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绿地现状调查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8606776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绿地现状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校园绿地现状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校园绿地现状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校园绿地现状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园绿地现状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绿地现状调查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园教工生活区绿地现状调查报告绿地作为绿色资源,在人群高度集中的校区是人文和自然景观的重要自然要 素资源,当代国内高校校园绿地系统总体规划多以人工绿地为主,且注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校园绿地正是由多层次多功能的空间要素按一定的结构组 成的有机整体;校园绿地的结构具有空间形态、功能、环境意象、景观、场所意 义等不同层面,这些不同层面相互影响和作用,共同构成高校校园绿地系统的整 体结构。校园绿地和一般绿地具有相同的空间形态构成,一般可分为点、线、面;而 高校校园绿地的功能需求的特殊性,具绿地功能分区构成根据高校校园不同功能 建设用地,将绿地系统可大致分为教学区绿地、学生生活区绿地、教工生活区

2、绿 地、体育运动健身区和其它用地绿地五大区块,每一大区内二次划分为道路绿地 系统、专类园绿地系统和附属绿地系统;根据空间异质性一一而根据绿地系统空 间异质性分为乔木、灌木、草皮、乔灌、乔草、灌草、乔灌草、苗圃共八种类型; 从绿地空间中的物质构成又可分为水景、植物景观、场地、景观小品和标志物, 还有相关配套设施,包括休憩设施、照明设施、卫生设施。绿地景观意向构成对 使用者是有特殊意义的,凯文林奇认为环境意象是观察者与所处环境双向作用 的结果。环境存在着差异和联系,观察者借助强大的适应能力,按照自己的意愿 对所见事物进行选择、组织并赋予意义。他将构成景观意象的物质形态归结为五 种元素一一道路、边界

3、、区域、节点和标志。高校校园绿地绿地的意向构成也具 备一般绿地景观意向的特点。一、 调查目的分析校园各功能区中绿地景观的建设情况、存在问题及成功之处,探讨满足功能需求、适合时代发展、体现校园特色的大学校园绿地景观建设思路。校园绿地在校园建设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校园物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绿地相当于校园的自然调节器, 它通过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 能起到固碳释氧、滞尘降噪、 净污杀菌等生态效应;同时又为师生提供了舒适优美的教学实习、人际交流、休闲游憩、学术研究、体育锻炼等活动空间。随着“生态校园”、“绿色校园”等理念的兴起,如何合理规划校园内部格局、协

4、调各功能区绿地配置、首先就需要对校园绿化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二、 调查方法、时间、范围此次调查采用实地调查与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在开展实地调查的时候,首先按照校园的功能进行分区,然后根据校园实际情况分东、西校园将各个功能区细分为大区、小区和组团3个层次来开展实地调查。在实地调查中对现场每个小区填写“校园绿地景观实地调查表”并适 时进行访谈。实地调查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初步踏查,对校园的绿化有总体的了解。大致了解校园植物和绿地景观基本情况。确定实地调查范围并进行合理分区,设计、制作实地调查表。第二阶段分区分组团进行实地调查、拍照,并记载实地调查表。主要调查各分区的地形、水体、植物(种类种

5、植方式、观赏特性、色彩)、景石、园路铺装、建筑小品(照明 设 施、休 憩 设 施) 等 景 观 要 素 的 基 本情况。 根据调查内容,在进行现场调查的同时与在校园绿地中的被调查者进行交谈,了解他们对特色校园绿地景观的评价、意见与建议。三、调查结果与分析四、存在的问题五、改造建议附表附图:校园绿地现状图调查和分析的内容: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绿地率、绿化覆盖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率( %) 、 本地木本植物指数、道路绿化普及率、林荫路推广率、林荫停车场比例、绿视率分析裸子:被子;针叶:阔叶;落叶:常绿;乔木:灌木;观赏特性分析统计数字和文字说明;植物配置、景观效果分析植物生长状况、病虫害分析、养护

6、状况分析、是否采用节约型园林技术并写明具体方法、是否生物防治植物文化、植物科普分析,绿地使用功能分析等说明1、附表:植物名录及以上分析的所有基础数据,如观赏特性分析要对所有植物列表,列出每一种植物的观赏特性2、绿化覆盖面积、绿地面积:实测加卫星影像图量高校校园绿地建设特点1 )对绿地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在高校基本建设当中,存在“重建筑,轻绿化”的现象,加之关部门缺乏对绿地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此外,校园建设资金有限,校园规划中缺乏或没有对校园绿地进行专项规划。有的高校建筑建成并投入使用若干年后,但其校园仍未形成能与之匹配绿地景观,使校园绿地建设严重欠帐,致使绿地建设的质和量均跟不上高校教育事业发展步

