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套复习资料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606642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套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套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套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套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套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套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套复习资料(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套复习资料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全套第三单元复习资料8、海伦•凯勒一、多音字:扎:zhzzh散:snsn刹:shch二、填空、本文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海伦•凯勒是如何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盲文、说话、写作等本领,表现了她不屈不饶的奋斗精神。2、引号的三种用法:直接引用;强调;特殊含义3名著便览假如我有三天光明4、表示勤奋学习的成语:发愤忘食废寝忘食悬梁刺股引锥刺股凿壁偷光9、二泉映月一、多音字强:jingqing当:dngdng二、填空、课文浓缩民间艺人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记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形

2、成过程,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2、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3、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傅,在思索自己走过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当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

3、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4、阿炳,本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后双目失明,人称“瞎子阿炳”。0、郑和远航一、多音字:载:zizi二、重点解释严阵以待:待,等待。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化险为夷:夷,平坦、平安。使危险的情况或处境变为平安。扶老携幼:携,拉着,带领。搀着老人,领着小孩。惊叹不已:已:终结。因为惊异而发出的感叹久久不止。形容感受至深。三、填空、课文重点介绍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2、本文是按“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的顺序写的。3

4、、本课是从“与各国君臣的交往”和“与百姓的交往”来写“友好交往”的。4、本课是从“险恶的风浪”和“海盗的袭击”来说明当时的“凶险”的,写“凶险”,是为了突出郑和的镇定自若、英勇无畏和机敏智慧、指挥有方。5、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十多个国家.最后一次远航,鬓发全白了.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直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多音字:横hnghng血xuxi二、填空、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如何理解这句话:“有的重于泰山”指有的人的死有价值,如黄继光、邱少云等;“有的

5、轻于鸿毛”指有的人的死,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没有价值,没有意义就比鸿毛还轻。2、这是一篇写历史人物故事的.讲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的嘱托,耗费13年的时间,才写成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的事,表现了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2、精读与略读一、易错生字:报刊书籍逐字逐句梗概二、填空、略读就是大略地读。略读可以就是大略地读。略读可以增加阅读量。通过略读,可以用较少的时间阅读大量的书刊,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获得对有关读物的总的认识,便于以后需要的时候去查找。2、这是一篇介绍读书常识和读书方法的课文。课文介绍了精读与略读两种读书方法,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3、略读的方法:读

6、提要、前言、章节目录;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第四单元复习资料3、秦兵马俑一、多音字:乘(shng):战车千乘乘:乘车和(h):和谐和:掺和和:唱和干(gn):干练干:干涉翘(qio):翘起翘(qin):翘首二、易错字:吏(l)军吏矗(ch)立魁梧(w)鸟瞰(kn)擎(qng)着曝(p)晒(shi)模拟(n)金碧(b)辉煌战靴(xu)惟妙惟肖(xio)三、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举)世无双:全(若)有所思:好像所向披(靡):顺风倒下跃跃(欲)试:将要四、比一比,再组词拱(拱形)供(提供)含(含辛茹苦)颔(颔首)戈(戈壁)弋(游弋)僵(僵硬)缰(缰绳)桅(桅杆)跪(跪拜)镂(镂花)楼(楼

7、房)拟(拟人)似(似的)靡(风靡)摩(摩擦)吏(军吏)史(历史)弩(弓弩手)努(努力)博(博学)搏(拼搏)五、重点词语解释:微微颔首:轻微点头,表示同意。享誉世界:在全世界取得(权利、声誉、威望等)。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形容极其稀有。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跃跃欲试: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久经沙场:形容参加过多次战斗。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

8、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身材魁梧:指人的身材长得高大、强壮。反义词:发掘(埋没)所向披靡(望风而逃)近义词:发掘(挖掘)折服(信服)举世闻名(闻名遐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六、按课文内容填空:、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这里是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2、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盔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兵)行进。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

9、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3、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武士俑(威武凝重)骑兵俑(英勇善战)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弓弩手(神情专注)(张弓搭箭)马俑(形体健壮)(跃跃欲试)4、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如何互相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同意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本段用“总分”结构的方式,抓住俑的神态,综合运用了排比、拟人,将俑的精美刻画的淋漓尽

10、致。)5、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4、埃及的金字塔一、易错字i及fn(坟)墓sh大(厦)ln轮)廓y(屹)立q(砌)成二、近义词:锋利(锐利)宏伟(雄伟)反义词:锋利(钝拙)倾斜(端正)紧密(疏松)三、按课文内容填空:、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可以看到一座座(巨大)的(角锥)形建筑物。它们(巍然屹立),(傲对碧空)。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2、现在,这些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它们是埃及的(象征

11、),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3、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形象描述的方法)4、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课文着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以清晰的条理,平实的语言,介绍了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方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5、这是一篇借物写人的,介绍的是埃及金字塔,反映的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举例、作比较、列数字、语言描述。6、金字塔举世闻名是因为:一、它的工程浩大;二、它的结构精巧。5、音乐之都维也纳一、易错字:

12、自卑欧洲生涯博物馆草坪优雅华尔兹飘溢包厢镂花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街头巷尾星罗棋布金碧辉煌近义词:著名(闻名)容纳(收纳)掺入(加入)反义词:古典(现代)轻快(沉重)美观(丑陋)二、重点词语解释摇篮:指欧洲古典音乐诞生于维也纳。掺和:指悠扬的乐声与花草的芬芳混和在一起。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星罗棋布:像群星那样罗列,像棋子那样分布。形容数量多,分布广。罗,罗列;布,分布。表示有名的成语:举世闻名鼎鼎有名赫赫有名远近驰名显赫一时家喻户晓名满天下名闻遐迩表示数量多的成语:不计其数数不胜数成千上万琳琅满目成千上万不胜枚举不计其数浩如烟海ɧ

13、48;表示建筑物的成语: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古色古香别有洞天鳞次栉比金碧辉煌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2、18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都在这里度过(大部分)音乐生涯,谱写了许多(优美的乐章)。3、音乐之都维也纳是一篇散文,作者用优美的笔触描写了维也纳独特的城市风貌,讲述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渊源,表达了作者对“音乐之都”的赞美和向往。4、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原因: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维也纳的国家歌剧院与“金色大厅”都具有世界影响。五、拓展: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被称为“乐圣”莫扎特被称为“音乐神童”舒伯特被称为“歌曲之父”海顿被称为“交响乐之父”大约翰•施特劳斯被称为“圆舞曲之父”小约翰•施特劳斯被称为“圆舞曲之王”世界上的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雅号:对称的古都北京世界佛教之都曼谷狮城新加坡圣城耶路撒冷水都威尼斯花都(浪漫之都)巴黎第五单元复习资料6、爱如茉莉一、多音字:咽:ynyny奔:bnbn差:chchchic正:zhngzhng二、易错字:漂浮橘红色莫名其妙秘密顺序蹑手蹑脚三、重点解释:.莫名其妙:莫: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