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河综合整治截污工程初步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8569043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27.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洲河综合整治截污工程初步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新洲河综合整治截污工程初步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新洲河综合整治截污工程初步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新洲河综合整治截污工程初步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新洲河综合整治截污工程初步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洲河综合整治截污工程初步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洲河综合整治截污工程初步设计(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工程背景1.1任务的提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集中力量对城市环境和道路交通 进行了全面综合整治,尤其针对福田河、新洲河流域污染状况开展了一系列的污 染治理工作,取得了成绩,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我市水环境污染仍然十分严重, 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深圳建设成现代化国际城市和生态环保城市的目标还有相 当的差距。为了尽早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天更蓝,水更清”的环境目标,推动“畅、 净、宁”工程的全面实施,在总结过去几年来市内河流污染治理工程的经验教训 的基础上,在深圳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的统一部署下,提出了本次特区内水 污染综合治理方案的总体思路,并分阶段、分步骤实施新洲河水环境综合

2、整治工 程.截污工程既是综合治理的第一仗,也是是决定整个综合整治工程成败的前提 与关键。截污工程的最终目标是要进一步完善污水的收集和输送系统,最大限度地 发挥现有城市排水管网的作用,将污染新洲河的污水送入已建的城市污水厂处理 后排放.这一阶段工作的关键是要展开大量调查工作,从污染源头开始,分析造成 污染的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的措施,落实整改的牵头部门和单位,将责任 落实到位,在市政府、水办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全面整改。同时,考虑到整改过程 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还须提出在整改过程中减轻水体污染的临时截 污措施,以便在近期内就使河流的水体污染治理工作能够迅速见到成效.与此同时,

3、污染源头的治理,小区内雨污分流整改工作将会坚持长期开展,并力求从管理体 制上,制度完善与严格执法上杜绝边治理,边污染的现象,实现动态、长效的管理, 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源.1.2任务范根据所提出的任务和实施阶段计划安排,第一阶段中所完成的工作内容包括:1. )对流域内水体污染情况、雨水及污水管道系统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造成河道水污染的原因。2. )根据特区污水管网系统规划并结合现状调查,研究流域内完善、改造及污染治理工程措施,并提出投资概算.3. )根据调查分析提出加强河道水污染防治的检查、监督、管理方面的措施建议。所以本次工程应包括对污染源、污水收集、输送管道系统现场调查与综合整 治,并应对

4、流域污水系统的现状建设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规划发展对策。1.3前期工作回顾根据深圳市政府与广东省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书,珠江水系深圳境内水体将 在限期内治理达标,为完成全省下达的珠江水系“一年初见成效、三年不黑不臭、 八年江水变清的水环境综合整治总目标,深圳市政府成立了深圳市水环境综合整 治办公室这一治水专门机构,以改变以往多头治水,责任不明,目标不清的局面, 协调全市所有水环境治理项目,新洲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即是水办成立以来治 水攻坚的第一仗,也是最重要的一仗。在深圳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前期调研,在总结过去 水污染治理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水办统一提出了新洲河综合整治策略,

5、即坚持“截 污、清理、疏浚、建闸、补水、治岸、造景、管理”十六字方针,在这一目标的指 引下,自2003年8月以来,由水办牵头,联合深圳市城市规划院、深圳市水利规划 院、深圳市政院及我院对新洲河治理展开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完成了新洲河 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新洲河综合整治工程方案.并于2003年12 月18日通过了专家评审,2004年2月25日深圳市发展计划局对本工程可行性研究 报告进行了批复,本次初步设计是在新洲河截污工程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有关专家 意见及进一步的调查复核工作后修改完成的。有关专家评审意见及计划局批复意见附后.2新洲河污染现状调查2.1河道概况新洲河自梅林水库溢洪道出口开

