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项目调研报告.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545856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项目调研报告.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信息化项目调研报告.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信息化项目调研报告.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信息化项目调研报告.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信息化项目调研报告.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化项目调研报告.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项目调研报告.x(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化项目调研报告信息化项目都有哪些呢,调研报告要怎么去写呢?以下是我整理 的 信息化项目调研报告,欢迎参考阅读!进入*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对城建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城市功能提升与布局调整同步推进,要求既有设施发挥最大效能;经 济 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同步深化,要求行政管理更好地适应于发 展和 改革;国际化程度与人民生活质量同步提高,要求城建领域的公 共服务 优化升级。同时,*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人口、资 源及各类 要素的流动和集聚度明显提高,要求形成快速反应的防灾减 灾应急处置 能力。总之,城建领域的工作内容深化、社会需求增长、 可变因素增 多、状态变化加快、情况更趋复杂,

2、要求城市建设和管理 行政主管部 门,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合理安排城市建设,科学组织城 市运行,有效 保障城市供给,从容应对城市灾害,以及全面加强对规 划、建设、管 理、服务与防灾等各个方面的统筹协调。提高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是城建工作而临的突出问题。现代 化 城市管理的基木要求是:准确,以系统、完整、动态的数据为依据; 透 明,以各个部门、环节以及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信息对称为前提;现 势, 以最小的时空差、最高的运行效率为特征;集成,以各类管理、 设施、 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城市运行最佳效能为目标。这些基 本要求, 决定了城市管理必须更多地依托于现代化的、先进的技术手 段。信息化的木质是:新

3、技术的扩散过程,具有技术含量高、影响面 广、 渗透性强、效益明显和作用力持久等特征,是城建领域科技创新 的重要 载体和基本依托。信息化在城建领域的扩散与应用,有利于通 过所掌握 的信息资源,带动管理、设施、服务等实物资源的优化配置, 将迫使城 市管理进一步摆脱传统的方式和手段,由定性向定量、封闭 向透明、静 态向动态、局部向整体转变,在此基础上,推动体制机制 创新、管理流 程再造和人的素质提高。因此,紧紧围绕提高城市管理 现代化水平的目 标,制订并实施建设系统信息化规划纲要,对于城建 工作进一步适应新 一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化城市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

4、行动纲要目 标时限到*年,分三年、五年、八年三个阶段实施,重点安排前三 年行 动计划,衔接五年管理要求,达到八年管理目标。一、发展历程、现状与方向*建设系统的信息化侧重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世纪*年代,建 设 系统己开始应用计算机。经过40多年的应用实践和技术发展,应 用领域, 从单一的结构分析,渗透到勘察、设计、施工等辅助生产、 管理中,进而 拓展到电子政务、行业管理、社会服务等公共领域;应 用技术,从最初 的科学计算,扩展到CAD设计、自动控制、遥控遥信遥测地理信息系 统城市遥感 IC卡等诸多技术。目前,建设系统信息化的状况为:一是基本具备实现电子政务的 条 件。全系统各部门都建立了面向社会

5、公众的网站,架起了政府与社 会市 民信息沟通的桥梁;绝大部分行政机关建立了机关局域网,基本 形成政 务信息化的工作环境。二是大致形成而向城市管理的GIS应用 格局。自 20世纪90年代GIS技术在建设系统试用以来,技术H趋成 熟,应用也 由基础资源建设逐步向资源整合、辅助决策支持等方面发 展,基本形成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平台及相关标准。目前,全系统 各职能部门利用 GIS 技术研究、开发了一批面向城市管理的应用系统。 三是初步开辟服务 社会公众的信息化途径。水、气、公交、出租等行 业,利用信息技术建立 了电话与网上受理的服务热线,提高了公共服 务的质量与效率一卡通 覆盖了木市公共交通领域,迄

