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智慧树知到《青少年犯罪心理学》章节测试附答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560739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智慧树知到《青少年犯罪心理学》章节测试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21年智慧树知到《青少年犯罪心理学》章节测试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21年智慧树知到《青少年犯罪心理学》章节测试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2021年智慧树知到《青少年犯罪心理学》章节测试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2021年智慧树知到《青少年犯罪心理学》章节测试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智慧树知到《青少年犯罪心理学》章节测试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智慧树知到《青少年犯罪心理学》章节测试附答案(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慧树知到青少年犯罪心理学(鲁东大学)章节测试附答案第一章测试1、青少年犯罪主要是指()的青少年触犯了刑事法律而应受到ABCD法律规定处罚的行为。已满14周岁而未满25周岁已满16周岁而未满18周岁己满14周岁未满25周岁 正确答案:A我国当前青少年人犯罪的特点有()从犯罪性质看,呈现出暴力化的特点从犯罪动机看,具有满足物质欲望的贪利性的特点 从犯罪组织形式看,具有团伙性特点B. 错误正确答案:A9、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其中,主观因素包括以下两项:()A、心理上的不稳定性B、生理上的不成熟性C、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正确答案: AB100认为,犯罪心理的形

2、成和犯罪行为的发生绝非由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因素综合或交互作用的结果。A、犯罪的生物学原因论B、犯罪的社会学原因论C、多元犯罪原因论正确答案: C第三章测试A、青少年的犯罪手段和方式往往带有情景性、冲动性、体能性、团伙性、缺乏预谋性等特点B、中壮年人的犯罪手段和方式往往带有预谋性、欺骗性、智 力性等特点C、老年人的犯罪手段和方式往往带有非体能性、单独性和情景性等特点D、青少年犯罪、中壮年人犯罪、老年人犯罪没有区别正确答案:ABC2、从犯罪形态看,中壮年人犯罪是整个犯罪现象中的典型形态;从犯罪数量来看,中壮年人犯罪在全部刑事犯罪中仍占有较大 的比例,虽然中壮年人犯罪的案件数量没有青少年热犯罪

3、数量多,但是, 中壮年人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却可能远远大于青少年犯罪和老年 犯罪, 中壮年人犯罪, 特别是职务犯罪, 直接关系到党风和廉政建 设问题, 因此, 加强对中壮年人犯罪心理的研究, 对于有效防治国 家公务员犯罪, 反腐倡廉, 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等都具有重要的意 义。()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A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 ()A、14 周岁以下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时期B、已满14周岁不满 16周岁为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该年龄 阶段的人,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 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罪行负刑事责任C、已满 16 周岁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时期,因为已满 16 周

4、 岁的人,其智力和社会知识己有相当的发展,己具备了承担刑事责 任的辨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D、考虑到已满 14周岁不满 18周岁的人为未成年人,所以,我国刑法规定,对这部分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正确答案: ABCD4、在我国古代,关于犯罪心理的形成原因,有不少论述,以下那些说法表明后天习俗与犯罪心理的关系:()A、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B、性相近,习相远C、仓虞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D、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确答案:BD5、龙勃罗梭认为,影响天生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最重要因素是()A、社会因素B、心理因素C、行为习惯因素D、生理因素正确答案: D6、刑事犯罪责任年龄是追究

5、刑事责任的主体要件之一。刑法对不同刑事责任年龄的犯罪,惩罚原则是不一样的。()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 A7、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着心理发展的错综复杂的矛盾,这些矛盾在不良社会影响的诱发下,容易导致犯罪。()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A8、青少年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常会让他们产生情绪障 碍,在一定外界诱因的刺激下,容易一时冲动而违法乱纪。当这类情况 出现时,家长、学校和社会要关心他们,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排除心 理困惑,使其冷静对待。()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 A9、刑事审判中,通常情况下认定被告人的年龄与案件处理没 有多大关系,如对于成年被告人。但是涉及未成年人犯罪

6、的案件时 年龄的准确认定则显得尤为重要,这关系到()A、对被告人是否追究刑事责任B、是否从轻或减轻处罚C、是否适用死刑正确答案: ABC10、论语季氏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 得。”强调的是重视()对人的行为和修养的影响。A、年龄B、家庭C、环境正确答案: A第四章测试1、犯罪的重点特征是指在一天二十四小时中犯罪行为的分布特征 即一天中什么时间犯什么罪的人最多。因夜间的黑暗,以及人们疏于 防备等无疑给犯罪的发生带来一些方便。盗窃汽车、入室抢劫、拦路 强奸等犯罪通常被称为“夜间犯罪”。研究还发现,扒窃、过失致死等 在白

7、天发生的较多。这与上下班的交通拥挤时间,以及下午时间司机 精神较疲惫不无关系。()正确答案: A2、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可以忽略不计。()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B3、由于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好转,营养状况的改善,导致青少年的生理早熟,使性的体验感提前,加之现实社会中性适应期的延 长,可能是青少年性犯罪低龄化的主要原因。当然不良文化的泛滥,社 会风气的败坏,腐败现象的存在等都对青少年的犯罪心理起到了激发 作用。()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 A4、犯罪心理形成与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包括:A、学校教育内容的失衡B、学校教育方式不当C、学校管理上的失当D、大众传播媒介中不良的诱导正确

