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工环境化学复习提纲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565564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工环境化学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工环境化学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工环境化学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工环境化学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工环境化学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工环境化学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工环境化学复习提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环境化学复习提纲第一章 绪论1、了解环境化学研究的内容 内容: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存在浓度水平和形态;潜在有害物质的来源,以及它们在个别环境介质中和不同介质间的环境学行为;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产生效应的机制和风险性;有害物质已造成影响的缓解和消除以及防止产生危害的方法和途径。2、了解环境化学主要的分支学科及研究内容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2.11、 掌握大气温度层结2、 掌握逆温的概念及辐射逆温的产生3、 熟悉大气稳定度的判断4、 熟悉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 P562.21、掌握光化学反应第一、第二定律;光子能量与化学键能的关系2、熟悉光化学初级过程3、熟悉大气中重要吸光物质的

2、光离解l O2,493.8Kj/mol,240nm,O2+hvO-+O-l N2,934.4Kj/mol,240nm,l O3,101.2Kj/mol,CH3-CLCH3-BrCH3-I解离能力)l SO2,545Kj/mol,240400nm,SO2+hvSO2*4、熟悉自由基的概念及大气中重要自由基的来源(HO 、HO2 、R 、RO 、RO2)l HO-清洁大气,O3+hvO-+O2,O-+H2O)2HO- 污染大气,HNO2+hvHO-+NO;H2O2+hv2HO-l HO2-,H2CO+hvH-+HCO-,H-+O0+MHO2-+M 亚硝酸脂和谁的光解也可以 CO+HOCO2+H-,

3、H-+O2HO2-l R-,乙醛的光解,CH3CHO+hvCG3-+CHO-; 丙酮的光解,CH3COCH3+hvCH3-+CH3CO-; O-和HO-与烃类发生摘H-反应,RH+OR-+HO-;RH+HOR-+H2Ol RO-,主要来源于甲基亚硝酸脂和甲基硝酸脂的光解,CH3ONO+hvCH3O-+NO CH3ONO2+hvCH3O-+NO2l RO2-,都是R-+O2RO2-5、熟悉氮氧化物的转化、碳氢化合物转化的主要反应6、掌握光化学烟雾产生的条件、化学特征、形成的简单机理(浓度变化) 条件:大气中存在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大气温度低,有很强的阳光照射 盐雾箱模拟关键性反应:1.NO2的

4、光解导致O3的生存 2.丙烯氧化生成的具有活性高的自由基,如HO-/HO2-/RO2- 3.HO2-和RO2-等租金NO转化成NO2,从而生成更多O3光化学烟雾形成的一个简化机制反应速率常数1、NO2+hvNO+O-2、O-+O2+MO3+M3、O3+NONO2+O20.533假设2.183x10-112.659x10-5引发反应O3=k1NO2/(k3NO)4、RH+HO-(O2)RO2-+H2O5、RCHO+HO-(O2)RC(O)O2-+H2O6、RCHO-+hv(2O2)RO2-+HO2-+CO7、HO2-+NOHO-+NO28、RO2-+NO(O2)NO2+HO2-+RCHO9、RC

5、(O)O2-+NONO2+RO2-+CO23.775x10-32.341x10-21.91x10-101.214x10-21.127x10-21.127x10-2自由基传递反应10、HO-+NO2HNO311、RC(O)O2-+NO2RC(O)O2NO212、RC(O)O2NO2NO2+ RC(O)O2-1.613x10-26.893x10-22.143x10-8终止反应 特征:烟雾呈蓝色,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橡胶开裂,刺激人的眼睛,伤害植物叶子,使大气能见度降低。7、掌握硫酸烟雾型污染产生的条件、特征、与光化学烟雾的区别P108 条件:多在冬季,气温低,湿度较高,日光较弱,大气存在SO2。 特

6、征:黄色烟雾,还原性混合物,项目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概况发生交在(1873),至今多次较晚(1943),光化学反应污染物颗粒物,SO2,硫酸雾碳氢化合物,NOx,O3,PAN,醛类,燃料汽油,煤气,石油气象条件季节冬季夏季气温低(4度以下)高(24度以上)湿度高低日光弱强臭氧浓度低高出现时间白天夜间持续白天毒性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严重时导致死亡眼睛和呼吸道有强刺激作用,O3等氧化剂有强氧化破坏作用,严重致死8、了解以降水pH的背景值来作为判别降水酸化和受污染标准的原因9、熟悉酸性降水的组成、影响酸雨形成的主要因素P117 组成:(我国)硫化物,SO42-含量普遍较高,Ca2+,NH4+关键性离子