6、今发卡650多万张,日均使用 250万人次以 上;智能化小区建设开始推进,有 100 多个智能化小区通过了设计评审, 10 多个即将建成。根据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总体要求,今后一个时 期,建设系统的信息化在发展方向上,必须实现“两个重大转变”: 一 是进一步突出重点,应用的领域由全而展开向重点提高公共行政、 公共 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信息化水平转变;二是进一步提高层次,应用 的方式 由自成系统为主向资源整合、综合集成和提高整体效能转变。 按照发展 方向,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做到“三个加强”:第一,加强城市管理与信息化的结合。城市管理者要进一步摆脱 传 统的思维习惯、工作方法,善于按照

7、信息化要求组织和协调管理; 信息 技术工作者要更多地了解业务工作,善于应用信息技术支撐城市 管理, 使两者得到更加协调、有机的结合。第二,加强信息化基础资源的建设与维护。既要注重技术的先进 性,更应加强基础资源的建设与维护,己经建立起来的城市管理基础 资 源数据库,要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完整性、现势性,以适应和满足运 用信 息技术管理城市的要求。第三,加强信息化辅助决策支撐能力的建设。既要注重应用系统 所 储存微观数据的开发利用,更应加强反映行业总体情况的宏观决策 数据 及相关评价指标的储存与开发利用,为政府部门及各级领导科学 决策提 供辅助支撐。二、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一) 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国家和

8、*市关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信息化的要求,围 绕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方针,以及“以管理统帅建设”的思想, 以 信息化为载体,全面推进城市管理的方式与技术创新,通过充分利 用所掌握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资源的合理配置,带动城市基础设施、 公共服 务等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的全 而提高。(二) 实施原则一是服务与促进城市管理并重的原则。立足于提高城市管理的综 合效能,加强信息化与城市管理的结合,尤其是要强化信息技术在城 市管 理全过程的应用与渗透,既作为服务于城市管理重要的辅助手段, 又作为 促进城市管理体制机制调整和管理流程再造的重要动力。二是聚焦阶段目标与整体协调推进相统一

9、的原则。按照城市管理 3 年、5 年、8年的发展目标,明确与之相匹配的信息化阶段性目标, 既有每个阶段重点突破的环节,又把各个阶段作为有机的整体加以推 进, 做到可见、可控和可实现。三是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的原则。适应城市管理整体性、系统性、 协调性的要求,把资源整合、综合集成作为木轮信息化的重点之一。 按 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由各单位分别开展建设和运行管理。同时, 以 “基础平台”为载体,开展各行业基础数据库建设,构筑资源共享 平 台。三、主要目标与任务(一) 目标到*年,以网上办事为重点的比较完备的电子政务系统全面运行、 城市管理的基础数据库和信息共享平台全而发挥作用、政府宏观决策 的 辅

10、助决策支持能力全而形成为标志,建成城市管理信息化平台,基 木实 现城市管理对象的数字化、城市管理过程的数字化、城市管理评 价的数 字化,形成城市管理数字化的格局。(二) 任务1、三年主要任务以构筑城市管理信息资源共享环境为重点,在电子政务建设、资 源 共享建设、重点应用项目建设三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实现城 市管 理对象的数字化。(1)电子政务建设网上办事全系统各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须在网上发布各类政务 信 息,主要内容包括:机构介绍、管理职能、政策法规、标准与规范 及行 业动态等信息。同时,应根据政务信息内容的变化,及时给予更 新。全系统各职能管理部门须在网上公布所有的行政审批事项 和程

11、 序,加快推进网上办事进程,努力实现“一办到底”的要求,加 大网上 办事的后续支持力度,并根据行政审批事项和要求的调整,及 时对网上 办事内容进行更新。深化、完善己开通的设施报修、意见投诉和信息咨询等服务, 拓 展社会、市民对城市管理热点问题的信息化参与途径,及时发布与 社会、 市民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网上办公完善建设系统各职能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丰富内部网 站 的信息内容。全面实现以公文流转、工作安排、会议通知和信息浏 览为 主要内容的办公自动化业务应用。拟定建设系统各职能部门之间网上公文传输的制度及操作 细则 利用公务网的基础设施,实现建委机关与建设系统各局机关之 间的公文 传输。建立

