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569792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课程设计(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学 院: 环境工程学院 专 业: 市政工程技术 班 级: 市政0909 姓 名: 尚柏妤 指导老师: 程永伟 环境工程学院 2011年12月目录一、工程概况.11道路概况.12. 路基概况.33. 路面概况.4二、施工方案.41. 施工部署.42.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6三、施工工期、进度控制措施(含管线配套).81. 总工期.82. 施工计划安排93. 施工进度安排10四、工程质量、安全、文明生产措施111. 质量保证措施11 2安全保证措施15五、季节性施工措施181. 雨季施工措施.18六材料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191. 材料投入计划192. 材料计划保证措施.

2、19七、施工平面布置及交通组织201施工平面布置202. 临时道路20八、技术应用.21九建议要求.22十致谢.23一.工程概况1道路概况博大2段道路是昆明市总体路网规划中的一条东西主干道,西起马月路,东至关山环路,是昆明呈贡新区雨花吴家营片区四期道路雨花片区的主干道之一,全长约1441.20m。该路规划路幅一般路段红线宽度为40.0m,其路幅组成为:2.5m(绿化带)+3.5m(人行道)+3.5m(非机动车道)+5.0m(中央绿化带)+8.0m(机动车道)+2.5m(绿化带)+8.0m(机动车道)+3.5m(非机动车道)+3.5m(人行道)=40.0m。本项目工程起点马月路(桩号K0+000

3、),终点为关山环前路(桩号为K1+441.20),全长为1441.20m。 博大2段道路由昆明市建筑设计院设计,昆明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公司委托-投资有限公司承建,由-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进行全程监理。该路设计功能齐全,设施完善,道路、排水、地下信道、绿化、亮化、交通等设施一应俱全。 博大2段道路路的建设为二环线以南地区的东西向交通快速疏散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且将对昆明市南部地区的整体开发建设发挥重大的促进作用。博大2段道路按城市级次干道设计,设计车速为40KM/h。本工程段位于大渔片区至雨花片区,从西至东分别与月马路、雨花5号路、关山环路相交,纵断面坡度较缓,分别为2.5%.2.2%.1.00%

4、和0.30%。2路基概况:道路边坡:填方边坡1:1.5,挖方边坡1.:1,路基填筑前应先清除草皮,有地表水及水稻田应在路基范围外开临时边沟,疏干原地面土。地下水应拦截引排。路基填料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均采用同类填料,应选用天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的填料,进行填筑,碾压;并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了确保路面各结构层厚度的均匀和施工排水需要,路床表面和填土每一分层面必须做成与路面一致的路拱横坡面。现状路堤坡度陡于1:5的斜坡上应挖台阶,台阶宽2米,台阶底应有2%-4%向内倾斜的坡度,挖台阶前应清除草皮与树根。路基填高大于3.5米,人行道加宽0.5,米做栏杆。3路面概况: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其结构为:

5、表面层为4C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中面层为5CM厚中粒式混凝土AC-20(),下面层为6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上基层为35mm 厚水泥稳定碎石,中层为20cm厚极配碎石。80mm厚碎石土。与基层之间设透层。其中表面层和中面层采用乳化透层沥青. 面层采用重交沥青AC-13. 侧平石及锁石除中央绿化带部位为混凝土材质外,均为麻石,人行道铺青石板砖,人行盲道砖铺,采用雨污分流制。自上游西向下游东排放。管材采用钢筋混凝土级管,最小管径为300mm,最大管径为2400mm。4排水概况:水文条件昆明市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降雨量约1380mm,主要集中在3-6月,每年4-9

6、月为汛期。工程正值雨季及河流汛期施工,给施工带来一定困难。本次工程采用了雨污分流的方法来排水,设置了盲沟,总长1228.63m,设置在K0+063至K1+401.20,设置了梯形截水沟,矩形盖板边沟,排水水沟。二.施工方案1施工部署(1)、管理目标:质量目标:满足设计与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确保市政优良工程。安全目标:严格按建设部颁发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BJ59-99)进行管理,组织施工,杜绝一切大小安全事故。工期目标:采用分区平行流水交叉作业,网络优化组合,确保在规定工期前竣工。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目标:按省建委颁发的施工现场综合考评试行办法管理,争创文明施工现场。(2)、施工总体思路及工作

7、面安排:因工程工期较紧,将工程进行分两个独立工作面,再在每工作面内进行平行流水施工,K0+000-K+720段划为第一工作面(西施工区),K0+720K1+441.2段划为第二个工作面(东施工区),每工作面遵循“先下游后上游,先排水后道路,先主车道后混合车道”的施工原则。整体施工安排:施工顺序安排:临时便道清表清淤路基土石方填筑排水施工支排水管施工管线施工基层路面(3)、施工准备(a)施工现场准备组织先遣人员进行项目部及工程处的驻地建设。布置好临时工棚作为设备、材料堆放场地。对照工程设计图纸进行水系调查,或发现设计遗漏或不合理的排水或灌溉用水处理方案,立即以文字报告形式向业主、监理和设计院汇报