6、始,由北向南穿过梅林工业区后,沿新洲路 西侧南行,并逐依次穿越北环路、莲花路、红荔西路、深南路、福华路和滨河路, 到达新洲村后,在新洲村与石厦村之间穿过。然后路河重合(箱涵内过水,涵顶上 过车),河道到达众孚学校运动场处拐向新洲路东,再由暗涵改为明渠,并逐次穿 过福强路,福荣路和广深高速公路,最后汇入深圳湾海域。河道全长7850米,汇水 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河道断面设计按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计并进行整治,河道分段流量如下 表:新洲河设计洪峰流量表(P=2%)起讫地段河长(公里)累计汇水面积(平方公里)设计洪峰流量 (米3/秒)梅林水库-北环路1。719。66125北环路-深南路2.2214

7、.75149160深南路-福华路0。9416.42175福华路-石厦村1。2818。24190石厦村-深圳湾1.7020。162122.2河道污染现状新洲河从北向南大至流经三个区域,在北环路以北为低山丘陵区;深南路以 南为滨海平原区;北环路到深南路为目前主要市区,是从低山丘陵向平原过渡的 区段。新洲河的不同河段,其污染状况差异较大。北环路以北的新洲河为暗渠河段,长约2。0公里。由于沿暗渠段两边部份单 位和居住小区的乱接乱排现象较为严重,以及部份合流制区域的大量污水流入到 新洲河,该段河流污染较严重。从北环路南面新洲河明渠的起端可以看到,上游 暗渠段河水较脏,颜色微黑,散发较浓臭气。水面漂浮物及

8、水中悬浮物较多,由 于河床坡度大,渠底几乎没有淤积。北环路以南至深南大道的新洲河,除部份道路交叉口外,其余部份为明渠河 段,该段河道长约1.9公里。该段皮度由急变缓,局部有淤积现象,另外,该河段 流域内也有少量乱接乱排现象,河水颜色逐渐变黑,同样伴有臭气散发。深南路以南新洲河,该河段部份为明渠河段,也有部份为暗渠河段,长约3。9 公里。由于新洲河上游下来的大量污水及该河段两侧大量污水排入,导致该河段 污染极为严重.河面漂浮物较多,河水呈石油状,颜色为深黑,散发阵阵恶臭。该河段 处于滨海平原区,河床坡度较小,因而河道淤积严重,河底积泥较厚,处处可见 河底冒气泡,该气泡为河底淤泥发酵所产生的沼气,

9、随着处处气泡冒出,带出河底 的细小污泥,在河中形成一朵朵黑色的“小花”,另外,由于该河段位于深圳湾口, 受海水顶托,河水流速很小,并且多为污水,较多污水排不出去而积于新洲河下 游,河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此大量下沉,长期处于厌氧环境而发酵,并产生大量的 沼气,是使河水及河底污泥变黑发臭的又一重要因素。福田区环保局曾对新洲河的污染情况作过取样调查。该河中下游有机污染十 分严重,总氮和氨氮超标20倍以上,总磷超标近18倍,石类和悬浮物也超标.2.3市政排水系统现状新洲河流域是特区内自九十年代开始规划建设的区域,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 展,特区内的市政排水管网系统日趋完善,覆盖面积还在不断扩大。目前,在新

10、规划和新建成区内的排水管道系统已经建成分流制排水系统,为雨污分流和污水 的收集提供了硬件保证。根据深圳市总体规划和深圳经济特区市政排水管理办法,市政排水系统为 分流制排水系统。但是在新洲河流域内的旧村里,因为历史原因,目前仍然存在 着合流制排水系统,使得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进入水体。在一些河道的上游,还存在着局部市政污水管道改造建设滞后于新区开发建 设的现象,如梅林片区。在已建成的市政污水管道系统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错接及管道淤积、堵塞现 象。2.4调查成果汇总按照市政府对深圳市水环境综合整治任务的统一布署,在市水办的牵头下, 由市住宅局、水务集团、西南院、深勘院等相关单位联合对新洲河流域内水体污

