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57974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545007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57974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57974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57974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57974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57974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5797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57974(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GB50300-2001 )表 工程名称仁怀市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及墓地维修工程建设单位仁怀市民政局设计单位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监理单位贵州三力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仁怀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项目经理朱学敏现场项目负责人陈清伟序号项目主要内容1现场质量管理制度1、质量例会制度; 2、设计交底会制度;3、技术 交底制;4、三检及交接检制度;5、挂牌制度等2质里责任制1、岗位责任制;2、月评比及奖罚制度;3、质量与经济挂勾制度等3施工企业营业执照及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施工企业营业执照及安全生产许可证,附后4主要技术、管理人员岗位证书及任命书有主要技术、管理人员岗

2、位证书及任命书,附后5主要专业工种操作上岗证书6分包方资质与对分包单位的管理制度无分包单位7设计文件审查情况已杳8地质勘察资料9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审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已编制及上报,齐全10施工技术标准有钢筋、混凝土等多种11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已编制12现场材料、设备存放与管理钢材、砂、石、水泥等管理办法检查结论: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年月日第一章、现场质量管理制度一、图纸会审 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施工工程管理部门、质量管理部门及施工项目经理部 有关人员参加施工前的图纸会审工作并做有关确认记录。二、设计交底 在工程开工前,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部门,图纸

3、设计人员参加,设计人员 讲解设计意图,施工单位做好记录, 以便以后在施工过程在正确理解设计意思准 确按图施工。三、技术交底为使职工在各分部(子分部) 、分项(子分项)工程施工和各节点作业中都 能明了施工操作过程和施工工艺标准,特制定本制度,希遵照执行。1、坚持以技术进步来保证施工质量的原则, 技术部门应编制有针对性的施 工组织设计, 积极采用新工艺、 新技术, 针对特殊工序要编制有针对性的作业指 导书。2、由上级技术负责人就施工中的有关技术问题向执行者进行交待的工作。 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 技术要求、技术措施、 质量标准、工艺特点、注意事项等。 技术交底的目的,在于把设计要求、设计要领、施工措

4、施层层落实到执行者,做 到心中有数、保证施工顺序施工。3、技术交底从上到下逐级进行,交底内容上粗下细,愈到基层愈具体。每 个工种、每道工序施工前要组织进行各级技术交底, 包括项目工程工程师对工长 的技术交底、工长对班组长的技术交底。4、凡技术复杂的重点工程, 由公司总工程就施工中的难点向分公司主任工 程师或项目技术负责人、 技术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交底。 一般的工程由分公司 主任工程师向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全面交底。5、技术交底的形式视工程的复杂程度,交底内容的详略而定。各级交底采 用口头进行,并有文字记录,必要时也可用样板、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6、因技术措施不当或交底不清而造成质量事故的要追究

5、有关部门和人员的 责任。四、工人自检、互检及工序交接制度( 1)、为确保工程质量,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质量是企业生命” 的方针,强化施工过程中的工序检验,在实行工人自检、互检情况下,辅以专业 检查,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2) 、质量教育。必须对工人进行“质量第一”和质量管理知识的教育,掌 握全面质量管理知识, 强化质量意识, 提高技术水平。 对工人骨干和符合条件的 工人,必须经过全面质量管理教育, 考试合格后上岗操作。 对工人进行质量意识 和技能教育。(3) 、工人质量责任。熟悉本工种操作规程、施工规范、质量标准,认真听取 工长、班组长技术、工艺、质量标准交底。(4) 、检验

6、内容。按照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检验,明确检验项 目、检验标准、检验方案和检验方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手段,如计量器具、测 试工具等。对主控项目、一般项目,认真做好原始记录,操作时间、条件、操作 人均须写明。对不合格品做好标记,分别堆放,按规定处理,建立互检与交检制 度。( 5)、在同一岗位上的操作人员, 互相检验, 检验出来的质量缺陷应及时改正 过来。上道工序交给下道工序时,必须要交检。如检验出质量缺陷,在下道工序 应及时解决。(6)、组织。班组成立QC小组,选出组长、不脱产的质量员、发布人各一名, 开展PDCA循环,建立质量考核制度,使工作质量、产品质量同思想教育、物质 鼓励相结合,奖

7、优罚劣,认真开展“三检制” 、“三工序”活动。五、质量检查工作制度 为了进一步落实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条例使质量检查工作明确职责、严 格制度、群专结合、预防为主,充分发挥质量检查人员的积极作用,特制定本制 度。(1) 、必须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为了国家、人民把好工程质 量关。(2) 、根据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和设计要求,在整个施 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监督。( 3)、及进掌握质量信息,分析质量动态,为上级及有关部门提供质量数据。( 4)、质量检查人员应由责任心强,坚持原则,作风正派,具有一定技术水平和施工经验, 身体健康, 适合现场工作的人员担任。 质量

8、检验人员应列为生产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以便积累经验,提高技术业务水平。(5)、质量检查工作的职责范围1 )、根据国家法令、规格和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对技术准备、技术交底、材 料检验、施工操作和隐蔽工程等重要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参加熟悉图纸、审查 图纸和设计交底,掌握技术要点,督促按图施工。2)、参与施工方案、技术措施的讨论与质量要求的制定,并督促贯彻执行。3)、经常深入现场,检查施工操作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的质量证明和设 计要求,发现问题,及时反映、纠正。4)、参加隐检、预检、样板鉴定、结构验收、施工预验收、验收并签证记 录,提供质量资料,负责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核定,积累资料并对分项工程的任

