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儿女手拉手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8568811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族儿女手拉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各族儿女手拉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各族儿女手拉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各族儿女手拉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族儿女手拉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2课各族儿女手拉手教学实录依兰县江湾小学 彭映娣教学目标:1.知道各族儿女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贡献。2.了解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相互理解和尊重,共同维护着国家的安定和民族的团结。教学重点:了解各族儿女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贡献。教学难点:让学生知道各族儿女共同创造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发展。教学设计:【导入】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师:今天啊,老师带来了一首歌和大家一起分享,现在咱们就来听一听吧!(课件播放歌曲爱我中华)(板书课题:各族儿女手拉手)【活动一】师: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

2、,请同学们搜集各族儿女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师:老师也找了一些事物是和少数民族的创造与贡献有关系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师评价: 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祖国文化的贡献。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各族文化已经融入人们衣、食、住、行各方面,充分感受祖国文化的多彩。【活动二】寻找“民族之星”师:各族人民在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创造出了多彩的中华文化,涌现出了一颗颗耀眼的民族之星.他们当中有英雄豪杰岳飞、科学家钱学森、文艺家刀美兰、还有文学家老舍等等,现在就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头找找“民族之星”吧。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各族人民为

3、祖国文化所作的贡献。【活动三】师:千百年来,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各族人民始终致力于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共同维护着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定。师: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民族友好交往的动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开个故事会,讲一讲民族团结的故事。(播放视频:文成公主的故事)师:那你还知道哪些民族团结的故事吗?有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相互帮助的深厚感情。总结师:今天大家表现得非常好,作为奖励,老师要把一个快速记住五十六个民族名称的歌谣教给大家,同学们想学吗?(课件播放歌谣,并将歌谣录制快、慢两种节奏,让学生跟着读)Rab:我们的祖国是花园,五十六朵花儿鲜。哈塔哈塔羌水谣,鄂土鄂土裕白苗

4、。乌基珞佤阿彝傣,赫拉达怒撒俄毛。东京壮景维满侗,畲德保藏布布高。独门锡纳柯普傈,蒙黎仡仫回汉朝。【歌曲结束】让我们再次唱响爱我中华这支歌,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学习吧!设计意图:首尾呼应,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谐氛围。教学反思:各族儿女手拉手一课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我们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知道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和风气人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各族儿女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作出的贡献,了解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各族人民相互理解和尊敬,共同保护着国家的安定和民族的团结所作出的贡献,培育学生爱祖国,爱民族的高贵品德,为民族的团结、安定作出贡献。就本课课堂教学而言,也留下很多遗憾的之处:例如这堂课的第二个活动【寻找“民族之星”】由于学生课前没进行相关的资料查阅,而老师准备的材料也有限,不仅导致这一活动时间过长,有些知识也是一代而过。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在课结束之前为学生准备了一个含有五十六个民族名称的歌谣,但由于时间原因,学生对民族名称中的生僻字掌握不够好,以至于跟不上歌谣的节奏流利的读出来,最后的活动的开展也不完善。总之,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主导者如何发挥主体着的主观能动性是关键。从学生的课堂反映来看,可能本堂课给学生留下的东西不能根植学生的内心,更别说触动学生的灵魂。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汲取本堂课的经验,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