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使用规定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606301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氨使用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液氨使用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液氨使用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液氨使用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液氨使用规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氨使用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氨使用规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电厂液氨运用及存贮平安管理规定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液氨运用及存贮过程中的平安管理,预防和削减液氨泄露、中毒、着火、爆炸等事故的发生,避开和降低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保障职工生命和财产平安,根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安生产法、危急化学品平安管理条例、运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爱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特制订本规定。其次条 本规定适用于齐鲁石化分公司热电厂对液氨及其所属设备的运行操作、设备检修及液氨分析化验的单位,以下简称各相关单位。其次章 液氨的运用及存贮第三条 各相关单位要建立液氨运用及存贮平安管理制度,必需明确和落实液氨岗位平安责任,制订完善的液氨运用及存贮平安技术操作规程和检修规程,做好风险

2、识别和防范工作第四条 从事液氨运用及存贮的岗位人员,除经过三级平安教化外,还必需经过特地岗位培训,接受有关预防液氨泄露、着火、爆炸、中毒等学问培训,学习岗位平安操作规程、生产原理、平安生产要点(包括熟识预防事故和发生不正常状况时紧急处理的方法,以及发生事故的自身防护、抢救学问等),经有关部门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液氨操作人员必需遵循巡检制度,发觉异样状况刚好汇报和处置。第五条 各相关单位应制定液氨泄露、中毒、着火、爆炸等应急预案,并组织职工定期进行事故演练。应配置液氨事故应急处理相应的器材和装备,在必要时供应应急处理和救援。第六条 脱硫车间必需在液氨操作岗位设置液氨平安技术说明书、平安标签及液

3、氨泄露、中毒、爆炸的应急预案;在液氨区域必需设立醒目的平安警示牌、职业卫生危害因素告知卡等警示(内容包括:液氨的理化性质,危害性,防护和抢救措施、报警电话等),液氨罐区必需装设风向标,其位置和高度应符合平安要求,罐区地面上应依据规范划定表示区域范围及逃命的路途等。第七条 液氨罐区及氨管线区域的用火作业,需依据热电厂用火作业平安管理规定办理“用火作业许可证”,用火前必需切除运行设备及管线并加装盲板,并经过氮气吹扫、置换、可燃及有毒气体化验分析合格,落好用火平安措施,进行危害识别后,方可用火。涉及进入受限空间、高处、放射等作业时,应办理相应的作业许可证。第八条 液氨罐区入口应设置静电消退装置,进入

4、液氨罐区必需穿防止产生静电的工作服、工作鞋,消退静电后方可进入液氨罐区。第九条 在进行液氨操作、取样、液氨卸车或进行液氨系统检修作业时必需穿戴好防护服,戴防化手套(防液氨)、防毒口罩、防护目镜等,必需一人操作一人监护,每项检修理作业必需有专人进行监护。第十条 脱硫车间应建立液氨接卸车平安管理规定。在进行液氨卸车时要落实好防静电、防止泄露等平安措施,严禁卸车时操作人员擅自离岗。卸车期间操作人员需常常检查液氨罐的压力、液位等,以保证卸车平安进行。液氨罐的液位必需限制在设计值以下,严禁超限装载,避开发生液氨满罐事故。液氨罐车必需有持证押送员和驾驶员,并为押送员和驾驶员配备专用的防护用具和工作服,特地

5、检修工具和必要的备品、备件等。在装卸作业时,押送员和驾驶员不得离开现场,不得随意启动车辆。罐车卸氨不得完全排净,罐内氨气余压应0.3Ma(依据山东省液氨储存与装卸平安生产技术规范(试行)。装卸液氨时要实行有效消退静电危害的措施,装卸液氨设备和管线应有定期检验制度;装卸管道有牢靠的连接方式;装卸软管材料的设计强度不得低于装卸系统正常工作压力的4倍。第十一条 液氨装置的电气设计和设备选型必需遵守爆炸和火灾危急环境电力装置设计技术规范GB50058-92,以及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装置电力设计技术规范SH3038-2000和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00等有关规定。第十二条 脱硫车间液氨操