8、答案: ABC5、不良的学校教育可能会诱发青少年犯罪的产生()B错误正确答案:A6、一般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通常是在外界诱因的刺激下产生的,带有明显的情绪性色彩和盲目性,因此,只要措施得当,注意 从内心感化青少年,并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那么,青 少年的违法犯罪是可以适度得到预防的。()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 A7、一般来说,青少年的犯罪心理不但可以适度预防,也比较容易在外界积极因素的影响下产生良性转化。()正确答案: A8、社会不良现象和糟粕文化的影响,家庭教育的缺失、削弱和淡化,学校教育的不合理因素,成为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要外 在原因。()A. 正确B. 错误 正确答

9、案: AA. 正确9、青少年接受不良刺激的来源包括()A、社会B、学校C、家庭正确答案:ABC10、“孟母择邻说的是重视()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B、家庭C、环境正确答案: C第五章测试1、犯罪动机有如下特点()A、犯罪动机的主观性B、犯罪动机具有相对性C、犯罪动机具有动态性D、犯罪动机具有复杂性正确答案:ABCD2、智力水平的高低并不决定个体是否犯罪,但智力水平与犯罪者采取什么手段密切相关。()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 A3、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犯罪;气质类型与犯罪类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气质可能影响犯罪类型、犯罪手段和方式。()D、从年龄上看,呈低龄化的特点正确答案:ABCD3、影响

10、青少年犯罪的个人因素包括()A、青少年盲目模仿性强B、青少年好奇心强C、青少年辨别是非能力薄弱D、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薄弱正确答案: ABCD4、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包括()A、父母离婚、死亡、服刑或者其他原因丧失了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家庭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极易导致未成年人犯罪B、父母的生活方式、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不容忽视。教育方法不当,诸如溺爱、打骂、放任不管等等,都易导致未成年人犯罪C、青少年的年龄D、不良社会环境B. 错误正确答案:A4、犯罪行为与不良性格有密切的关系,但并不是所有的犯罪行为都是不良性格引起的,不良性格仅是造成行为人违法犯罪的因素 之一。()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

11、案: A5、从年龄特征来看,青少年是犯罪的高危人群。()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 A6、由于未成年人的自我意识不够完善,相对缺乏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心理水平较低,因此,容易接受一些不法分子的引诱 从而误入岐途。()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A7、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要承认事物的客观规律性,又要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加强青少 年教育,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康人格。()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 A8、一定强度的需要促使形成犯罪动机。动机源于需要。主体由需要产生欲望,当欲望与现实中的具体对象建立联系的时候,才能 变成真正的动机。()A. 正确B. 错误正确

12、答案: A9、心理学意义的青少年犯罪预防包括: ()A、加强对青少年的人生观及相应的道德、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和明辨是非的能力B、根据青少年的知、情、意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讲究教育的心理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C、 帮助青少年及时摆脱情绪上的痛苦正确答案:ABC10、()是指推动个人实滋犯罪行为的内部动力,是驰使行为人 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一定犯罪目的的内心起因或意识冲突。A、犯罪动机B、犯罪目的C、犯罪行为正确答案: A第六章测试1、促成犯罪预备行为实施的外界因素刺激有:()A、被害人突发的行为B、 与犯罪无关的第三人无意识地为犯罪人提供了犯罪的方 便条C 、犯罪人急于实施决

13、意中犯罪以达到其他目的D、共犯之间彼此互相促进正确答案:ABCD2、从历史上看,无论是我国还是其他国家,一般来说,犯罪人数都是女性高于男性。O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 B3、男性在犯罪手段上多采用具有主动性、进攻性的暴力手段为 多,女性在犯罪手段上的特点为被动性、欺骗性、非暴力性、隐蔽 性。犯罪中多利用女性的性别特点作掩护进行犯罪。 ()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 A4、过失犯罪的认识特征包括: ()A、行为人行为的目的与行为结果不一致B、行为人的知识经验与判断的欠缺和不当借鉴c、行为人的遗忘D、记忆欠缺、错觉等正确答案:ABCD5、一般来说,犯罪未遂时的心理状态有:懊恼;悔恨;愤怒

14、;恐惧等。犯罪既遂时的心理状态有:满足;弛缓;精神紧张、 联想混乱;悔悟;犹豫等。()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 A6、女性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与男性未成年人完全一致。()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 B7、故意犯罪心理可从刑法视角,分为间接故意的犯罪心理 和直接故意的犯罪心理。()A. 正确B. 错误8、从犯罪心理生成机制及其是否有预谋看,可将犯罪故意划 分为即时故意与预谋故意。()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A9、 影响过失犯罪的心理因素主要有:()A、对人对事态度不端B、认知错误、自我失察、体验失真、思维片面C、注意力的涣散与分心正确答案: ABC1()、()的心理状态产生的心理因素,主要是不负责任的轻率态 度,这种态度削弱了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使个人即使认识到危险的存 在,也会轻率对待,不履行防止危险发生的义务,不会引起警戒,从 而导致了危害结果的发生。A、疏忽大意B、过于自信C、直接故意正确答案:B第七章测试1、在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基于犯罪人在行为时的心理差异和犯罪行为深度的差异,将犯罪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