7、伐。有的高校校园可绿地面积并不少,但由于对高校校园绿地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考虑到校园活动的主体对绿地空间的需求,其功能与配套设施的设置不甚合理。( 2)缺乏对使用者需求的关注,缺少“以人为本”的绿地空间长期以来, “以人为本”一词所有规划设计项目基本出发点,设计项目的成立和建设是为了更好服务于广大使用人群。但是在设计和实践中,这一种人的关怀和对于使用群体需求的关注并没有具体化。由此,新建大学校园绿地景观建设中常出现“重景观而轻使用”的状况,在一些已建成的校园绿地空间中,大片的广场、草坪往往被闲置,甚至有座椅的地方也很难让人满意地停留。这些绿地空间往往尺度与位置不合适宜,形式也很难

8、满足人的不同心理要求;对于遮阳避雨的要求考虑得不够;景观的文化内涵与环境没能很好地融合,其表达不能引起人的共鸣。这户外场所无法引起活动的发生,整个校园也就呈现空旷无生机的状态。( 3)校园绿地建设相互模仿,失去特色由于时间的仓促及认识上的不足等原因,设计者往往盲目追求欧美模式,群起效仿,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校园被效仿套用同一模式,使中国的大学校园绿地景观在各地出现雷同的设计。缺乏与地域的关联,缺乏与校园自身办学个性的关联,缺乏与校园文化的关联,从而使校园绿地空间失去特色,很难引起师生对校园环境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在不同的校园文化背景的校园中我们却看到了不少缺乏个性绿地,模式化的设计语言忽略了不同人

9、群的不同行为心理需求,导致了校园境景观单一、粗陋。( 4)忽略校园绿地景观生态性伴随着高校校园建设热潮,越来越多的高校开拓新校区或纷纷对旧校区进行改造更新。很多新建成的校园往往只是植物配置单一,空间层次单调,却普遍缺乏生机和活力,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更是缺乏对地域性和多样性的考量。规划设计往往忽视校址原有的自然环境条件,或无法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或肆意开发,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不足:(1)校园绿地面积大,但是不少地方还没有很好地规划和利用,有些地方仍是荒废的,如哺育园的设计简单,没能很好地发挥作用。(2)通过绿地体现各学院特色方面做得不够,目前各学院前的绿地千篇一律, 仅有商学院的楼前绿地设有具有

10、学院特色的标志小品。各学院可通过各自门前的绿地体现各自学院、专业的特点、风貌,树立鲜明形象。(3)虽然广西的植物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但这一特色未能在校园绿地景观中充分体现,校园的绿化植物较为单一。(4)校园绿地规划中对于人的行为关注不足,绿地上缺乏可用于学习、活动的小空间,缺少学生们驻足小憩、交流的人性化空间。植物配置(1)植物配置层次化 。居住小区植物配置应增强植物群落的层次,将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的层级关系合理展现出来。公园天下小区主道路绿化设计体现出植物的层次化,合理的配置方式可以增加植物设计的韵律感。反之,植物配置缺乏层次时,景观序列必然会受到影响,植物种类过多和过少的时候都会造成该现象

11、,如新西蓝小区植物种类较少,乔木与草坪间出现断层而旭景名园小区则是由于植物种类过多同样导致了层次的混乱。由此可见,植物配置的优劣与种类的多与少没有直接关系,而植物群落层次的配置关系才决定着成败。建议从两点考虑:以本地乔木树种为主基调,利用灌木与开花植物做出层层衔接的植物空间;利用低矮灌木的形态、色彩、大小不相同这一特性,搭配出植物组团,既不会遮挡视线又能充分利用空间。(2)植物配置立体化 。居住小区应合理增加立体绿化的面积和使用率,立体绿化在增加绿化比例和满足人们不同的欣赏需要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居住小区植物的立体配置包括两大类型:构筑物、建筑物顶部绿化和垂直面绿化。其中顶部绿化又分为屋顶绿化和花架廊架绿化;垂直面绿化分为墙面绿化、阳台绿化和门庭绿化三小类。在空间上发展立体绿化,打破以往的绿化概念,一些夏天炎热的地区,可以在屋顶种植绿化来隔热,有条件的还可以设计楼顶花园, 在居住小区建筑立面上, 注重阳台绿化以弥补立面的不足,在地面上的一些栏架上、亭子上布置植物,或者用植物做成各种景观造型。把孤鹫的单体元素用绿色串联起来,真正地把绿化融入居民的生活中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