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同步测试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602845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同步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同步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同步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同步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同步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同步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同步测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三单元同步测试一、积累和运用(30 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6 分)嗫 r( )( )滑 j( )官 xin( )作 y糟蹋( )狞笑( ) 钦差( ) 喃喃( )抽咽( ) 困惑( )颤动( ) 龇牙( ) 2根据意思写出成语(分)(1)安于并守住自己的本分;不越轨。( )(2)死板板地好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 ( )(3)一千年里也难碰到一次。形容机会难得。 ( )()任意妄为;毫无顾忌、畏惧。(5)形容骚扰得十分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 )宁。 ( ) (6)追求享乐放纵的生活。)(7)纠缠个没完。( )3依据戏剧单元的学习填空(6 分)(1)文学

2、四大样式指的是:散文、 、 (2)日出是以中国 20 世纪 30 年代的和戏剧。(1 分)生活为背景;反映和的现实生活。(2.5 分)者了(3)钦差大臣是一部是。(2.5 分)剧;作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家。故事辛辣的讽刺4指出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3 分)(1)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打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2)抗战开始以前的一年;1936 年到 1937 年;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得中学同学一年。 后来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我们又是同学。( )(3)威海;你可知道;冰心曾为你留过多少泪。( )5. 在括号中填上相应

3、的宇;组成短语(4 分)( )有此理肆无忌( )时来运( )天真无( ) ( )安分( )己南腔北( )生吞活( )鸡犬不6. 修改病句。(可用修改符号直接改)(3 分)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脸上勉强露出了笑容。 据科学统计;蜜蜂酿一斤蜜大约要采集 50 万朵的花粉。二、阅读训练(30 分)(一) (8 分)黄省三由中门进黄省三 (甲)李李先生。李石清黄省三李石清怎么?(吃了一惊)是你? 是;是。李先生。又是你;谁叫你到这儿来找我的?黄省三 (乙)饿;家里的孩子大人没有饭吃。李石清 (丙)你到这儿就有饭吃吗?这是旅馆;不是粥行。1. 本段文字出自 ;作者是 。课文所节选的部分

4、的矛 盾冲突是(3 分)2. 甲、乙、丙三个括号中的舞台说明;应选哪项依次填上才恰当?( ) (1 分)A、无力地C、胆小地胆小地无力地冷冷地 B、冷冷地冷冷地 D、无力地无力地冷冷地胆小地胆小地3. 上文在全文剧情结构中属部分;它运用了 、等描写方法。(2 分)4. 从这几句可以看出黄省三和李石清性格特征的一个侧面;请加以概括。(2 分)(1)黄省三: (2)李石清: (二)轻轻地抱住母亲 (12 分)母亲已经 70 多岁了。70 多岁的母亲在胆囊切除手术中受尽了磨难;本已衰老的母亲更加虚弱了。母亲在病床上躺着;想动一下都非常困难。那天晚上;母亲下床小解后怎么也上不了床;当时;我就那么轻轻地

5、一抱;就把母亲抱到了床上。也就是这轻轻的一抱; 竟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动。上了床;母亲不愿躺下;就那么实实在在地靠在我的怀里。那时我感到了我胸脯的宽厚;也感到了母亲的瘦小。我搂着母亲;并且轻轻地晃着;母亲那一头苍白的头发;散乱在我的眼前。我低头给母亲梳理头发时;母亲的双眼闭着;眼角却溢出了几滴泪水。我给母亲擦泪时母亲说:“你小时候;我就是这样抱着你;你不老实;老是乱蹦乱跳。”我说:“妈;你想我抱着吗?”母亲说:“想;抱着我;我心里就踏实。”我的眼睛湿润了母亲说着就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于是;我就那么一边轻轻地抱着母亲;一边微微地晃着。我感到有一股爱的暖流在冲撞着我的心扉;我感到我强壮的身子就