11、 染状况进行了现场详细调查,着重从工程角度出发,对各排污口的管径、标高、流量 均详细测量记录,同时对流域内排水管网及各住宅小区排水状况进行全面普查, 调查历时近四个月,基本掌握了新洲河污染的现状,并对调查成果逐点进行核对整 理.本次调查范围包括新洲河流域内的沿河所有排水口、市政排水管网、排水箱涵 及所有小区排水管网.对受污染的排放口现场调查中坚持追根溯源,力求找出污染 源头,以研究与确定合理有效的治理对策.,调查自2003年8月开始,前后历时半年,经历了初查一复查一核对等几个阶 段,期间并与水务集团管网普查资料进行了对照,最后完成了污染调查成果。排 水口及管网调查根据新洲河现状分为明渠段、暗渠

12、段及沿河路口段进行,其中明 渠段由新洲河出口由南向北至北环立交,本次调查发现沿河共15个受污染排放口, 计34个污染点;暗渠段由北环至新洲河起端共6个排放口,计43个污染点;沿河路口段共18个排放口,计129个污染点,全段共计39个排放口,206个污染点。住宅小区调查针对新洲河流域内小区雨污水混排错接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流域 内19个住宅小区接入市政排水管网出现雨污混流状况,同时流域内13个城中村均 为雨污合流系统.由这些小区、城中村及路面餐饮、菜市、洗车场、工地等排出的 污废水造成了上述39个排放口污染。新洲河流域污染调查汇总表如下:表一1排水口及管网污染点汇总表 r、分段 分类 fr *-明

13、渠(出口一北环)暗渠(北环-起端)路口(北环一福荣)合计受污染排放口1561839管网污染点34431292063污染原因分析3.1流域内污水收集系统分析从调查结果来看,新洲河流域内雨污合流现状是较为普遍与严重的,是污水管 道容量不够还是管网系统建设不健全而导致污染,要回答这一问题,要解决这一 问题,我们认为必须首先从系统着手,在对流域内污水收集管网进行详细调查的基 础上,对污水收集系统进行准确把握与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找出污染产生的真 正原因,寻求到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深圳市作为一座新兴城市,在建市之初就规划确定了分流制排水系统,并随着 特区建设发展,不断完善,新洲河流域作为特区内最完善

14、的新建成区,市政排水管网 建设已基本健全,排水系统建设坚持在特区排水规划下进行.目前特区已根据规划 建成了四大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其中新洲河流域属于福田河以西的污水排海系统。从排水系统分析,流域内污水主要有四大主干管网收集输送,汇总如下表:表-4新洲河流域污水收集主干管网表编号管径流向流域内起始 位置污水汇集范围备注1d800 d1200自北向南梅林一村至 滨河大道收集流域内滨河大道 以北、新洲河以西污 水包括梅林西区、景 田片区2d800 d1650自北向南梅华路至滨河大道收集流域内滨河大道 以北、新洲河以东污 水包括梅林东区、中 心区3d1800 d1950自西向东沿滨河大道南侧埋设至华侨城

15、收集上述1、2号干管 污水,并转输至南山 污水厂中途设滨河泵站, 过河管采用3X d8004d500 d1200 d900 d1500自北向南自西向东沿福强路埋设至凤塘泵 站收集滨河大道以南、 新洲河两侧流域内污 水,输至南山污水厂中途设新洲泵站 包括新洲河片区、 景田片区3.2流域内污水量分布规划污水量特区内污水管道系统均已根据深圳特区2010年排水规划调整复核,新洲河流 域内污水按规划功能分片计算,流域内2010年规划污水总量约为23。6万m3/d, 按照流域内污水管道输送系统容纳能力复核,干管系统均能满足2010年内规划污 水量需求,因此,从系统能力上看,流域内的污水干管系统符合规划的,按照特 区2010年排水规划,本流域内的所有污水将通过凤塘泵站送入规划中的福田污水 厂进行处理,规划规模60万m3/d,厂址规划预留于滨河大道北侧原红树林片区。新洲河流域内详细的规划污水量分布详附图。现状污水量根据流域内各片区供水管网所现状供水量测算,按污水量折减系数80%计算, 目前新洲河流域排污量约1416万m3/d,流域内污水应应通过上述已建成的污 水排海干管汇入凤塘泵站通过转输,近期经过排海干渠送入南山污水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