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二课练习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609502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生活第二课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经济生活第二课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经济生活第二课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经济生活第二课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经济生活第二课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生活第二课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生活第二课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经济生活第二课练习 2017。09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劳动价值论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在货币产生后,下列关于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是流通中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决定的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价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A B C D2“冬眠山药”是山东省单县农民为避开高峰上市,将本该秋末收获的山药,封上30公分厚的垄,使山药在土下“冬眠”,开春后再将山药挖出上市,价格比秋末翻了一番.“冬眠山药”表明商品价格影响市

2、场的供求山药“冬眠”前后的价值是完全一样的市场供求影响商品的价格农业生产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A B C D3根据价格传导规律,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下列符合这一传导规律的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农产品供给减少居民消费资料价格上涨 农业比较收益下降A. B。C。 D.42015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6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6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A1452万元 B1320万元 C1210万元

3、 D1100万元5在市场上,甲商品和乙商品是互为替代关系,乙商品与丙商品是互为互补关系.2015年7月份以来,甲商品价格明显持续上涨,其他条件如果不变,根据需求法则和供给法则,甲商品的价格变化会导致对甲商品的需求减少,对乙商品和丙商品的需求增多甲商品的生产规模扩大,乙商品和丙商品的供给减少甲商品的生产规模扩大,乙商品和丙商品的供给增大对甲商品的需求增加,对乙商品和丙商品的需求减少A B C D62014年11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实行公开透明的市场化定价。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旨在:打破垄断,促进市场竞争 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降低商品价格,增加商品销售量

4、以市场化价格为信号,引导社会资本投资A. B。 C. D.7在我国古代,每逢丰年谷贱,官府就出钱收购粮食储存起来;每逢灾年谷贵,官府就开仓平价卖粮,做到“物价常平,公私两利”.这里面所蕴含的经济学道理是供求变化影响商品的价格 价格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价格变动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价格变动是由政府决定的A B C D8某鸭梨产区建立恒温库储存鸭梨,为反季节销售提供了条件,也为梨农增收提供了保障.据测算,每储存1千克鸭梨可增加收入0。5元,这一做法表明A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 B延长农产品储存时间可提高农民收入C商品销售环节可创造更大的价值 D商品的储存成本提高了商品价值9受禽流感影响,去年活鸡和

5、鸡蛋价格持续下降,养鸡户纷纷压缩产量。今年三月份以来,鸡蛋价格不断走高,小张作出扩大养鸡规模的决定。这表明A商品的价值总是围绕价格波动 B利益最大化是生产的根本目的C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D企业生产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好10某行业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400元,那么,该行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A25 B30% C35% D40%11假设某国M产品只由甲、乙两家企业提供,售价为10元.2011年,甲企业生产500万件,乙企业生产40

6、0万件.2012年,甲、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一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M产品的价格和社会总价值分别是A5元9 000万元 B10元9 000万元C5元18 000万元 D10元18 000万元12M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如右侧图所示。在一般情况下,下列哪种情形可能导致曲线S1向S2平移 M商品是汽车,汽油价格上涨M商品是大米,面粉价格下降M商品是商品房,房贷利率下调M商品的供给量不变,M商品供不应求A B C D13某商品的价格(P)与其需求量(Q)存在如右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若该商品价格由PA向PB运动时,会导致其需求量增加若该商品需求量由QB

7、向QA运动时,会导致其价格上涨若该商品的价格由PB向PA运动时,会导致其代替商品需求量增加若该商品需求量由QA向QB运动时,会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A B C D14张某作为某大型商场的销售经理,对甲、乙两种商品在一个月内价格调整及销售量加以比对,为迎接十一黄金周的到来,在甲乙两种商品选择其一进行降价促销,你认为张某商品价格(元)销售量(件)甲1 8002 0001 7003 000乙1 0002 5008003 600A。甲的价格变动对于需求量的影响更大,选择乙参与降价促销B。甲的价格变动对于需求量的影响更大,选择甲参与降价促销C。乙的价格变动对于需求量的影响更大,选择甲参与降价促销D。乙

8、的价格变动对于需求量的影响更大,选择乙参与降价促销15我国将减轻小排量乘用车税负、增加大排量乘用车税负,并停止执行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购置税优惠政策。针对这些政策的调整和油价上涨的趋势,在商量购买家庭用车时,某同学根据经济生活知识向父母提出了以下建议,其中合理的是优先考虑购买小排量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在汽车销售处于卖方市场时应及时购买油价不断上升时应购买汽车的互补商品如果贷款买车等贷款利率下降时购车A B C D16. 经济学中著名的“丰收悖论是这样表述的:“(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如果某一农场主获得丰收,他的农场收入会增加;如果所有农场主的收成都破丰收记录的活,则他们的农场收入都会下降。”“

9、丰收悖论反映了A总收入和总产量呈正相关关系 B需求弹性小的农产品形成买方市场C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 D劳动效率与劳动收益成反比17农民在看到别人种植了某种作物挣钱时,往往跟着去种植这种作物,导致在下一次收获时丰收却挣不到钱,这种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被称为“种植怪圈”.“种植怪圈”的主要成因有生产率与劳动时间成反比,挣钱者效率高劳动时间少价格变动调节生产,上年作物价高导致下年供过于求市场具有自发性,市场对农作物生产调节总是失灵的农作物需求弹性小,价格降低不会刺激需求大幅增加A B C D18根据价格传导规律,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下列

10、符合这一传导规律的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农产品供减给少居民消费资料价格上涨 农业比较收益下降A. B.C。 D.图719图7中OP表示价格,OQ表示供给量和需求量,D是需求曲线,S是供给曲线.当市场某商品价格处于P1时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增加 该商品处于卖方市场 该商品价格上涨,需求量增加 该商品价格上涨,供给量剩余A B C D20根据下图得出的合理结论有如果高档耐用品在N点,呈现买方市场,其替代产品需求量增加如果生活必需品在M点,呈现卖方市场,其互补品产品需求量增加从单个交换过程看,Q点处于等价交换,MN点处于涨落状态,但不能无限涨落农副产品在M、N、Q点弹性需求均不大A。 B. C。

11、D。二、非选择题21电价调整关系群众生活,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材料一每年进入冬季,我国都会因为 “煤荒”引发全国性“电荒”,为了应对电荒,全国大部分省市区采取拉闸限电的措施来保证基本的电力供应.在煤炭供给短缺和成本上升的压力下,特别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我国相应出台了电价上调的措施。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电价上调的原因。22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开始实行居民阶梯电价.阶梯电价共分三档,第一档为基础电量,价格不变,第二档每度涨5分,第三档每度涨3毛。其具体内容包括:第一阶梯为基数电量,此阶梯内用电量较少,电价较低;第二阶梯内用电量较多,电价较高一些;第三阶梯用电量更多,电价更高。这不仅让居民更加合理用电,提升了他们对节能家电的关注度,刺激了销量,同时也加速了居民家里“电老虎”的淘汰,节能型产品将再次掀起一波销售高潮。结合材料二,分析实行阶梯电价对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高一经济生活第二课练习 2017。09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二、非选择题: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电气安装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