6、是母亲的靠山;就是母亲的胆量; 就是母亲的渴望我的泪;竟忍不住掉到了母亲的脖子上。把一个人抱在怀里是因为心中有爱;那是一种深沉的爱;一种无法描述的爱;一种比任何语言的表述都要博大凝重的爱。小时候母亲经常抱我;抱着我下地;抱着我拾柴我要是乖巧;母亲还会亲我的脸蛋儿;我这时就会搂住母亲的脖子;那是一种渴望;一种依赖;一种让我终身难忘的幸福。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就不愿再让母亲抱了;最多会让母亲扳着脸看看我胖了还是瘦了。当我长到渴望和异性亲热的时候;我会与女友激情拥抱;甚至热烈地亲吻;却不再愿接受母亲的双臂和胸怀了。这时的母亲;就只能用慈祥的目光;或是我喜欢的食物来表达她深深的母爱了;而我也再没有

7、搂住母亲脖子的渴望了。但就在那个晚上;我抱着母亲时忽然感到;我就像重新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里一样;那么甜蜜;那么幸福。又一个晚上;母亲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到夜里10 点钟时;母亲说:“我想睡了。”我说:“妈;我把你抱到床上吧。”母亲说:“中。”于是;母亲就搂住了我的脖子。母亲比过去明显胖了。我抱着渐渐康复的母亲向床边走去的时候;母亲满脸的笑容。我知道母亲在我的轻轻一抱中感到了甜蜜和满足。我感到我幼小时的形象和母亲叠在了一起;那是人生漫长的旅程;也是母子亲情的融合;更是母子之爱的结晶和升华。我把母亲放在床上时;母 亲竟然出乎我预料地说了一句:“好幸福啊。”继而就是响亮的笑声了。我在这笑声里充满惭愧。

8、我们会激情满怀地抱住亲爱的妻子去倾吐炽热的情恋;我们会喜不自禁地抱着儿女去倾吐脉脉的爱意。可是;我们是否想过去抱一抱年迈的母亲;去倾 诉那份人间的挚爱和亲情呢?1请分析题目“轻轻地抱住母亲”中的“轻轻”一词的含义。(2 分)答:2第一段中“也就是这轻轻的一抱;竟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动”;使“我”的 心灵受到强烈震动的原因是什么?(3 分)答:3请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将病中母亲的肖像描绘出来。(2 分)答:4对本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本文以“轻轻地抱住母亲”为线索;着重描述了“我”抱住病中母亲与渐渐康复后的母亲的动人情景。B文章最后一段直抒胸臆;抒发了对母亲的愧疚之情;感情真挚

9、动人。 C为了引人人胜;本文运用了倒叙和插叙的叙述方法。D本文描写细腻;语言朴实自然;字里行间渗透着深深的母于之情。 5你喜欢文中的“我”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3 分)答:(三) 美丽如初(10 分)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详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天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怦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 的身影里模糊了。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只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

10、;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妈妈!”母亲 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弟笑嘻嘻地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 让妈等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弟的手。弟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 远停泊。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

11、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我忽然明白了;从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 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溶在等待中。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 美丽如初。1文章首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在文中主要起什么作用? (2 分)答:_2首段中;为什么我会“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 (2 分)答:_3第段中写到;“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 (2 分)答:_4纵观全文;(1)写出在

12、全文结构上与末段中“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这个句子相呼应的一句话。(2)说说为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4 分)答:(1)_(2)_三、作文 (30 分)任选一题;根据剧情需要发挥想象写一小剧本(要求有两个回合的“对手戏)。 1方达生从乡下来上海找当舞女的初恋情人陈白露;两人久别后初次相逢。2李石清被潘月亭辞退不久;得知潘月亭倾家荡产后;与潘月亭会面。答案一、积累和运用1. 嚅、稽、揖、衔、zo t 、nng、 qn 、nn 、 y 、hu 、chn 、 z。2. 安分守己、呆若木鸡、千载难逢、肆无忌惮、鸡犬不宁、寻欢作乐、死乞白赖、生 吞活剥3. (1)诗歌、戏剧;(2)都市上层贵族社会下层劳动人民 (3)讽刺喜剧果戈里俄俄国官场的昏庸腐朽4. 描写、记叙、抒情 5.岂惮转守邪调宁剥6. 删去“经过” “朵”后加“花”。 二、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