6、作岗位必需配备数量足够、完好、有效的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护目镜,配备能够满意应急救援所需的专用防化服及空气呼吸器、并定期检查,以防失效。液氨操作岗位应设立特地的气防室,将各种防护器具都应定点存放在气防室内,并设专人保管,定期检查、校验和维护,每次校验后应记录和铅封,同时建立防护用品和器具的领用登记制度。液氨贮存、装卸场所应设置卫生间、洗眼器、淋洗器等平安卫生防护设施。车间应定期组织岗位人员进行空气呼吸器、防护服等应急器材的运用培训。第十三条 脱硫车间在液氨储存、装卸场所应建立健全岗位防火责任制,配备经过培训的兼职或专职的消防人员,设置完善的消防水系统,配置相应的消防设备、设施和灭火器材

7、;岗位应配置通讯和报警装置。液氨罐区应设明显的防火警示标记,通道、出入口和通向消防设施的道路应保持畅通。岗位(场所)人员,应具有一般的消防学问,会正确运用岗位消防器材,熟识液氨的特性,驾驭液氨的特性,驾驭储存、装卸装置的事故处理程序及方法,具有应急处理实力并定期组织事故演练。第十四条 检三、电气、仪表等设备检修理车间必需做好液氨存储及运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对液氨所属设备应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做好记录。做好隐患排查工作,发觉老化、渗漏等异样状况,必需马上实行措施进行整改,腐蚀严峻的应刚好联系更新。仪表车间要做好各报警装置的日常维护工作。第十五条 机械动力部和脱硫车间应建立液氨罐等压力容器、

8、压力管道及平安附件的设备管理档案。机械动力部负责办理相关设备的运用许可证,组织联系有检验资质的部门对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平安附件进行定期检验,保存检验资料;机械动力部负责监督车间规范运用液氨系统内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平安附件。第十六条 物质选购部门应选择具有危化品经营、运输合格资质的液氨供应商,保障装置运用的液氨平安。第十七条 生产技术部门及相关单位应结合实际工作建立相应的技术规程、操作规程、检修理规程、液氨设备技术档案(设备和管线布置图,工艺流程图,仪表限制图,设备清单,设备运用剑修理记录等)第十八条 液氨储罐、球罐平安充装量不得超过贮罐容积的85%(依据山东省液氨储存与装卸平安生产技术规

9、范(试行),正常生产时液氨储罐宜限制在较低的液位。新安装或检修后首次运用的贮罐,应作抽真空或充氮置换处理,严禁干脆充装,罐内氧含量不大于3%(依据山东省液氨储存与装卸平安生产技术规范(试行)。日常的液氨系统置换倒空生产操作及检修理作业应依据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检修理规程。第十九条 液氨作业场所中氨含量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为30mg/M3。其次十条 液氨罐区必需设置能满意事故抢险要求的事故应急水泵和水管。脱硫车间应配备足够的应急抢险装备、器材和工具。液氨操作岗位应配备紧急报警电话。其次十一条 发生液氨泄露、着火、爆炸、中毒事故时,有关单位应快速实行措施进行抢修救援,按规定刚好向相关部

10、门报告,启动液氨事故应急预案。在作业过程中发生中毒事故,现场救援者必需佩带专业防护器材实施抢救,坚决制止不具备条件的盲目施救,避开出现更多的伤亡,同时要马上向医疗机构报告,寻求专业救援,最大限度地削减人员伤亡。第三章 附则其次十二条 本规定说明权归热电厂平安环保部,如与国家及上级部门有关规定、标准相抵触,以国家及上级部门法律、法规和标准为准。其次十三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附录 液氨应急处置指南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的液体。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运输和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铵的碱性溶液。氨在20水中溶解度为