9、务书签证质量等参加检查。 处理工程质量事故, 督促对重大质量事故的处理。 对 凡构成质量事故的,则应督促责任者填报质量事故报表。5)、参加上级和本项目的定期、不定期质量检查活动。掌握工程质量情况, 定期进行分析,及时向上级汇报。 建立质量台帐并定期填写质量报表及分项工程 质量评定情况月报表、 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 (竣工预检前填报)、质量事故表(发 生质量事故,处理后报)质量目标设计(根据公司及上级要求) 。(6)、质量检查工作方法1)、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对关键部位,薄弱环节,应精心检查,一丝不苟, 帮助生产技术部门强化工作质量, 防止质量事故发生。 如发生质量事故, 应追究 责任,吸取教训,坚

10、持“三不放过”决不马虎从事。2)、坚持群检和专检相结合,协助工长和班组搞好自检、互检和交检。必 须常深入现场, 由图纸查,按工艺检查,按标准检查,实测实量掌握第一手材料, 做到发现问题较早,反遇问题准,解决问题快,为施工现场服务好。3)、开展质量教育工作, 使全体职工牢固树立 “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质 量是企业的生命”的思想,强化质量意识,人人为质量负责。4)、质量检查部门的权限。对进入现场的材料、预制品和设备的质量证明, 坚持按“五不准“进行检查,检查人员对资料有怀疑时,有权要求进行复验,经 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5)、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不按图纸、规范、规程施工,不符合批准的施 工方

11、案以及使用不合格材料、 预制品、设备,有权向现场施工人员提出纠正意见, 必要时可提出停工要求。 当双方意见不一致时, 应立即报请上一级领导或技术负 责人处理解决。6)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分项工程、分部工程或预检隐患,有权拒绝签证并 要求施工部门进行纠正, 然后进行复检, 复检合格后方可签证, 未经质量检查部 门检查签证的或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不得进行隐蔽和转下入道工序。7)、质量检查部门有权要求施工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提供施工技术情况和 资料。凡有关图纸更改的合订单, 钢筋混凝土、 砂浆等强度试验单必须抄送质量 检查部门一份。8)、质量检查人员有权越级申诉自己的意见,任何部门和人员不得妨碍质 量

12、检查部门人员行使职权,不得故意刁难或打击报复。六、质量否决制度1、对不合格分项、分部和单位必须进行返工。2、不合格分项工程流入下道工序,要追究班组长的责任,不合格分部工程 流入下道工序要追究工长和项目经理的责任, 不合格工程流入社会要追究公司经 理和项目经理的责任。3、有关责任人员要针对不合格的原因采取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七、质量管理制度为确保工程质量,要认真学习施工规范,进行技术交底,实行挂牌制度, 责任落实到人。全面全过程推行样板制(工序样板、水电样板、装修样板) ;认 真执行“预检过程检交接检”三检制。设立材料、设备样品间与业主协作进 行选择优质优价的材料、设备,并确定来货与样品一致后

13、方可使用。八、施工挂牌制度 主要工种如钢筋、混凝土、模板、砌砖、抹灰等,施工过程中要在现场实 行挂牌制,注明管理者、操作者、施工日期,并做相应的图文记录,作为重要的 施工档案保存。因现场不按规范、 规程施工而造成质量事故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 责任。九、样板引路制度 施工操作要注重工序的优化、工艺的改进和工序的标准化操作。通过不断 探索、积累必要的管理和操作经验,提高工序的操作水平,确保操作质量。每个 分项工程或工种 (特别是重大面广的分项工程) 都要在开始大面积操作前做出示 范样板,包括样板墙、样板间、样板件等,统一操作要求,明确质量目标。十、成品保护制度应当像重视工序的操作一样重视成品的保护。

14、 项目经理人员应合理安排施工 工序。减少工序的交叉作业。上下工序之间应做好交接工作,并做好记录。如下 道工序的施工可能对上道工序的成品造成影响时, 应征得上道工序操作人员及管 理人员的同意,并避免破坏和污染,否则,造成的损失由下道工序操作者及管理 人员负责。十一、质量文件记录制度质量记录是质量责任追溯的依据,应力求真实和详尽。各类现场操作记录及 材料检验记录、质量检验记录等要妥善保管,特别是各类工序接口的处理,应详 细记录当时情况,理清各方责任。十二、培训上岗制度工程项目所有管理及操作人员应经过作业知识技能培训,并持证上岗。因无证指挥、无证操作造成工程不合格或出现质量事故的,除要追究直接责任者

15、外, 还要追究企业主管领导的责任。十三、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及调查制度工程发生质量事故,施工单位要收上向当地质量监督机构和建设行政主管部 门报告,并做好事故现场拾险及保护工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事故等级逐 级上报,同时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负责事故的调查及处理工作。对事故上 报不及时,或隐瞒不报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十四、质量例会制度质量例会由技术负责人主持召开, 分析讲解施工图的用意、 验收标准、施工工艺操作过 程、技术标准等。每个星期至少召开三次质量例会。 召开质量例会的现场主要施工人员应全 部到场开会。第二章、工程质量责任制第一章 总则总则建立工程质量责任层层负责制, 层层把关,各司其职。对本项目部工程项目,明确领导 责任人,主要领导亲自监督检查,各业务科室及施工队、工班负责人,按照职责分工,承担 相应的责任。质量责任落实到各个岗位职工,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工程出现质量事故,追究领导人的领导责任及主要责任人责任。第二章 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质量责任1、正确处理质量和效益的关系,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和以质取胜 的原则。凡从事本项目工程施工的一切活动和行为,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文件、 规范、监理程序和施工合同中约定的相关条款组织实施。2、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