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头村大桥简支箱梁支架现浇施工方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57073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4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溪头村大桥简支箱梁支架现浇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溪头村大桥简支箱梁支架现浇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溪头村大桥简支箱梁支架现浇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溪头村大桥简支箱梁支架现浇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溪头村大桥简支箱梁支架现浇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溪头村大桥简支箱梁支架现浇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溪头村大桥简支箱梁支架现浇施工方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溪头村特大桥23#墩24#墩现浇梁支架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1)新建铁路合肥至福州段施工图首次设计技术交底资料;(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3)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4)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6)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7)溪头村特大桥合福施(桥)-495(8)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9)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通桥(2008)2322A-

2、/2. 编制范围本方案编制范围为:正线DK783+425.40-DK7784+630.36范围内溪头村特大桥全长1204.96m包括梁部以及相关附属、临时工程等。3. 工程概况3.1. 桥梁工程简介溪头村特大桥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白沙镇境内,线路主要跨越花云溪、乡村公路,前接仙人岗隧道出口,后接路基,全长1204.97m。溪头村特大桥中心里程为DK784+028.5。全桥含34个桥墩,2个桥台,钻孔桩307根,桥跨布置为20-32m简支梁+1-(48+80+48)m连续梁+6-32m简支梁+3-24m简支梁+2-32m简支梁+1-24m简支梁。本桥桥墩均采用圆端形实体墩,合肥台采用矩形空心桥

3、台,福州台采用挖方桥台,墩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或扩大基础。本桥简支梁支座采用TJQZ球型支座,24m采用4500KN吨位,32m采用5500KN吨位,连续梁结构支座采用球型支座。本桥原计划采用移动模架进行施工现浇梁,因工期计划调整安排,双导梁移动模架施工现浇梁无法满足工期要求,现采用碗扣式支架法现浇施工23#24#墩1孔简支箱梁。简支梁截面形式见下图。图1箱梁截面图(一)图2箱梁截面图(二)3.2. 主要设计标准铁路等级:客运专线正线数目:双线最大坡度:20。最小曲线半径:4000米。速度目标值:无砟轨道350km/h正线线间距:5.0m牵引种类:电力列车类型:动车组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

4、。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轨道类型: CRTS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设计竖向荷载:“ZK活载”3.3. 自然特征(1)地形、地貌线路穿行于中低山区,山势雄伟,起伏较大,植被较发育,多悬崖峭壁,相对高差5001200m;由山区逐渐局部地段为低山丘陵区闽江等河流一级阶地;一级阶地区地势较平坦,呈狭长带状分布,多辟为农田。(2)气象福建省境内属热带海洋气团与极低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相互角逐交绥的地带,副热带季风现象明显。福州地区四季温暖湿润,海洋性气候较强。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夏长冬短,四季分明。冬季少雨无严寒,春季阴湿多雨水,夏季炎热多台风,秋季天晴日照足。(3)工程地质线路所经地区地层岩性复杂,出

5、露下元古界第三系沉积岩及变质岩、各时期的岩浆岩和第四系松散地层。主要沉积岩系有石英砂岩、泥质砂岩、页岩、泥岩和灰岩等,及火山沉积岩系凝灰岩、凝灰熔岩和凝灰质砂岩等,以及变质岩系板岩、千枚岩、片岩和片麻岩等。岩浆岩主要为花岗岩和闪长岩等。第四系地层主要为全新统粘性土、粉土、砂类土及碎石类土等,淤泥及质土主要分布在河流阶地、谷地和闽江三角洲平原,厚550m;上、中更新统主要为黏土,具弱膨胀性。(4)水文本段属闽江流域闽江水系。闽江离本段线路较远。线路区域多为闽江支流、小河沟及山涧溪水沟;雨季期间,高山深沟汇水面较大,溪、沟水流较急。3.4. 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数量见下表:工程数量表4. 工程特点

6、、重点及难点施工场地位于隧道进出口施工便道旁边,基础开挖深度较深,对两侧边坡防护要求较高。施工场地狭窄,支架搭设难度较大。采用支架现浇施工,地基承载力要求高,且支架沉降控制难度较大。5. 施工指导思想及各项目标5.1. 质量目标确保全部工程达到现行客运专线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设计要求,并满足按验收速度的质量要求。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5.2. 安全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杜绝安全特大、重大、大事故,杜绝死亡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消灭一切责任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工地。5.3. 环保目标努力把施工对

7、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确保铁路沿线景观不受破坏,江河水质不受污染,植被有效保护。5.4. 工期目标溪头村特大桥支架现浇施工安排表序号孔跨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工期备注1第24孔梁2013/2/252013/3/273032m根据支架现浇施工周期安排平均每孔施工时间为30天,施工周期表如下:序号工序名称工期(天)1地基处理102支架搭设103支架预压54绑扎梁底、腹板钢筋25安装内模、端模26绑扎梁体顶板钢筋17浇筑混凝土18养生39预张拉(混凝土强度达到60%)110拆内模、端模111初张拉(脱外模)112终张拉、封锚3合计(天)305.5. 施工计划现浇支架施工拟定2013年2月25日开工到

8、2012年3月27日完工。5.6. 机械设备及人员配备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见下表: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拌和站HZS120/2HZS90座12混凝土罐车10m3辆4每片简支梁3电力变压器650KVA、500KVA台14轮式装载机ZL-50C3m3辆1拌和站用5电动空压机12m3台1每片简支梁6汽车起重机25T辆2每片简支梁7混凝土泵车37m-48m台1每片简支梁8交流电焊机500KW台59弯曲机f6-f38台210切断机f32台211千斤顶400t套4人员配置表如下:管理人员2人技术人员3人测工5人钳、铆工2人电、焊工1人钢筋工15人模板工12人张拉工10人合计50人

