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教育故事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568818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享教育故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分享教育故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享教育故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享教育故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瞬间与永恒在每个人的工作过程中,总会有那么一句话、那么一件事、那么一滴泪碰触到我们的某根神经,那些感触或许是一瞬间,但那些情愫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是永恒的。那么,什么是瞬间?什么是永恒?“七月有花无人知,开在夜半无人识。昙花一现只为谁,穷尽一生为这刻。”昙花虽然一现,但美丽无限。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慢慢熏陶、逐渐内化的过程,就如海绵吸水,绵软无声。接手新班的第一天,大部分学生都在家长的陪同下完成了报名工作,此时一名学生的家长没有离开的意思,似乎有话要说。回到办公室,替家长准备了椅子,家长有些欲言又止。“老师,我们家庭有些特殊,孩子初三时我跟她妈妈离异了,当时对孩子影响颇大,希望平时能多多跟

2、他沟通孩子的在校情况。”我表示理解后家长放心地离去,家长的坦诚让我觉得自己的责任又多了一层。开学后的一段时间该生的表现中规中矩,性格则相对内向。有一天,接到学校门卫的电话,自称是我们班学生的妈妈,给孩子送点东西,尽管心理纳闷为何妈妈不直接联系孩子,但还是出于礼貌仅仅答应。事后,从该生口中得知自父母离异后,她妈妈从未联系或关心过她,此次她本人也纳闷。而我也只告知孩子,无论发生何事,那终归是你妈妈。此后,偶尔都能知道该生与妈妈的一些互动。这种和谐在一次晚自修前的电话中被打破了。该生的母亲致电表示该生难得与弟弟相聚,想请假于周一返校,言辞诚恳,又考虑到情况特殊,我答应了。上课前接到其爸爸的电话,询问

3、该生是否到校,当我把实情告知时,爸爸情绪有些激动,说孩子不懂事。下午该生表示想去看弟弟,爸爸将其送至弟弟处,并说好于晚自修前返校。爸爸此时将为何离异及离异后身兼母职的情况娓娓道来。对于女儿渐渐不愿与自己沟通而自己很想了解孩子的想法表示困惑,今天孩子撒谎更让爸爸感到伤心。因为尚未了解到该生的想法,只能在电话中表示了解情况后再与家长沟通。挂断电话后我立即打该生电话,询问情况,该生自知不对而情绪失控,对于爸爸的教育方式孩子表示不理解,当面沟通时经常会发生言语冲突,对于跟妈妈的过度接触也有言语,导致该生此次不敢跟爸爸说实话。爸爸急于跟孩子沟通,想了解孩子的想法,而孩子觉得爸爸不了解自己,过度干预,两人

4、内心越走越远。对于该生及家长对我的信任,我也深感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教育知识,更多的是情感教育。家长方面,告知女孩子长大后会希望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会选择性地分享,现在孩子处于青春期的转变中,不能期待一次性的改变,建议多了解孩子的内心和兴趣爱好,或者可由另一个人转达自己的想法,有助于更好地沟通。学生方面,该生表示爸爸对于某些问题经常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从最初的良好沟通到后期的无声抗议,事态反而愈演愈烈,建议多以短信或书信的方式与爸爸进行沟通,尤其是两人的矛盾点。同时,作为班主任,也要肩负起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桥梁作用,多一次沟通,深一层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行,该生和爸爸的关系逐渐缓解。借此契机,我们班开展了一次“感恩父母”的主题班会,倡导善于与父母沟通,敢于说出对父母的爱。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是学生成长的第二影响源。班主任是家校联系的传递者,也是重要的参与者。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如果能得到家长的信任和配合,会对自己的工作事半功倍。在班主任的工作过程中,有太多的教育契机,感触稍纵即逝。我愿采撷瞬间,与你共同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