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诗点评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545689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落花诗点评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落花诗点评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落花诗点评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落花诗点评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落花诗点评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落花诗点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花诗点评(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岁月无情人有情落花不落传千古一、落花人花开花落。得意之时如桃花绽放,落魄之时飘零落寂!恰如唐寅 的人生路。唐寅,明中期诗书画三绝的江南艺术家。明弘治一年 (1498年)赴南京乡试,中第一名解元。不料明弘治十二年,唐寅 进京会试,因涉嫌程敏政受贿案,贬谪往浙江为吏。唐寅耻不就官而 归家。此后.他不但功名无望,且生计日薄,与妻子反目仳离,不久 又与弟申异炊可以说他落魄之极,其“胸中块垒郁勃之气,无由自 泄,假诸风云月露以泄之”。花神相伴迷佛门。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苏州城北的宋人章庄简废园址上筑室桃花坞,有学圃堂、梦墨亭、竹溪亭、蚊蝶斋等(遗址在今桃花坞大街)他俨然是一位与自然相伴的桃花

2、园主人。唐寅晚年,精神空虚,“皈心佛乘,自号六如”,思想趋向解脱颓唐,又将自己的屋舍改称 半亩,多种牡丹花,开时邀文征仲、祝枝山赋诗浮白其下,弥朝浃夕。有时大叫恸哭。至花落,遣小僮一一细拾,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明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去世,享年54岁,最终落花飘零 水东流,桃花有情伴终老。二、落花情唐寅的和作七律落花诗,诗书益彰,华美感伤,首首抒怀,“柔情绰态,如泣如诉”,情作线亦成珠,晶莹剔透,光耀千古,是当之无愧的传世经典。“春尽愁中与病中,花枝遭雨又遭风”,“多少好花空落尽,不 曾遇着赏花人”。哀伤如雾霾,一种英雄落寞的暮气滋润着江南的朵 朵“落花”。落花诗看似伤春,实则自摅其

3、才情。诗中惜花怜花叹花 的万千感慨“伤”字当头,知己难觅和友人别离,华年易逝又真情退 去,身老体衰兼怀才不遇,瞬间高歌却无以报国 感伤抑郁,真情 累牍,千重重雾障障,不见光明不能释怀。遭遇误解,他只能以诗真 实地袒露自己内心的隐秘情感,让世人看到自己的任情狂放和洒脱背 后的巨大不平。才情多悟得,罹后有新知,人生无常,心中了了,当 超脱旷达,而这恰又是不能超脱的呼告!三、落花韵落花诗册结字萧散疏朗、斜中求正、向背得宜、外廊方正; 用笔虚实相生、方圆互见、粗细相称、笔势回环、洒脱随意。用笔结 体皆为上品,流动有深意,娴熟有余韵。举例如下:上有天下z申 有地,凡事必须敬,人卑微如拜到脚下的微尘,当如

4、“神”;波光潋 i滟中水流,外柔中刚破空来,当如“水”;仰望 只星空 又脚踏实地,身居寒宫如美娥,当如“月”;眉开眼笑尽欢颜,泪落 东吴不言愁,当如“笑”;月当空太阳升,突 雾霭沉沉上朝 自斤 早,当如“朝”;北斗悬空定南北,耸立若山身下虚, 当如“北斗”星空 闪;大道两旁翠荫生,潺潺流水罅 H 隙涌,当如“绿”;展翅欲飞送吉祥,负重丿参前行亦如轻,当如“凤”。不难发现,落花诗结体用笔具晋人韵味,疏放蕴精致,流美 笔意,典雅娴熟又灵动。古人评,落花诗“严谨中见性情,丰劲 中见散逸”,“清雅别致,迭宕流通”,“平正中见险绝,古朴中觇 润雅”,“章法井然,从容不迫,用笔遒劲,转折分明,有百炼钢 化

5、为绕指柔之妙”,立足于自然与人生,兼取王羲之、李邕、赵孟 頫和欧阳洵等书法精华融为一炉,又独立成体,已臻化境。惜春伤春是主流情怀。“刹那断送十分春,富贵园林一洗贫。”破题句,奠定伤春情感基 调,暗含富贵恰如短春的落花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若为软舞欺花旦,难保余香笑树神。料得青鞋携手伴,日高都 做晏眠人。”落花飘零,也宛若优美柔婉的舞蹈,胜过歌伎舞娘的表 演;风中残香,虽然很快就会消散,却也比那千年古树更让人留恋。 自己清贫潦倒,穿着草鞋,却只愿在落花中痴迷,伴着残香,即使日 高三丈,也不愿意从梦中醒来。痴迷留恋不觉醒,情语极为形象。“控诉歌呼天北极,胭脂都付水东流。”流水落花春去也,有情无情

