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施工方案》大坝下游围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570974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施工方案》大坝下游围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施工方案》大坝下游围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施工方案》大坝下游围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施工方案》大坝下游围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施工方案》大坝下游围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施工方案》大坝下游围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施工方案》大坝下游围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篇 下游土石围堰设计与施工措施1工程概况下游围堰位置河谷开阔,两岸地形较平缓,地形坡度3032,原设计堰顶高程处谷宽约118m,河床枯水位431m,相应江水面宽70m,最大水深约13m。根据下游围堰地形特点及堰体材料能就地取材的实际情况,拟定下游围堰为土石围堰,下游围堰布置在二道坝与1#、3#导流洞出口之间,其轴线位于二道坝轴线下游约120.0m,围堰布置需考虑下游碾压混凝土围堰施工时基础开挖出渣和混凝土入仓要求。下游围堰投标设计顶高程为442.0m,由于两岸坝肩开挖石碴下河造成河床水位抬高,根据9月底我单位在下游土石围堰处测得水位资料为441.1442米,拟将原防渗墙作业平台高程(437

2、.5m)抬高为442米高程,堰顶高程抬高到447米与河边公路平齐,堰顶处轴线长从118m变成150m,堰顶宽8.0m(考虑若发生超标洪水可能设置子堰的要求),围堰高程442m以下采用防渗墙,442m以上采用粘土心墙防渗,水面以下上下游边坡坡比为堆体自然坡,水面以上上下游边坡均按1:1.5坡度填筑。2工程地质条件围堰区除右岸堰肩部分基岩裸露外,左岸及河床部位均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覆盖。其中:左岸覆盖层主要由崩坡积粘土夹块石、碎石组成,厚1020m;河床覆盖层为漂石、块石夹砂砾石及少量细粒土组成,厚28m。覆盖层透水性较强,其渗透系数为i102cm/s。河床基岩面高程为416430m。出露或覆盖层下

3、伏基岩为S1sh1层灰岩及S1l层泥质粉砂岩、粉砂质粘土岩。堰基岩体中断层不发育,岩体完整性中等;S1l层风化较强,风化厚度1015m。堰基岩体透水性较弱,岩体单位吸水量值小于0.02L/minmm。3下游土石围堰设计3.1土石围堰设计原则及标准3.1.1围堰形式选择原则:围堰要求安全可靠、能满足稳定、抗渗及抗冲要求;结构要求简单,施工方便,宜于拆除并能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及开挖料碴,同时能满足工期要求。根据上述原则及实地情况拟采用土石围堰作RCC围堰的临时挡水建筑物。3.1.2设计标准 下游土石围堰设计洪水标准为11月15日至次年4月30日的五年一遇洪水,相应流量为2030m3/s。土石围堰使用

4、年限小于一个施工年度,堰高大于15米,小于50米。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施工标准规范确定本工程土石围堰级别为级。3.2下游土石围堰平面布置下游土石围堰的布置应有利于碾压砼围堰的基坑开挖,根据实际地形,拟将下游土石围堰的轴线放在下游碾压砼围堰轴线向下120米位置,下游土石围堰右下角临近3号导流洞,该位置需用大块石作护面处理。由于施工中石碴滚入河床,下游围堰位置现河床比原河床有所抬高,下游围堰堰高也相应抬高,堰顶宽增加到150米。3.3 围堰结构设计3.3.1土石围堰断面设计 (1)堰顶高程 下游土石围堰堰顶高程按挡水标准为11月至次年4月份五年一遇洪水区间设计

5、洪峰流量2030m3/s,根据1#导流洞出口在河床抬高后测得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流量在2030m3/s时导流洞出口水位为441.5米,下游围堰堰趾位置此时水位为445.5米,考虑堰顶安全超高1.0米,浪高0.5米,堰顶高程取447.0米。 (2)防渗施工平台高程 根据施工总进度要求,2004年11月上旬进行下游土石围堰预进占,此时11月份5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为1626m3/s,根据目前实际情况,来水量均在1220m3/s以下,故按1219m3/s进行计算,结合下游围堰与两导流洞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考虑,取防渗平台顶高程为442米。 (3)堰顶宽度及构造堰顶宽度满足防汛抢险与交通运输要求,下游土石

