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史上最致命的流行病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608801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史上最致命的流行病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类史上最致命的流行病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类史上最致命的流行病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类史上最致命的流行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史上最致命的流行病(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类史上最致命的流行病1918 年的感冒大流行是人类史上最严重的流行病,全球共有二十亿人口受到感染,而死亡人数据估计在两仟多万到伍仟多万,单单印度就死了一仟多万人(中国没有数据),有人甚至认为有一亿之多,在美国一年内死了五,六十万人,连美国威尔逊总统都受到感染(见上一章),而当年美国人的平均寿命也因此减了十岁,可以说是人类史上最严重的流行病灾难。 病毒如何入侵? 病毒感染必须在人的身体外面找到地方进去,而身体与外界接触的地方只有外皮及内皮。人的外皮有一层厚厚干干的死细胞层保护,除非破皮,例如狂犬咬伤或蚊虫叮咬、皮肤受伤或经由打针输血直接进入血液,病毒不容易从外皮开始感染,必须从其它较薄弱的地方

2、进入身体。即使有病毒感染皮肤,例如乳突状病毒,也只会在同一个部位慢慢进行繁殖。 第一个可能感染的途径是眼睛的结膜。结膜虽然是外皮的一部份,却不像皮肤有干燥的死细胞层保护,有些病毒就会从这里开始感染。2003年流感病毒在荷兰引起的禽流感,就造成80位鸡场人员结膜炎。 第二个可能的途径是内皮。包括消化系统,如口腔、食道、胃、肠,病毒由污染的手或食物进入,A型肝炎病毒就是个例子;呼吸系统,例如鼻腔、咽喉、气管及肺,经由空气传染,流感病毒就是。另外,像泌尿生殖道等与外皮相连接、但不像外皮有死细胞做保护层,因此也是病毒喜欢入侵的地方,可能经由性行为或洗肾感染,例如乳突状病毒、爱滋病毒等。 不同的病毒会发

3、展出进入感染不同内皮细胞或眼睛结膜的方法。流感病毒会感染呼吸道内皮细胞;冠状病毒则通常感染上呼吸道或肠道这两部份的内皮细胞,2003 年SARS病毒感染下呼吸道。我们常听到的肠病毒,顾名思义是感染肠道,其实也可能感染其它地方。病毒喜欢入侵的地方,也是病毒复制完后从身体跑出来的地方。例如呼吸道的痰、鼻涕及咽喉的黏液;消化道的唾液、粪便;泌尿道的尿液及生殖道的分泌液等等。有的病毒(如C型肝炎病毒)甚至会从汗液或乳汁跑出来;爱滋病毒就会从母奶跑出来感染婴儿。最近在美国发现,西尼罗热病毒(West Nile virus)也会从母奶传给婴儿。这些带有病毒(及其它病源)的人或其它生物的分泌物、排泄物,存在

4、我们的周围环境,有些病毒可以在这些环境存活一段时间(在海底的病毒甚至可活50年之久),这就是环境卫生对于控制传染病非常重要的原因。 第一线战役:黏膜 内皮及眼结膜不像外皮有死细胞层保护的主要原因,是它们需要与外界物质接触,进行某些生理功能,如吸收养分或呼吸。但这些细胞也有一套特别的防卫系统,例如,呼吸道有一层有纤毛的黏膜细胞,上面覆盖两层不同性质的黏液,而且有特殊的免疫系统守卫(这是地方警察局)。有外来病毒进入时,首先会被黏膜上的黏液,以及黏膜特有的A型抗体黏住,黏膜细胞的纤毛则把这些带有病毒的黏液往外推,变成痰并且引发咳嗽,将这些脏东西从呼吸道排出去。比较厉害的病毒会用自己表面特殊的酵素剪刀

5、,将自己从黏液上释放出来,再去感染细胞。如何锁住这把病毒的剪刀,是许多科学家与药厂感兴趣的研究题目。有些人的纤毛运动较差,或者黏液功能不好,得病率就比较高,常常发生呼吸道感染。 黏膜的特殊免疫系统则是身体的第二道防线。内皮细胞有一套与免疫细胞共同作战的方法。表皮细胞可以在细胞间打开一个缝隙,让免疫细胞随时从体内跑到内皮的表面巡逻。内皮细胞察觉有病毒入侵时,会激活一连串的信息,告诉黏膜的免疫系统前来抵抗,并立刻自杀。它自杀的动机是不让病毒有机会在细胞内繁殖,制造更多病毒感染更多细胞。病毒则会想办法防止细胞送出求救信号,并千方百计阻止细胞自杀,让细胞活到它繁殖完后再死亡。这是细胞与病毒间的拉锯战,

6、而得到求救信息的免疫细胞则会跑来对付病毒,清除自杀的内皮细胞尸体,并激活修补表皮的动作。 如果一切顺利,那么抵抗病毒的战争就打完了,一切回归正常。但有时因为入侵的病毒太多,或病毒成功地开始繁殖,内皮细胞的求救信号会太过强烈,造成免疫系统不平衡及过度免疫反应,产生发炎反应。若这种情况发生在肺部,肺内皮细胞死亡及过度发炎反应会造成肺积水及纤维化,使肺部的氧气无法进入血液,呼吸衰竭而死亡。我们常常听到的插管,其实就是想增加肺中的氧气压力,让氧气进入病人的血液。但高压氧气会产生自由基,刺激肺内纤维细胞产生大量纤维分子,造成肺部僵化,病人痊愈后,有时会产生肺纤维化的后遗症。因此,病人的死亡并非由于病毒杀死太多细胞,而是因为免疫纟统的过度反应造成。 2012年3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