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与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整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603600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探究与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整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实验探究与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整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探究与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整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探究与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整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探究与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整合 襄城区欧庙镇杨威中学 杨 超一实验探究的必要性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能增强学生对学科知识点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同时还能加强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探究指的是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探究式学习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着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在实验中进行探究可由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并通过引导优化和集中学生的问题,确定明确的探究目标和内容,这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果学生达不到这样的

2、程度,就可以由教师直接提出探究的问题,学生据此也完全可以进行有高度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例如在“浮力”这一课中,让学生自行探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可能会提出诸如物体的密度,浸入液体的深度、物体的体积等各种因素。在学生提出各种假设后,让他们自行设计实验,对这些假设进行验证,去除错误的假设,并引导他们思路由物体的体积转移到排开液体的体积,转而去测量排开液体的重力。最后归纳总结出其中的规律。这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却能从中培养学生思维判断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二多媒体技术的优点运用多媒体辅助中学物理教学,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化静态为动态

3、、化不可操作为可操作过程。对化解知识难点,提高综合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首先,应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中,学生由于无法理解一些抽象的理论,而对物理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阻碍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而应用多媒体技术设计恰当的辅助教学课件就可以直观的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和规律,突破教学中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在“平面镜成像”这节课中,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为什么成的是虚像而非实像。为此,笔者特意制作了一段flash动画,解释了为何成的是虚像,化抽象为形象,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其次,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加大课堂的信息量

4、。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因为图形和动画比语言更直观、更形象,包容的信息量更大。如笔者在“平面镜成像”的教学中,把拍摄的多张照片用屏幕展现出来,大大提高了可视性;制作的“平面镜成像”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表现像与物体关于镜面的对称,而且当移动物体的位置,屏幕上的像也会相应移动,从而非常直观地展示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而且用flash制作的平面镜成像作图的动画与传统的粉笔和尺作图相比,即生动有趣又节约了大量时间。三实验探究与多媒体的整合1实验探究与多媒体的整合概念实验探究是物理研究最重要的方法,而多媒体又展现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威力,将二者整

5、合在一起,往往能起到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作用,即通常所说的“1+12”,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所谓整合,是指将实验探究、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而不是二者的简单组合,其核心思想都是为教学服务。这需要从整体的观点来看问题,从大局上进行把握。用普通教学一样能达到要求的,就没有必要特地使用实验探究和多媒体,与教学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实验探究和多媒体无论制作得多好都必须予以舍弃。整合的最佳效果应该是让学生感受不到他们在进行实验探究或上多媒体课,而觉得这是一堂很普通的物理课,所有的实验探究和多媒体都是很自然地毫不勉强地引入。这才能体现出整合的精髓,让实验探究、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结合得天衣无缝、相得益彰。

6、2如何进行实验探究与多媒体的整合有些物理实验常常由于客观现实所限,或仪器、设备不能满足要求,或危险性较大,或实验结果易受客观条件影响等,难以收到预期效果,此时采用多媒体技术与实验探究整合可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一种思路是对一些简单的模拟型实验,可以将实验所用的仪器物品用文字、图形等显示,让学生根据提示要求,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搭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内容操作以及结果的统计、分析,最后写出实验报告。上述内容可以全部在计算机上实现,也可结合现场实验在计算机上完成部分内容。进一步可以将现场实验与计算机处理通过传感器与数模转换器联系起来,用计算机对实验过程进行在线控制,对实验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进行后续处理

7、。如目前广泛采用的TI图形计算器。这也是许多大学和研究所进行科研工作的方法。当然这要求较高的设备仪器的投资及较强的科学工作的素养。另一种思路是先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行探索,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用多媒体辅助寻求实验现象之间的规律。例如,在“平面镜成像”的教学中,笔者首先告诉学生这堂课研究的是平面镜成像规律,至于是什么规律,通过观察当一个物体靠近或远离镜子时它的像的变化现象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讨论后提出假设,再自行设计一个实验来进行研究。在此需要通过启发、讨论逐步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实验方案。开始时学生都选择用蜡烛为物体,镜子作为平面镜进行探究,这种选择自然是符合他们的生活实践。当要确定像的位置

8、时却发生了困难,因为镜子遮挡住他们的视线。经过启发讨论,学生改用玻璃代替镜子,并通过在成像位置附近再放置蜡烛以观察是否与像重合作为确定成像位置的精确判据,这样很容易确定像的位置。通过测量物距和像距,物体的大小与像的大小,及观察像的虚实,自然就得到了平面镜镜面对称的成像规律。在完成实验探究得到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基础上,再用多媒体进一步强调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得出平面镜作图的方法。考虑到在实验探究中,学生的知识、能力不同,有些学生可能没有得到正确的结果,或未认识到镜面对称的成像规律,在此使用多媒体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四关于实验探究与多媒体的整合的思考在实验探究与多媒体的整合中,必

9、须注意发挥二者各自的特性,区分主次。一般应以实验探究为主,多媒体为辅。实验探究重过程,采用的是归纳法;那么运用多媒体应强调理论,着重于实验现象的解释,采用的是演绎法。实验探究多从局部细节上看问题,那么运用多媒体则要强调从整体大局上看问题。实验探究与多媒体应相互补充,扬长避短,以达到最佳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无论实验探究还是多媒体应用都必须把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此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教师而言,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实验探究与多媒体的整合教学方案,除了要考虑环境因素(实验器材、硬件设施及软件)的影响,还要考虑学生的因素(年龄层次、学习方法、学习动机及适应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提高自身素质(计算机水平和实验能力),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因势利导、灵活应用,以达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