8、,并提出适当的处理办法或变更设计。搭设外电及布置供电线路。接入水源,布置供水线路。对现场的地质、地形进行调整核实。修通运输便道。混凝土搅拌站、料场的场地处理及设备安装。配备好计算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2)施工技术准备校核测量仪器,对全线进行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核并根据需要进行加密、放线复核纵、横面,计算土方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土方调配。绘制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施工图,编制实施施工组织设计。对技术人员及操作工人进行岗前培训及技术交底。对借土区按规范要求进行取土样试验,测定其最大干容量,最佳含水量等。对所使用的砂、石进行试验。对水泥、钢材等原材料进行试验。对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进行试配。2.主要分部分

9、项工程施工方法(1)、施工测量(a)技术标准测量技术标准严格按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确保排水及路面坡度。(b)技术措施根据指挥部提供的导线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在施工范围内建立一套导线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并得到监理和指挥部复核认可,作为施工时依据。对经过复核认可的导线和高程控制点采用永久性保护措施,如用砼加固等,以保证其使用中的准确性。对导线点将桩寄出路幅,在施工中,导线点毁坏后便于及时予以恢复。对使用的导线点和高程控制点每个月检核一次,防止由于其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施工误差。施工前,对所使用的经纬线仪、水准仪、测距仪等进行检校,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测量建立复核制度,避免错误。进场后在监理的陪同下对路基

10、断面进行复测,并将测量详细资料及结果报业主及监理。进场后迅速砍伐各种树木并清走,为测量放线创造通视条件。(2)、清表及清淤(a)施工前,先在路幅北向开挖一条宽1m、深1.5m的排水沟,将西施工区雨水、地下水有组织排至博大2号大道雨水交汇井内,东施工区雨水、地下水有组织排至K0+230处再修一段0.60.6的排水土渠排至农田排水系统,土渠坡度2.5%。路幅南侧待清表完后,再行挖沟,排水方向与路幅北侧同,在K0+550处需设Dn1000的临时排水管涵,将南幅之水排向北幅,汇集后统一排出。(b) 清表:场内菜地及农田表层耕植土及苗木需首先清除,采用推土机、挖机辅以人工配合,清理掘除施工范围内的表土、

11、草皮、树木、树根、建筑垃圾等不适材料。经勘探清表清淤土层厚度为1m左右,清表(淤)土方量较多,只能采取弃土方案,因工程在雨季施工,为确保清淤效果,防止施工中水土流失。派人工在低洼及清淤地段开挖满足排水需要和防止水土流失的盲沟(原路基无排水沟地段),清淤地段两侧挖1.2*1.0m的排水沟,中间挖20cm*20cm的网格状排水沟与两侧排水接通,开挖深度大于清淤深度20cm以上,并保证其排水顺畅。(3)、道路路基工程(a).路基填筑:路基是道路的主体和路面的基础,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整体稳定性,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填土前,必须将原地面上的杂草、树根、农作物残根、腐植土、垃圾杂物全部清除,并将路基填筑范

12、围内清理留下的坑、洞填平,用原地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分层压实。选用稳定性较好并具有一定强度的土做填料,所用填土每5000m3作一次击实试验,以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路基填筑之前对取土场的土质进行含水量测试,以保证施工时对压实度的控制。填筑时对已填路基进行碾压,雨后将路基上的浮土清除干净并压实后再进行施工。为保证有效路基内压实效果,按技术规范要求路基两侧填筑高度在30cm以上,并做到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松铺厚度小于30cm,尽量做到全幅全宽填筑。填土过程中,应由路中向路边进行,可分段分层填筑,先填低洼地段,再填一般地段,严禁边坡填筑不到位,进行补宽贴坡。填方区厚度在0-80cm范围内要求大

13、于95%,80cm以下均应达到93%,挖方区及零填方区0-30cm范围内达95%。当地面横坡不陡于1:10时,可直接填筑路堤;在稳定的斜坡上,横坡在1:10-1:5时,将原地表土翻松,进行填筑;当地面横坡陡于1:5时,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1m的台阶,台阶顶面作成2%至4%的内倾斜坡,再进行路堤填筑。道路外边坡度按现有地形,填方边坡1:1.5,路基在4m以下采用1:1.75,切方边坡1:1。切方高度大于8M时,在8M处设1M的碎落台,再按1:1放坡。填方区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超出每层路堤的设计宽度,以保证完工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为保证路基面不积水,施工时路基横坡大于4%和适当的纵坡,两标段之间的路基填筑施工尽量做到同步施工,施工保证每层交替搭接10cm以上,若不能同时施工,超出交界线20m以上,采取分层搭接或阶梯接法,并保证填筑质量。、路基填切交界处的处理办法按台阶60*100cm,每层填筑交错搭接2m以上。软基处理方案2m以下进行换填;2m-3.5m抛片石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