12、、完善建设系统各机关内部的信访、政策法规、技术标 准、 统计报表等基础资料的数据库,为网上办公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辅助机 关内部的事务处理。(2)资源共享建设 进一步完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平台,扩充道路、道路 路段、道路节点和街坊等基本地理统计单元与标准编码,充实基础数 据 平台中电子地图、遥感图的信息内容。开展全系统信息化基础性标准研究,建立适用的分类编码体系和 元 数据标准,完成各行业分类编码和元数据的建设,基本形成全系统 信息 化基础性标准体系。建设涵盖市政、环保、绿化、市容环卫、水务、交通、港口、房 地 产、建筑建材、综合执法等十大领域的基础数据库,其内容主要包 括专 业规划

13、及管理对象的地理位置、基本情况和其他需要共享的信息, 并相 应开发具有编制专业规划、运行管理、日常维护、应急处置和数 据更新 功能的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十大基础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构筑各行业信息资 源 能横向连接、纵向迭加,可而向城市管理综合应用的信息共享平台 框 架。同时,建立建设系统信息共享的机制,制定信息共享的管理办 法, 设立相应的共享管理协调机构,以保障信息资源的共享。(3)重点应用项目建设城市道路交通按照木市发展智能交通的总体考虑,建设*市中心区道路交 通 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实现中心区城市道路交通信息的采集、共享 和发 布。以公交客运调度和停车管理为重点,初步建立城市公共交

14、通 的 指挥调度系统,促进公共交通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城市交通运行 组 织。制定*市公共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技术标准与规范,促进 自 动售检票系统装备的研发和形成系统装备国产化的能力。供给保障和应急处置整合建设系统现有的服务热线资源,逐步建立面向社会公众 涵 盖燃气、供水、排水、公交、出租、环保、环卫、绿化、综合执法等服务 的“一线通”系统,提高城市管理社会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改造、完善覆盖中心城区的燃气、供水、排水 SCADA 系统,优 化对燃气、供水、排水的网络监控与调度。集成防汛、抗震、道路交通、地下干管、建设工程、公园及 大 型绿地等基础信息资源,构建*建设系统防灾救灾的应急处置系统,

15、 提升 城市管理应急处理能力。房地产与旧区改造结合城市遥感技术,建立土地利用、房地产开发与建设、旧 区 改造的动态监控系统,加强对城市房屋土地资源、住宅建设的综合 管理。建立全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的信息平台,构筑房地产市场的诚 信 体系和产权、产籍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对房地产市场的分析、预测 能力。城市环境与综合执法建立对水资源、大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绿化等城市环境 状 况的动态监测系统,初步实现对城市整体环境状况的自动化监察, 为相 关职能部门的依法行政和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建立中心城区、景观道路等重要市容市貌的电子监察系统, 初步 形成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综合执法能力,提高综合执法的 效

16、率和 水平。2、五年主要任务在前三年信息化工作基础上,联系*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实 际, 结合城市管理的资源整合和管理流程再造,将信息化应用覆盖到 建设系 统各管理部门,贯穿于各主要工作环节,基木实现城市管理过 程的数字 化。(1)电子政务建设 全而实现网上办事,有条件的审批事项要做到网上办事“一办到 底”。整合办公自动化与行业管理信息化应用资源,建立统一的管理 信 息系统,实现办公业务和管理业务的互动操作。完善社会、市民参 与城 市管理的信息化途径。(2)资源共享建设 完善十大基础资源数据库,强化管理信息系统在建设系统各部门 重 要管理环节和内容上的应用,建成而向城市管理的信息共享平台, 基木 实现管理资源整合和流程再造,促进管理手段的根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