6、围堰堰顶宽度设为8米,面层填铺50cm碎石压平。(4)围堰细部构造下游围堰分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442米以下,采用帷幕防渗,中间填含泥级配料,两边用大中块径石碴护面;坡面水下采用自然堆堆,水上坡度设为1:1.7。第二部分为EL442m至EL447m高程,该层采用级配石灰岩混合石碴填筑,用粘土心墙进行防渗,坡面设为1:1.7。3.3.2 下游土石围堰的防渗设计围堰442高程以下部份的防渗,先对坝肩开挖落碴层进行固结填实处理,再采用防渗帷幕;442高程以上部份的防渗采用粘土芯墙。3.3.3 土石围堰材料及主要工程量(1)石碴料石碴料要求石质坚硬、遇水不易软化。含泥级配料中石头粒径不宜超过30cm

7、,且20cm30cm的石头含量宜为30%左右。石碴料利用边坡开挖料,也可以在螃蟹溪弃碴场取用。(2)块石下游围堰中所用大块石主要用于下游侧护面,块径0.4米至1.2米,要求石质坚硬,截流施工前在尾水出口平台上预先储存。施工时用机械抛填。(3)土料围堰防渗土料从业主提供的土料场取用,或在尾水边坡开挖中按土质要求选用。3.3.4、围堰工程量围堰工程量见下表表3-1 围堰工程量表项 目单位工程量备 注石渣填筑m325160粒径30cm石渣填筑m314300MY-60钻机钻孔m6080孔径120mm 地质钻机钻孔m28800孔径91mm,包括重复造孔自流式注浆m4344双排孔,孔排距1.5m、间距1m

8、,孔深大于18m帷幕灌浆m5792双排孔,孔排距1.5m、间距1m,孔深大于25m粘土m35250梯型断面PVC花管m4344100(4344米)PVC花管m579280(5792米)4围堰的施工4.1施工布置4.1.1场内外交通下游围堰根据目前工程情况拟定从右岸进占,施工时以右岸9#、1#及7#公路对外连接,从9#公路经3#导流洞出口围堰到下游围堰右堰肩(3#导流洞不参加分流情况下),或从E支洞洞口664高程沿右岸边坡修一条泥结石公路接右岸堰肩(3#导流洞参加分流情况下)。下游围堰备料主要考虑在螃蟹溪碴场,部分有级配要求的和黏土在尾水边坡出口备料。 4.1.2施工用电下游围堰的施工沿用尾水边

9、坡施工中所用的1000VA变压器,施工时直接从尾调公路内侧尾水出口边坡使用的1000KVA变压器上接用。4.1.3施工用风下游围堰的施工用风,采用20立方英格索兰移动式空压机2台供风,空压机房设在3#导流洞出口左侧468米高程平地上,用钢管接至场内各工作场面。 4.1.4施工用水下游围堰的施工用水,从530高程施工用水水池引用,用100mm钢管引至各施工场面使用。4.1.5施工通讯沿用现项目部所安装的有线通讯设备及配备的无线通讯设备。4.1.6废水废渣施工中产生的废浆经沉淀后,废水采用排污泵抽排至指定部位排放,废渣采用自卸汽车运至指定弃渣场。4.1.7制浆系统本工程采用固定制浆站,布置在3#导

10、流洞出口左侧468高程平台,采用钢管蓬布结构。制浆站设2台ZJ-800型高速制浆机和2台2200L型搅拌桶,制浆站设1000吨的水泥、粉煤灰临时存放平台,采用钢管和木板搭设,距地面1.5m。4.2、施工方法4.2.1施工程序下游围堰在上游截流戗堤合龙后在静水中施工,首先填筑至灌浆平台442m高程,再进行防渗墙施工,在基坑闭气结束后利用黏土、级配料填筑加高到447高程。4.2.2施工措施(1) 土石围堰的填筑下游围堰的施工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为442米以下,填筑时,中间先填含泥级配料,两边用大中块径石碴护面;第二部分为EL442m至EL447m高程的施工,该层采用级配石灰岩混合石碴填筑,用粘土

11、心墙进行防渗。第一部分的填筑施工,在上游截流戗堤合龙前作部分进占。在上游围堰截流后,从右到左在相对静水中填筑。填筑料在螃蟹溪弃碴场和尾水边坡开挖中选用;防渗墙区域采用粒径小于30cm的混合料,采用端进法填筑,自卸汽车运料至围堰工作面卸料后,由推土机将渣料推赶至水中,水上部分渣料分层填筑,分层碾压,两侧坡面按1:1.7的坡度进行控制,水下部分堰体的两侧坡比按水中碴体自然堆坡,下游侧坡面用40cm至100cm的大块石进行护面。(2)下游土石堰体442高程以下部分的防渗围堰442高程以下部份的防渗,先对坝肩开挖落碴层进行处理;用MY-60钻机跟管造孔,自流注浆的方法进行处理后,再对围堰进行帷幕灌浆,

