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5學生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605436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6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1-5學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必修1-5學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必修1-5學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必修1-5學生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必修1-5學生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1-5學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1-5學生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兰亭集序2一、一词多义1、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所以兴怀,其致一也2、夫悲夫夫人之相与3、是是日也,天朗气清觉今是而昨非4、信信可乐也愿陛下亲之信之5、坐列坐其次以手抚膺坐长叹6、之及之所之既倦以之兴怀7、于当其欣于所遇青,取之于蓝8、所所以游目骋怀录其所述二、词类活用1、映带左右2、一觞一咏3、引以为流觞曲水4、群贤毕至,少长咸集5、死生亦大矣6、齐彭殇为妄作7、固知一死生未虚诞8、足以极视听之娱三、古今异义1、列坐其次古义: 今义: 2、所以游目骋怀古义: 今义: 3、或取诸怀抱古义: 今义: 4、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 今义: 5、俯仰一世古义: 今义: 四、文言句式1、修禊事也2、死生亦大矣

2、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5、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6、当其欣于所遇7、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8、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赤壁赋一、一词多义1、歌扣舷而歌之歌曰倚歌而和之2、望七月既望望美人兮天一方3、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4、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相与枕籍乎舟中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5、于徘徊于斗牛之间不求闻达于诸侯长于臣6、如纵一苇之所如如泣如诉坐须臾,沛公起如厕7、和倚歌而和之政通人和春明景和二、词类活用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2、下江陵,顺流而东也3、歌窈窕之章4、乌鹊南飞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6、侣鱼虾而友麋鹿7、舞幽壑之潜蛟8、泣孤舟之嫠妇

3、9、渺沧海之一粟10、不知东方之既白三、古今异义1、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 今义: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 今义:3、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 今义:4、白露横江古义: 今义:四、文言文句式1、固一世之雄也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3、凌万顷之茫然4、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5、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6、而今安在哉7、何为其然也8、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游褒禅山记一、一词多义1、观古人之观于天地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2、道有碑仆道何可胜道也哉3、文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4、常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5、然有穴窈然然视其左右吴广以为然6、于古人之观于天下、山川 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

4、以相之7、其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则或咎其欲出者其孰能讥之乎既其出二、词类活用1、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2、以故其后名之曰3、由是以上五六里4、有泉侧出5、往往有得6、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其7、盖其又深,而其至又加少矣8、于是余有叹焉9、人之甚寒,问其深10、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知11、常在于险远12、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13、火尚足以明也三、古今异义1、于是余有叹曰古义: 今义: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 今义: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义: 今义: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也古义: 今义:5、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 今义:四、文言文句式1、今

5、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2、所谓前洞也3、此余之所得也4、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5、而卒葬之6、有碑仆道7、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8、有志矣,不随以止也9、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10、然力足以至焉烛之武退秦师一、 通假字1、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2、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 秦伯说4、 失其所与,不知二、 一词多义1、 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则名微而众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2、 鄙越国以鄙远顾不如蜀鄙之僧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 说秦伯说,与郑人盟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4、 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停数日,辞去5、 若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余

6、悲之,且曰:“若毒之乎”6、 焉子亦有不利焉焉用亡郑以陪邻若不阙秦,将焉取之7、 与秦伯说,与郑人盟失其所与,不知8、 以以其无礼于晋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若舍郑以为东道主9、 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子犯请击之辍耕之垄上夫晋,何厌之有三、 词类活用1、 晋军函陵2、 与郑人盟3、 夜缒而出4、 朝济而夕设版焉5、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6、 越国以鄙远7、 既东封郑8、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9、 若不阙秦10、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11、 邻之厚,君之薄也四、 古今异义1、 敢以烦执事古义: 今义:2、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 今义:3、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 今义:4、 微夫人

7、之力不及此古义: 今义:五、 文言句式1、 是寡人之过也2、 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3、 以其无礼于晋4、 且贰于楚也5、 佚之狐言于郑伯6、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7、 夫晋,何厌之有8、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9、 晋军函陵,秦军?南10、 辞曰:“臣之壮也。”11、 许君焦、暇12、 敢以烦执事荆轲刺秦王一、 通假字1、 秦王必说见臣2、 往而不反者3、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4、 秦王还柱而走5、 卒起不意二、 一词多义1、 兵不得持尺兵不及召下兵秦兵旦暮渡易水2、 使使使以闻大王使毕使于前3、 诚诚能得樊将军首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4、 顾顾笑武阳将军宜枉驾顾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战5、 穷樊将军以穷

8、困来归丹复前行,欲穷其林图穷而匕首其见6、 乃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日乃今得闻教家祭无忘告乃翁7、 以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使工以药淬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以次进三、词类活用1、函封之2、进兵北略地3、发尽上指冠4、箕踞以骂曰5、士皆垂泪涕泣6、又前而为歌曰7、前为谢曰8、樊於期乃前曰9、使使以闻大王10、其人居远未来11、群臣怪之12、太子迟之四、古今异义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 今义:2、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古义: 今义:3、诸郎中执兵古义: 今义:4、终已不顾古义: 今义:5、左右乃曰古义: 今义:6、 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 今义:7、 将军岂有意乎古义

9、: 今义:五、文言句式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3、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6、群臣侍殿上者7、燕王拜送于庭8、使毕使于前9、秦王购之金千斤10、取之百金11、欲与俱12、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13、皆陈殿下14、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15、皆为戮没16、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17、事所以不成者18、而卒惶急无以击轲19、臣乃得有以报太子鸿门宴一、通假字1、距关,勿内诸侯2、要项伯3、不敢倍德4、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5、另将军与臣有郤二、一词多义1、举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杀人如不能举举一反三2、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哙拜谢,起,

10、立而饮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3、如杀人如不能举沛公起如厕固不如也4、数范曾数目项王坐中数千人,皆夫婿殊5、军为击破沛公军沛公军灞上6、坐因击沛公于坐王曰:“何坐?”曰:“坐盗。”停车坐爱枫林晚7、胜沛公不胜杯杓刑人如恐不胜予观夫巴陵胜状8、因不如因善遇之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9、为为击破沛公军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何辞为约为婚姻窃为大王不取也10、且臣为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若属皆且为所虏且焉置土石三、词类活用1、沛公军霸上2、沛公欲王关中3、籍吏民,封府库4、道芷阳间行5、刑人如恐不胜6、范增数目项王7、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8、吾得兄事之9、常以身翼蔽沛公10、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11、11、项伯杀人,臣活之1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13、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14、君安与项伯有故15、素善留侯张良16、秋毫不敢有所近17、拔剑撞而破之四、古今异义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古义: 今义: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 今义:3、沛公居山东时古义: 今义:4、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 今义:5、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 今义:6、我为鱼肉古义: 今义:五、文言句式1、此天子气也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3、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4、贪于财货5、具告以事6、长于臣7、不然,籍何以至此8、客何为者9、大王来何操10、沛公军霸上11、为击破沛公军12、欲呼张良与俱去13、毋从俱死也14、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15、卫士仆也16、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17、竖子不足与谋寡人之于国也一、通假字1、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通 , )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实。( 通 , )3、王无罪岁。( 通 , )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 , )5、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通 , )二、重点实、虚词1、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