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空间变化知识点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615637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的空间变化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口的空间变化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口的空间变化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的空间变化知识点(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一、人口的迁移1、人口迁移的概念: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判定人口迁移时一般需具备跨越行政界线、居住地发生改变和时间限度等三个条件。2、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1)国际人口迁移 概念: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自然环境或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 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另外,政治因素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说明】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任何一种

2、因 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特点流向原因意义二战、 刖集团性、大批的移 民为主由欧洲、非洲、亚 洲等旧大陆迁往 美洲和大洋洲等 新大陆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 的开辟;资本主义发 展与殖民扩张、黑奴 贸易、殖民主义者招 工开发东南亚和美洲在客观上开发 了新大陆,传播 了工业文明,也 改变了人种的 空间分布二战 后人口从发展中国 家流向发达国家; 定居移民减少,短 期流动的人口增 多亚、非、拉发展中 国家向北美、西欧 等发达国家及西 亚和北非石油产 区各国生产力发展不平 衡;劳动力供求关系 的地区差异调整了劳动力 空间分布不均 的状况(2)国内人口迁移 概念:国内人口迁移是指在一国范围

3、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我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特点流向新成到代中国立后80中的人迁移有计划、有组织(迁移规模比较 小、频率比较低)东部f西北和东北;沿海f内陆 净迁出省区:辽、鲁、沪、川; 持平省区:西藏;其余为人口净 迁入省区。影响因素计划经济;严格E 籍管理制度;政策限制 农民进城勺户方式:安置失业人员和闲散劳动力;支援新开发工业基地建设;移民垦 荒、支援边疆、建设农林牧业新基地;高等学校搬迁、招生和分配;新修 水利水库、库区移民;压缩城市人口规模;少量的自发迁移。2080 中 来世纪 年代 期以迁移流量大,流向改变(流动人口增加,自发 流动为主)目的:务工、经商、学

4、习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省、 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 地区。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 收入差异(根本原因:; 农村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 力;政策允许农民进入 小城镇落户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及人口迁移举例自 然 环 境 因 素气候通过影响人类生产生活而影响人口移动,如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 带”(37 N以南)迁移淡水其分布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规模,如早期的逐 水单而居土壤通过影响农业发展而影响人口迁移,如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新土地 而迁移矿产资源随其开发利J用而发生人口迁移和流动,如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等 矿业城市的形成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引起饥荒或生态环境恶化而迫使人们迁移社会经 济 -因经

5、济因素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追求更 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 也会造成大量的人口迁移交通、通信其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如近几个世纪 的人口迁移高潮文化教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及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促进了 人口迁移素婚姻、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口 迁移起重要作用一政政策政策尤其是有关人口迁移的政策有重要影响,如从新中国成立到80 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治 因 一素政治变革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如历史上我国的都城 变换和朝代更替引起的人口迁移战争战争破

6、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如一战、 二战、当代局部战争和冲突引起的人口迁移有利影响不利影响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商品流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难度;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影响迁出地加强与外界的社会、经济、科技、文 化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缓 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 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加剧 口老龄化和性别比例差距了人因素影响相关性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资源越贫乏,环 境人口容量越小。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7、科技发展 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正相关生活和文化消 费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生 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大。负相关知识拓展:中国“民工潮”现象(1)成因: 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经济收入低。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大。农村劳动艰辛,文化落 后。农村体制改革,剩余劳动力过多,就业压力大。城市吸引力,城乡或地区生产力发 展不平衡,经济收入差距悬殊。国家户籍制度改革为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提供了机会。(2)特点: 流动的经济定向:主要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四川、江西、安徽、贵州、湖南等地农业人口多的省是民工主要的输出地,上海、北京、广 州

8、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民工主要的输入地。 季节性流动以成年民工为主体,“外籍工人”以年轻人居多。 流动不稳定。 文化素质偏低。(3)影响(利)有效调整了劳动力资源的地区配置,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缓解了农村 的就业压力和人地矛盾,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弊)民工盲目无序的流动增加了社会治安和局部(城市)就业压力;民工流入地 区常因人口的急剧膨胀导致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和生态环境恶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一、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1、环境承载力: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指标:人口数量。2、环境人口容量(1)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

9、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 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 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2)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3)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4)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按土地资源最高容量在16亿左右二、人口合理容量1、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 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虚数”。【注意】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人口容量的区别 人口合理容量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供养多少人口合适,即适度人口。 环境人口容量主要研究的是某个国家或地区可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如世界人口合理容 量为60亿,而环境人口容量为100亿;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为7-8亿,而环境人口容量 为16以左右。2、实现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1)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 衡,又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