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的变化及问题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606451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的变化及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的变化及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的变化及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的变化及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的变化及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的变化及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的变化及问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的变化及问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及问题 班级:1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组长:王孝坤202X310027 电话:187085336 组员:王文波22X0300026李博202X03010028 王磊202X309刘占伟22X0313王易飞02X3001李战猛2020301002张永生202X0301035崔光辉202X30100白鹏举202X030103张建磊22X0301038指导老师:崔玉斌 实践时间:202X年月26日月15日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及问题 (计科嵌入班王孝坤白鹏举王易飞等) 摘要。改革开放这0多年,是河南发展最好最快

2、的时期。从穿着打扮到生活习惯,从思想观念到行为模式,从政治经济到社会文化,每一种变化都让人惊讶,每一次进步都让人感受如此深刻。改革开放的3年,是河南历史上生产力发展最迅速、综合实力提升最显著、是改善民生力度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是社会最祥和、人民最满意也是各级党组织带领全省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实现崛起、重铸辉煌不懈奋斗的30年,河南从沉寂到奋起,由追赶到跨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不过我们相信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我们就一定能够创造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变化存在的问题 调查目的 调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家乡河南的巨大变化以及存在

3、的一些问题 调查对象河南省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 调查结果 本论文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的方法来分析并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及问题,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家乡在经济、教育、生活方式、居民收入、住房、看病等等方面均有了巨大的变化,这表明改革开放0多年,河南的变化确实明显,无论从穿着打扮到生活习惯,从思想观念到行为模式,还是从政治经济到社会文化。三十年奔来眼底,多少事涌上心头。是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催醒了中州大地,催动了滚滚发展浪潮,催生了沧桑巨变。河南从沉寂到奋起,由追赶到跨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一、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一)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 1

4、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 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点,因为,是改革开放,是解放思想,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20X,我们迎来改革开放3周年。中国于一九七八年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一个个新兴城市拔地而起。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制造和开发。一个个大型工程得到竣工。一个个超大型企业正在迅速成长。中国长得高了,长得壮了.改革开放是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这3年内,我的家乡河南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改革开放中

5、不断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的河南人民,必定能突破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复杂矛盾,使河南的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成果。 (二)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发生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这0多年,是河南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30多年来,河南的变化太大了。多年前的河南,标志物无非是成片的麦田、东方红拖拉机、二七纪念塔、轰鸣的内燃机车。今天的河南,“水域靓城”郑东新区是标志,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是标志,繁忙的郑交所大厅是标志,异彩纷呈的舞台文化也是标志;小浪底是标志,双汇是标志,意气风发的人们的笑脸也是标志。一个雄辩的事实是,日新月异的河南已经彻底抹去了土、苦、穷的底色,迈入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工业大省行列,成为全国经济总量万亿元俱乐

6、部中仅有的几个成员之一。 改革开放这30多年,河南人的变化太大了。衣,从黑棉袄、一身蓝到今天的七彩纷披、个性绽放;食,从红薯汤、玉米糊到今天的精馔飘香,“天天过年”;住,从雨破土坯房、尘满大杂院到今天的花拥农家小院、绿盈现代社区;行,从胶轮马车、挤火车到今天的驾着爱车度周末、乘上飞机看世界;玩,从听收音机当娱乐、看一场露天电影就像过节,到今天的k歌、健身热、美容热、出国游、上网冲浪。更值得欣喜的是,这0多年,河南人眼界更宽了,胸怀更广了,思维更活跃了,名头更响亮了。发明五笔字型的,是河南人;设计香港、澳门区旗、区徽的,是河南人;把名字刻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上的,是河南人;为神舟七号飞船制作出舱