12、帷幕灌浆自上而下进行。具体施工方法为:1)施工材料和灌浆浆液水泥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低于32.5级。每批水泥按要求进行检测,符合设计要求方可使用。水水泥浆用水水质按 JGJ63-89第3.0.4条的规定执行。掺和料各种掺合料质量须符合DL/T 5148的有关规定,使用前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在坝肩开挖落碴层的处理中使用水玻璃,其参量按水泥浆水泥用量的15%30%控制,其质量必须符合要求。外加剂各种外加剂的质量须符合DLT 5l48 的有关规定,其掺量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确定,使用前报监理工程师批准。灌浆浆液灌浆浆液一般采用纯水泥浆液,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需采用其它浆液或加掺合料时,报

13、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并经试验确定,纯水泥浆液拟定水灰比为0.5:1。2)坝肩开挖落碴层的处理。钻孔。土石围堰442高程以下部份填筑完毕,进行防渗轴线施工放样,沿防渗轴线两侧各距轴线75cm错位布置两排灌浆孔,孔距1米,采用MY-60钻机跟管造孔,孔径120mm,待钻孔穿过坝肩开挖落碴层后用100PVC花管下插到底,取出套管。注浆。采用双管注浆,双管同时伸入孔内随注入的浆液上升而上升,其中一管注0.5:1的水泥浆,另一管注水玻璃(水玻璃注入量为水泥浆水泥用量的15%30%),孔内采用自流的方式,注浆的同时在孔口直接加入细砂;直到浆液注到孔口为止。3)围堰防渗帷幕的施工。钻孔。坝肩开挖落碴层的处理结束

14、后,进行围堰防渗帷幕的施工。围堰防渗帷幕从442高程防渗处理平台开始从上向下按5米一层进行;施工中采用地质钻,孔径91mm,孔间距1米、孔排距1.5米,孔间错位布置,施工时先对防渗帷幕进行轴线放样,根据放样轴线将地质钻机就位,下游围堰的防渗工程施工采用6台地质钻及相应配套灌浆设备同时作业,第一层按5m深造孔,孔成形后下80mmPVC花管护壁,对第一层5米深孔灌浆;第一层5米深帷幕作完,进行第二层5米深帷幕造孔、灌浆,依次钻孔灌浆直至伸入基岩0.51米。第二、第三层帷幕钻孔时,上层已形成帷幕部份孔不再用PVC花管护壁。防渗帷幕灌浆。按排将帷幕灌浆孔分为两序,靠下游排为第一序孔,靠上游排为第二序孔

15、,对一层帷幕的施工,先钻孔灌浆一序孔,后钻孔灌浆二序孔;层间采用自上而下分层施工的施工顺序;灌浆采用纯压式灌浆工艺。浆液配合比根据设计及试验确定。灌浆压力一序孔拟定灌浆压力(进浆压力)为0.20.5MPa,二序孔灌浆压力(进浆压力)为0.51.0MPa,对单个孔的灌浆,灌浆压力采用先恒定后加压的施法,并根据灌浆试验情况进行确定。结束灌浆,当灌浆注入率不大于1.0L/min或每米耗灰量(水泥)达2000kg时结束灌浆。每个灌浆孔结束灌浆后,采用浓水泥浆将钻孔回填密实。在浆液终凝干缩后,自原孔位扫孔至干缩浆液顶面,采用原配比浆液进行回填,防止钻孔上部会出现脱空现象,确保防渗帷幕与上部结构物的连接及防渗效果。4)特殊情况处理施工中河床覆盖层如遇粉砂层,采用高压注浆泵注水泥浆将砂层切割冲破,再进行灌浆。钻孔过程中,如遇大块石和孤石,做好详细记录,当地层孔隙大,漏水严重时,在灌浆前,先回填砾石、砂、粘土及灌掺速凝剂的水泥砂浆,再反复灌浆,直至达到结束标准。灌浆过程中如遇吸浆量大,采用间歇灌浆的方法处理。(3)下游土石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