甲乙(选填“”“”或“=”)13. 以下试验方案设计正确的选项是 第 3 页,共 20 页选项试验目的试验方案A除去红墨水中的色素参加足量明矾B鉴别碳粉与氧化铜粉取样,分别在空气中灼烧C检验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D比较铁与铜的活动性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0 分14. 2023年5月15日我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化学“火星探测器” 及其示意图如下图,图中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7种物质,“”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一”表示物质间的反响关

6、系。:A、B、C均为含有氧元素的气体;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转化为E的反响过程中放热;F与G均为黑色固体。(1) 写化学式:C。(2) 写化学方程式:D E。(3) F与G对应的物质属于(填“单质”或“氧化物”)。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7.0 分15. 防疫、抗疫从点滴做起 测体温。勤洗手、戴口罩等等。(1) 翻开75%的酒精溶液用于手部消毒时会闻到一股特别气味,说明(用微粒的观点解释);36 n2(2) 制作口罩的无纺布面料主要成分是聚丙烯【(C3H6)n】,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 H )+ 9nO点燃6nCO2+ 6nX,则X的化学式为;第 4 页,共 2

7、0 页(3) 合理饮食多运动提高免疫力。江西萍乡市某农庄盛产一种富硒大米,有防癌抗癌之效,富硒大米中的“硒”指的是(选填“原子”或“元素”)。16. 九江,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衡”,有“江西北大门”之称。(1) 色香幽细比兰花的庐山云雾茶始于汉朝,宋代列为“贡茶”。包装茶叶用的是铝箔袋,这是利用了金属的性;(2) 2023年世界上最高的阿弥陀佛铜像东林大佛建成,动用48千克黄金为大佛镀金。金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构造示意图如下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金原子的中子数为79B. 金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六周期C.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7.0gD.金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3)

8、金星砚是历史明砚,是九江市的传统手工艺品。文房四宝中墨主要成分是 (元素符号),用墨汁书写的春联字迹长时间不变色的缘由是常温下; (4)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鄱阳湖上常有来来往往的船只,制造船的 材料中用到了铁,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发生反响的过程,为防止铁制菜刀生锈可实行的措施是。17. 下面是试验室模拟工业上制备高锰酸钾晶体的操作流程。(1) 写出高锰酸钾中阳离子的符号;(2) 试验中通过操作析出高锰酸钾晶体,说明高锰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第 5 页,共 20 页 (填“增大”或“削减”);(3) 操作的名称是;(4) 氢氧化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高温煅烧生成锰酸钾和水,该反

9、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5) 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五、探究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6.0 分18. 依据以下装置,结合所学化学学问答复以下问题。(1) 某学习小组将试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相关学问归纳如图:气体制取方法(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1. 加热高锰酸钾2. 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氧气 的混合物3. 固液混合常温反响,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 大理石与稀盐酸常温反均可选择(填代号)装置(可依据需要塞入棉花)均可选择B装置均可选择装置 (填代号)碳 应(2) 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0.7体积二氧化碳。如图1所示,用烧瓶收集1瓶二氧化碳,连接压强传感器和1只装有20mL蒸馏水的注射

10、器,快速将注射器里的蒸馏水全部注入烧瓶中,测得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第 6 页,共 20 页CD段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D点压强大于B点,说明反响后容器内压强略大于反响前压强,对此你的解释是 。19. 某小组同学将某种“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条状,再将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看到“锡纸”马上燃烧。依据所学学问完成以下试验。 (1)“锡纸”燃烧的缘由:“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头“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缘由是。(2)探究“锡纸”中金属的成分:【查阅资料】“锡纸”是锡箔或铝箔和纸粘合而成;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锡(Sn)与酸或另一种金

11、属的化合物溶液反响时表现为正二价。【提出猜测】猜测1:“锡纸”中的金属是锡;猜测2:“锡纸”中的金属是铝。【进展试验】设计方案并进展试验试验操作试验现象试验分析与结论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 “锡纸”外表有深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灰色固体析出猜测成立,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沟通争论】试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以下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试验的是(填代号)。A. 氯化钠 B.硝酸银 C.氯化亚铁D.氯化铜【拓展应用】电器短路会引起火灾,我们要严加防范。假设电器着火应当实行的灭火方法是先后。第 7 页,共 20 页六、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0 分20. 九江湖口县已探明

12、石灰石储量1.5亿吨。为测定其开采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 数,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试验室中取肯定量石灰石样品于烧杯中,不断参加稀盐酸(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响),测得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与参加的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1) 所取石灰石样品质量为g。(2) 为加快反响速率,可对石灰石实行的措施是。(3) 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存1位小数)。(4)假设将上述同样质量的石灰石样品高温煅烧,充分反响后可得g二氧化碳。第 8 页,共 20 页答案和解析1. 【答案】C【解析】解:A、选大米淘洗过程中没有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磨浆过程中没有物质生成,属于物理

13、变化;C、用柴火蒸煮的过程中有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晾晒过程中没有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应选:C。化学变化是指有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分:是否有物质生成。解答此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物质生成,假设有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 【答案】A【解析】解:汞常温下是液体,铜、锌、铅常温下是固体,应选:A。依据汞常温下是液体进展分析。此题主要考察金属的物理性质,识记汞常温下是液体。3. 【答案】D【解析】解:A、削减化石能源的开采使用有利于“碳中和”,故A 错误;B、“碳达峰”中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故B 错误;C、农村就地燃烧农作物秸秆可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故C 错误;D、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捕获或吸取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故D 正确。应选:D。A、依据削减化石能源的开采使用有利于“碳中和“进展分析; B、依据、“碳达峰”中的“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