11、34%。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而且具有腐蚀性,且简单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为了促进对液氨危害和处置措施的了解,本文特介绍液氨的理化特性、中毒处置、泄露处置和燃烧爆炸处置4个方面的基础学问。一、 氨的理化性质:分子式:NH3 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0.59分子量:17.04 液氨相对密度(水=1):0.7067(25)CAS编号:7664-41-7 自然点:651.11熔点():-77.7 爆炸极限:16%-25%沸点():-33.4 1%水溶液PH值:11.7蒸汽压:882kpa(20)二、 中毒处理(一) 毒性及中毒机理: 液氨人类经口TDLo:0.15ml/kg 液氨人类吸

12、入TDLo:5000ppm/5m 氨进入人体后会阻碍三羧酸循环,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致使脑氨增加,可产生神经毒作用。高浓度氨可起组织溶解坏死作用。(二) 接触途径及中毒症状:1、 吸入: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氨的刺激性是牢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但由于嗅觉疲惫,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1) 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患者有咽痛、咳嗽、咳痰或咳血、胸闷和胸骨后难受等。(2) 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裂开、阀门爆裂等造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黏膜刺激和烧伤。其症状依据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3) 严峻吸入中毒可出现

13、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可造成气管堵塞,引起窒息。吸入高浓度可干脆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的肺水肿。2、 皮肤和眼睛接触:低浓度的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快速产生刺激作用。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峻的化学烧伤。皮肤接触可引起严峻难受和烧伤,并能发生咖啡样着色。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可发生深度组织破坏。高浓度蒸汽对眼睛有强刺激性,可引起难受和烧伤,导致明显的炎症并可能发生水肿、上皮组织破坏、角膜混浊和虹膜发炎。轻度病例可能会长期持续,并发生持续性水肿、疤痕、永久性混浊、眼睛膨出、白内、眼睑和眼球粘连及失明等并发症。多次或持续接触氨会导致结膜炎。(三) 急救措施:1、

14、清除污染:假如患者只是单纯接触氨气,并且没有皮肤和眼的刺激症状,则不须要清除污染。假如接触的是液氨,并且衣服已被污染,应将衣服脱下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假如眼睛接触或眼睛有刺激感,应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0分钟以上。如在冲洗时发生眼睑痉挛,应渐渐滴入1-2滴0.4%奥布卡因,接着充分冲洗。如患者戴有隐形眼镜,又简单取下并且不会损伤眼睛的话,应取下隐形眼镜。应对接触的皮肤和头发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冲洗皮肤和头发时要留意爱护眼睛。2、 病人复苏:应马上将患者转移出污染区,对病人进行复苏三步法(气道、呼吸、循环):气道:保证气道不被舌头或异物堵塞。呼吸:检查病人是否呼吸,如无呼吸可用袖珍面

15、罩等供应通气。循环:检查脉搏,如没有脉搏应施行心肺复苏。3、 初步治疗:氨中毒无特效解毒药,应采纳支持治疗。假如接触浓度500ppm,并出现眼刺激、肺水肿的症状,则举荐实行以下措施:先喷5次塞米松(用定量吸入器),然后每5分钟喷两次,直至到达医院急症室为止。假如接触浓度1500ppm,应建立静脉通路,并静脉注射1.0g甲基泼尼松龙(methylprednisolone)或等量类固醇。(留意:在临床比照探讨中,皮质类固醇的作用尚未证明。)对氨吸入者,应给湿化空气或氧气。如有缺氧症状,应给湿化氧气。假如呼吸窘迫,应考虑进行气管插管。当病人的状况不能进行气管插管时,如条件许可,应实行环骨状软骨切开术。对有支气管痉挛的病人,可给支气管扩张剂喷雾,如叔丁喘宁。如皮肤接触氨,会引起化学烧伤,可按热烧伤处理:适当补液,给止痛剂,维持体温,用消毒垫或清洁床单覆盖伤面。假如皮肤接触高压液氨,要留意冻伤三、 泄露处置:1、 少量泄露:撤退区域内全部人员。防止吸入蒸汽,防止接触液体或气体。处置人员应运用呼吸器。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合的局限空间,并加强通风。只能在保证平安的状况下堵漏。泄露的容器应转移到平安地带,并且仅在确保平安的状况下才能打开阀门泄压。可用砂土、蛭石等惰性汲取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