6、 东流水,为伤春进一步铺陈,赏花人悲怆顿足而落花沉寂,形象对比 鲜明。“纵使金钱堆北斗,难饶风雨葬西施。”千金买不来春再回,千 金买不来美人归,千金买不来青春永驻,风雨如晦是人生的遭际,一 种惜春恋春伤春的情感滚滚而来。“收灯院落伤栖燕,细雨楼台湿啭莺。莫问东君诉恩怨,自来春梦不分明。”拟人手法妙用,燕伤莺啭问东风诉恩怨,答曰从来“春 梦不分明”,借燕伤莺啭诉作者伤春之情。“洛水难传赋里神,国色自来多命薄。桃红又见一年春,已无金 帐围金谷。”洛神驾鹤归去,将军金帐成幻影,叹国色天香如桃红般 转瞬即逝,飘零落寂化作微尘。唐寅自比,暗示人生凄惨多舛,怀才 不遇,无人赏识,又年华易逝,只能阵阵作痛,

7、怅惘缠绵。“月明犬吠村中夜,雨过莺啼叶满城。人不归来春又去,与谁连 臂唱盈盈?”虚实相生写花落,叶满城花飘去,自然春归去赏花人也 如归,盛年如春花绽放,老年如枯叶飘零无人怜,唯有唐寅这一多情 人,夜不能寐,只听雨打芭蕉叶满城莺啼血!“时节又惊梁燕乳,铅华无奈隙驹催。”比拟手法,时光如白驹 过隙,惊梁燕人无奈,伤绝或珍惜,全在一个心境!而作者满目的伤 痛感伤,真一个“绝”字了得!“结子桃花如雨落,挟雌蝴蝶过墙来。江南多少闲庭馆,朱户依 然锁绿苔。”寻芳不得过墙来,满目葱翠只见愁,愁的是桃花如雨落, 愁的是芳心无处落!反衬手法用得好,常人眼中的生机,在唐寅眼中 成了哀怨。“青鞋布袜谢同游,粉蝶黄蜂

8、各自愁。傍老光阴情转切,惜花心 性死方休。”因花落作者无心同游去赏春,蝶、蜂各自愁,比拟手法。“惜花心性死方休”写出了伤春的心性,年年花落年年愁,浪漫手法 凸显了惜花程度。“春来吓吓去匆匆,刺眼繁华转眼空,杏子单衫初脱暖,梨花深 院恨多风。”拟人手法,“恨”字极言“去匆匆”“转眼空”的速度 之快,突出了惜春之情!“衰老形骸无昔日,凋零草木有荣时。和诗三十愁千万,肠断春 风谁得知?”直诉春怨也别有蕴含,人无再少年,风华正茂已远去, 愁多却无人知晓也无人诉说,唯有“落花”寄托千古愁。“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 五更风。”桃花开杏花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9、千古 哲理难随人愿,唯有自我宽慰。“花枝灼灼难长好,漏水丁丁不肯迟。”“红颜春树今非昨,青草 空埋土一丘。”繁华落尽如漏雨,凄凄惨惨不肯停,然万木荣枯终归 土,伤有何用?自悟自解花木与人同归去! 一种超然情怀渐渐升起。 理趣怀才不遇,自醒自慰。“西子归湖余有井,昭君出塞尚留村。” “奔井似衔亡国恨,坠楼 如报主人恩。”自比,自己空怀报国心,壮志未酬的哀怨无人诉,精 神无处落脚,比西子归湖昭君出塞还伤感,悲痛欲绝到“奔井”和“坠 楼”的程度。“杜鹃啼血山中夜,蝴蝶游魂树底春。色即是空空是色,欲从调御 忏贪嗔。”禅语融于花间,杜鹃啼血蝴蝶游魂,都是人间色相,强付 情怀或附会忏贪嗔,都只是一厢情愿,

10、至此作者渐渐走出情感的瓶颈。“人生自古稀七十,斗酒何论价十千。”“花落花开总属春,开时 休羡落休嗔。”站在历史长河上,抑或站在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尺度 上,人生当纵情;春荣秋枯,万物不离此局,人何以堪?哲理铭千古,宽慰别人亦是自慰之。岁月无情人有情 落花不落传千古。远去了落花人,飘逝了落花 舞。桃花落了虽然终有再开时日,但花色浓淡和其承载的美好情感终 将随着落花流水一起消去。千古流芳,永载史册的是落花人的艺术才 华、俚俗真情和至死不渝的精神追求!在华夏文明的传承中,落花 诗秉承晋人遗风,开创了“流美笔意,用笔为上,结体为工,玩味 法帖,悉知其味”的书法艺术传承和创作原则。落花是唐寅反复吟 咏的对象。落花让人伤春惜春,落花中蕴含着唐寅无限哀思;唐寅怀 才不遇恰如落花遭风雨,落花成为他身世的写照与内心情感的真实流 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