7、组分。无机酸和有机酸,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主要硫酸。 因素:1.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和转化条件2.大气中的NH3。降水的pH取决于硫酸、硝酸与NH3以及碱性尘粒的相互作用。NH3含量高,则中和作用越好。3.颗粒物酸度及缓冲能力(一、所含的金属壳催化SO2氧化成酸雨。二、对酸起中和作用。)4.天气形势的影响。利于扩散则,酸度降低。10、熟悉大气颗粒物三模态、大气颗粒物的去除过程(干沉降、湿沉降) Aitken核膜(Dp0.05um)主要来源于燃烧过程产生的一次颗粒物和气提分子通过化学反应均相成核而生成的二次颗粒物。粒径小,数量多,表面积大而很不稳定,易于相互碰撞 凝结成大粒子而装入积聚模。也可以在

8、大气湍流扩散过程中很快被其它物质或地面吸收而去除。 积聚模(0.05umDp2um)多由机械过程产生的扬尘、液滴政法、海盐溅沫、火山灰和风沙等一次颗粒物构成,因而组成与地面土壤十分接近,主要靠干沉降和湿沉降去除。11、熟悉温室气体与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CO2、CH4、甲烷、CO、二氯乙烷、O3、氟利昂-11、氟利昂-12、四氯化碳 温室效应:大气中的CO2吸收了地面辐射出来的红外光,把能量截留于大气中,从而是大气温度升高。12、熟悉臭氧层的作用,臭氧层耗损的催化反应机理 作用:对地球上生命的出现、发展以及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吸收99%太阳的紫外辐射,使地球上生物不会受到紫外辐射的伤害。机

9、理:平流层中NOx对臭氧破坏的影响 平流层中HOx-对臭氧破坏的影响 平流层中ClOx-对臭氧破坏的影响。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3.1 1、熟悉天然水中的主要离子组成;气体在水中溶解度的计算;硬度酸碱金属阳离子Ca2+,Mg2+H+Na+,K+HCO3-,CO32-,OH-SO42-,Cl-,NO3-阴离子碱度酸根八大离子:HCO3-,CO32-,Ca2+,Mg2+,Na+,K+,SO42-,Cl-,NO3-在计算气体溶解度时,需要对水蒸气的分压进行校正,即大气压需要减去水蒸气的分压,再乘以所求气体的分压。如p=(1.0130-0.03167)*100000*0.2095(体积分数)=0.2056

10、*100000lg(c2/c1)=H/(2.303R)*(1/T1-T2),c为浓度,H为溶解热2、掌握封闭和开放体系的碳酸平衡,0、1、和2的表达式封闭体系:a0=(1+K1/H+K1K2/H+2)-1,a1=(1+H+/K1+K2/H+)-1 , a2=(1+H+2/(K1K2)+H+/K2)-1开放体系:cT=CO2/a0=1/a1*KH*pco2,HCO3-=a1/a0*KH*pco2 ,CO32-=a2/a0*KHpco2=K1*K2/H+2*KH*pco23、掌握酸度和碱度的概念、计算 酸度就是能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即能提供质子H+的物质总量,包括强酸,弱酸,强酸弱碱盐;总

11、酸度=H+HCO3-+2H2CO3*-OH-碱度就是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即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总量,包括强碱,弱碱,强碱弱酸盐。用强酸标液滴定,用甲基橙为指示剂(pH约为4.3),由黄色变橙红色,停止。也可用酚酞指示剂(pH约为8.3)。总碱度=HCO3-+2CO32-+OH-H+3.21、熟悉吸附等温线的三种类型(表达式、适于的浓度范围) 概念:就是溶液中溶质在界面层浓度升高的现象。 H型,G=kc,k为分配系数,溶质在吸附剂与溶液之间按固定比例分配。 F型,G=kc1/n,则lgG=lgk+1/nlgc, L型,G=G0c/(A+c),G0单位表面上达到饱和时间的最大吸附量2、

12、掌握影响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释放的因素 1.盐浓度升高: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阳离子可将被媳妇在固体颗粒的金属离子交换出来。 2.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 3.降低pH:导致碳酸盐和氢氧化物的溶解,H+的竞争作用,加大金属离子解吸量 4.增加水中配合剂的含量:与金属形成可溶性配合物,从而解吸。3、熟悉水环境中颗粒聚集的方式(由电介质促成的聚集:凝聚,由聚合物促成的:絮凝) 压缩双电层凝聚:由于水中电解质浓度增大而离子强度升高压缩扩散层,颗粒相互吸引。 专属吸附凝聚:胶体颗粒专属吸附异电的离子化和太,降低表面电位,即产生电中和现象,使颗粒脱稳而凝聚。这种凝聚可以出现超负荷状况,使胶体颗粒改变电荷符号,又趋于稳定分散状况。 胶体相互凝聚:两种电荷符号相反的胶体相互中和而凝聚,或者其中一种何地啊很低而相互凝聚,都属于异体凝聚。 “边对面”絮凝:黏土矿物颗粒形状呈板状,其板面荷负电而边缘荷正电,各颗粒的边与面之间可由静电引力结合。结合力较弱,具有可逆性,往往生成松散絮凝体,再加上“边对边”“面对面”的结合,构成水中黏土颗粒自然絮凝的主要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