9、6. 总体施工方案溪头村特大桥所用支架现浇简支箱梁拟采用满堂支架法形式进行施工作业。支架采用48mm WDJ碗扣型支架搭设满堂支架现浇,基础施工前对原地面进行整平碾压,确保其标高、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采用20cm厚C30混凝土作为支架基础,在混凝土初凝时需抹平整个混凝土面使其水平。浇筑完混凝土应及时用土工布洒水养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60%以上再准备立支架。碗扣型满堂支架脚手架按设计要求,当立杆的竖向步距为120cm时,框架立杆容许荷载P=30KN/根。本支架立杆纵向间距全部采用60cm,立杆横向在箱梁底板下为60cm,翼板下为60cm,腹板下加密至30cm;横杆步距取120cm。箱梁支架搭设

10、高度最高处约18m,底板支架通过可调顶托调整高度,可调顶托上方横桥向布置1215cm方木,间距同立杆,横向方木上方布置纵向1010cm方木,腹板及底板处间距加密至20cm,翼板间距取30cm。支架搭设的过程中注意剪刀撑与纵横向扫地杆的布置,支架四周及中间纵、横向每隔4排从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剪刀撑水平倾角在4560之间,剪刀撑必须触地,支架高度大于6m时,其顶部和底部设置水平剪刀撑。每一个面的剪刀撑必须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扫地杆在每个步距都布置,横向扫地杆在纵向扫地杆的下面,承受纵向扫地杆传来的力,通过横向扫地杆传给立杆至基础。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内模采用钢模板,端头模采用=6mm

11、的花纹钢板。混凝土采用泵车输送入模。6.1. 地基处理首先对梁跨下横向14m范围内表层填筑土及石渣进行清表至原状土。然后分层换填新鲜隧道开挖洞渣,分层采用压路机碾压密实,表面找平后浇筑20cm厚C30混凝土垫层。原地面采用挖掘机开挖整平碾压,根据支架设计标高进行开挖或回填洞渣。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压路机碾压,碾压68遍,边角压不上的地方采用小式打夯机打夯,每一层压实后由实验室做地基承载力实验,要求每层压实度不小于80%,原有地层在未扰动并且经过实验室检测能够达到地基最大承载力的情况下可直接夯实。基础顶面设置坡度控制在2范围内,边缘用砂浆做2020厘米排水沟。所在部分若有泥浆池或沉淀池掏干净回填压

12、实处理。6.2. 支架搭设支架采用WDJ型碗扣式钢管搭设,利用碗扣支架的上托,下支承调整底板横坡、纵坡、预拱度。上下分配梁及模板加肋均采用方木。支架立杆通过底托钢板支撑在混凝土垫层上,底托钢板为1515cm。在底托上再搭设满堂碗扣支架,支架顶托上设置纵向和横向方木,横向大方木采用12cm15cm的方木立方于顶托上,间距等同于碗扣支架的间距,纵向小方木采用10cm10cm的方木铺设于大方木上固定,翼板间距30cm,底板及腹板间距20cm。然后铺设底模,安装侧模。支架立杆纵向排距为60cm,横向排距底板处为60cm,翼板下取60cm,腹板下加密至30cm。水平杆步距120cm,扫地杆在距地面20c

13、m高处布置,步距与立杆相同。为了增强支架的整体稳定性,设置纵横向剪力撑,剪刀撑采用483.5mm钢管。纵、横向沿脚手架每46m处设1组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为4560之间。剪刀撑斜杆必须用扣件与立杆连接,扣结点距碗扣节点的距离15cm,当出现不能与立杆扣结时与横杆扣结,剪刀撑钢管底部触地。6.3. 支座安装安装前的检查支座安装前须检查纵向活动型支座和多向活动型支座的预偏量(在工厂设置好)是否与桥梁设计要求相符,如不正确须先放松支座的临时固定板螺丝,再将支座滑动板顶预偏量设置到位,并核对指针位置是否正确,然后重新旋紧临时固定板螺丝。在上锚定板的正中心有一个刻痕,以便安装时对正X轴(纵轴),Y轴(

14、横轴)及支座高程;检查螺栓是否紧密固定;支座上有标示牌,安装时必须核对桥墩号及支座型号是否相符;支座和锚定板贴近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的面,必须无灰尘和油腻。安装步骤及方法a、凿毛垫石上表面,露出粗骨料,呈坚固不规则表面,清除预留孔中的杂物。b、吊放支座于支承垫石上,用调平螺栓,薄形钢板或薄形千斤顶调整支座高度和平整度,在支座底面与支承垫石之间应留5mm左右空隙,用于灌注砂浆。c、仔细检查支座中心位置及标高后,用重力式灌浆法灌注无收缩水泥砂浆,无收缩水泥砂浆层上表面与下锚碇板上表面平齐或低于上表面。6.4. 支架预压及底模标高调整在放置底模后,对支架进行预压。用编织袋装砂对支架进行预压,预压按梁体和模板总重的60%、100%、110%三级进行加载。预压荷载分布要与梁体的实际荷载工况相接近。在腹板位置的压重要与腹板承受混凝土和模板总量的110%相接近,其余底板位置的重量与其相应混凝土和模板总量的110%相接近。腹板位置采用砂袋预压,底板位置采用砂袋预压。砂袋堆码高度应不大于5层。预压材料采用吊车起吊至支架上,施工人员指挥吊车均匀布置预压材料在支架底模上。在底板的中心线两侧2.5m的位置共布置2个点,纵桥向布置在两端、1/4跨、1/2跨及3/4跨,横桥向各两点。在预压前用水准仪对底模的标高观测一次,在预压的过程中平均每2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