7、头盔面窗的,也是河南人。 其实,改革开放30年,河南的变化又何止是上述这些。从穿着打扮到生活习惯,从思想观念到行为模式,从政治经济到社会文化,每一种变化都让人如此惊讶,每一次进步都让人感受如此深刻。三十年奔来眼底,多少事涌上心头。是 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催醒了中州大地,催动了滚滚发展浪潮,催生了沧桑巨变。河南从沉寂到奋起,由追赶到跨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恩格斯曾经说过,“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他还提出,要按照现代生产力的社会本性进行生产,要熟练地运用自然规律进行生产。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也曾说过,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

8、问题,也就是要把社会主义当做科学来研究。改革开放对于河南来说,实质上就是一场立足省情,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大胆探索,不断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伟大革命。 (三)立足于农业比重过大、工业基础薄弱的基本省情,河南坚定地走出了一条工农业协调发展的路子。 上世纪0年代,河南提出了“跳出农业抓农业,围绕农业上工业,上了工业促农业,大搞农副产品加工增值”的发展思路;上世纪9年代,河南制定了“以农兴工、以工促农、农工互动、协调发展”的战略;进入新世纪,河南确立了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现在,河南正在打造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而且要把河南从“中国粮仓”变为“国人厨房”,甚至成为“餐厅”。在发展农业的同时

9、,河南坚持工业、农业两篇文章联起做,让庄稼地里长出了参天的工业大树。改革开放之初的198年,河南经济总量中工业仅占22.8%,时至今日,这个比例跃升到5.0%。农业更大更强,工业化如火如荼,相辅相成,交相辉映。这条不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的“强农兴工”之路,被国内许多专家学者誉为“河南模式”。 (四)立足于城乡二元分割严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河南坚定地走出了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子。 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恰似一颗闪亮的钻石,镶嵌在中原之中,中心带动,产业集聚,优势互补,辐射城乡,成为动力澎湃的强大引擎,驱动着河南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被誉为中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带。从“十

10、八罗汉闹中原”开始,一场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红火大戏持续上演,带来了河南县域经济的勃兴;“政治上放心、政策上放开、发展上放手”,促进了河南民营经济的繁荣。多管齐下,百舸争流,奠定了建设经济强省的扎实基础。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交通、大流通、大市场格局的构建,则使中原“九州腹地、十省通衢”的区位优势无法撼动,商品经济的触角随之伸向广大的城市乡村,极大地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的旺盛活力。县域经济“基石”厚实坚固,中原城市群“柱石” 高高耸立,大市场“筋脉”贯通城乡,河南虹吸百川,各展其长,相得益彰,擎起了中原崛起的摩天大厦。 (五)立足于人民生活水平低、社会事业建设滞后的基本省情,河南坚定地走出了一条

11、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子。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过去,河南老百姓穷怕了,苦够了。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高歌猛进的同时,如何让千千万万中原父老早一天过上好日子,始终是河南的决策者心中的头等大事。年间,在dp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同时,社会事业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有钱先尽着老百姓,舍得拿出真金白银给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城乡义务教育阶段费用全免,让孩子们轻轻松松去读书;医疗卫生建设不断强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全面展开,城市医疗保险全面覆盖,让人们看病少了后顾之忧;农业税全部免除,各项农业补贴及时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体系日臻完备,全民创业优惠政策频繁推出,让广大群众安居乐

12、业,踊跃创业。特别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响亮地提出,“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状况是最大的政绩”,每年坚持办好为民惠民“十大实事”,切实解决好就业、就学、就医、住房和社会保障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件件得民心,事事合民意。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也极大地优化了经济结构,改善了经济发展环境,中原大地社会稳定和谐,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性互动的大好局面。 (六)改革开放3年来,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良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总量规模持续增加。 二、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四大经济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生了积极变化,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三、投资规模持续增加,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河南抓住发展机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投资规模日益扩大,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X年达到810.11亿元。 四、居民收入快速增长,财富迅速增加3年前,全省城乡居民生活基本上处于温饱或不足状态,经过改革开放3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增长机制逐步形成,收入渠道不断拓宽,收入来源趋向多元化,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生 第 1 页 共 1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