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绞车拆除和运输及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540981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绞车拆除和运输及安装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1绞车拆除和运输及安装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1绞车拆除和运输及安装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1绞车拆除和运输及安装安全技术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1绞车拆除和运输及安装安全技术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绞车拆除和运输及安装安全技术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绞车拆除和运输及安装安全技术措施(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绞车拆除和运输及安装安全技术措施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安全管理 )单 位:_姓 名:_日 期:_编号:AQ-SN-05322021绞车拆除和运输及安装安全技术措施说明:安全技术防范就是利用安全防范技术为社会公众提供一种安全服务的产业。既然是一种产业,就要有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就要有系统的设计、工程的施工、服务和管理

2、。可以下载修改后或直接打印使用。某某煤矿主斜井JTP-1.6绞车及绞车房的拆除,拆除后绞车由吊车调运、平板车运至办公楼院内。一、施工时间:2013年6月15日二、施工组织:技术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施工人员:三、施工方案1、首先将JTP-1.6绞车分解,电机、减速箱、卷筒、底座、液压、操作控制台、变频柜、滤波器及相关的电气控制设备。2、设备拆除顺序:卷筒减速箱电机深度指示器液压站电源箱操作控制台变频器滤波器控制开关及其它附件.3、电气拆除:将绞车电源线及配电柜拆除4、回收钢丝绳。四、准备工作;1.对拆除设备进行盘查,并做好相关记录;2.准备好施工现场的生产设施;3、准备好拆除所需工器

3、具,、起重吊车、运输车、滑轮、气焊设备(氧气、乙炔、焊具、割具)、电焊机、手提钻、手提砂轮机等。五、拆除绞车机械部分进行此项工作前,需将绞车房全部铲除,使用铲车将拆除绞车房的废渣等清除干净。保证在装卸滚筒、电机等大件设备是的顺利进行。使用风镐将电机、滚筒混凝土底座铲除。先将地脚螺丝下面的丝帽、托盘、卸除,然后使用5吨手脚架挂5吨手拉葫芦对地脚螺丝进行起吊。然后使用叉车将4台盘形闸拆除。拆除地脚螺丝然后将绞车分解成变速箱、滚筒、底盘、电机四部分,再依次将变速箱、滚筒、底盘、电机分别起吊装车。六、回收提升钢丝绳(1)将提升钩头与钢丝绳的保险绳一并剁断。同时由包机人调整深度指示器及其它影响回收绳工作

4、的保护。(2)当班司机启动绞车,以不大于0.8米/秒的速度缓慢下放。(3)组织人员人工将钢丝绳盘至提前准备好的绳盘上。(4)钢丝绳下放完最后一圈时,绞车司机停车,由专人将绳头压板拆除。(5)使用吊车将绳盘装车运至指定位置。七、电气拆除1电缆拆除:(1)核实电源回路后,从电源端和末端整根拆除,严禁使用各类断线钳在任何部位剪断电缆,对进入防爆设备内的电缆,拆除电缆后应保留原设备的密封圈。(2)金属电线管内的电缆拆除时不得使用气割工具以免损伤电缆。(3)把拆除后的电缆盘成直径合适的圆盘,并标名规格型号和长度。(4)当日拆除的电缆应当日办理入库手续,不得随意放置。2照明线路拆除:(1)先拆电源端,在确

5、认线路无电后再拆除灯具、开关和管线。(2)施工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不得从高处丢弃以免损坏灯具,防爆灯具应保留密封圈。(3)穿管明敷的照明线路拆除时应用管钳逐一拆除,不得使用气割。(4)严禁在开关和灯具外剪断电线,应从接线盒内把电线拆除并抽出。(5)拆除结束后应组装完好并归类整理入库(灯具、开关、插座、电线管、电线、接线盒)。(6)拆处过程中如有损坏应写明原因。3配电柜拆除:(1)不得擅自拆除内部电器元件,应保留配电柜的完整。(2)拆除中避免柜壳变形和油漆脱落。(3)拆除后的配电柜严禁露天放置,应及时放置到仓库,并办理退库手续。4其它附属元件拆除:(1)控制按钮拆除后应组装完好后办理入库手续。(2

6、)管线中使用的束节弯头等拆除后应归类登记入库。八、装车捆绑安全技术措施:1、装车时要使机件重心与平板车重合,不得超载、超宽、超高,并由有经验的人员进行装车与捆绑工作。2、大件与平板车的固定连接用18.5mm的钢丝绳与M20以上的花栏螺丝配合捆绑,并且不少于4道,主机架固定后用24股8铅丝前后,两道捆绑装车,捆绑用多股铅丝时必须绞劲使铅丝各股均匀受力。3、捆绑时,各部件的外露配合面,突出棱角及轴头精密件要加以包装保护,防止运输中损坏后出现意外。九、设备起吊安全技术措施:1、所用工具、材料必须在使用前逐一详细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投入使用。2、采用吊车进行起吊,都必须设专人负责指挥。3、所有施工

7、人员必须听从施工负责人的统一指挥,不得盲目行动。4、需要用人力抬动时,必须统一指挥,用力一致。5、如果起吊失败,所用过的工具、材料必须重新详细检查,不得凑合使用,确认无误,才能继续进行工作。否则必须更换。6、精神恍惚、神志不清者,禁止参加该项工作,严禁酒后上岗操作。7、工作中,所有施工人员必须齐心协力、互相关心,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施工负责人,并停止作业,待所存隐患处理结束后,方可重新投入工作。8、起重机的工作场地:地面应坚实平整、承压能力不小于3.5MPa、整机应水平、作业过程中支撑地面不得下陷;若地面较软,要在支脚板下垫上结实的木块。9、起重机作业时,所有轮胎应支离地面。10、支腿与支承

8、面必须垂直,支腿与地面间应铺垫80mm厚的硬木板。11、吊重作业中,不准扳动支腿手柄,如果要调整支腿,一定要先将所吊重物放落地面。12、作业前应检查起重机安全保护装置及钢丝绳、吊钩等吊具,均应保持完好,起动后应空载运转,检查各部件工作是否正常。13、必须按起重特性表所规定起重量及吊距范围内操作。严禁超负荷作业。14、负荷在空中,司机不准离开驾驶室,吊臂下不准站人和行人通过。吊重作业时应有专职起重工负责指挥,在作业现场有其它人员操作时,当起吊及放下时必须发出信号。15、操作人员操作时必须集中精力,不得与其他人员闲谈;一般情况下,只对指挥人员的信号作出反映,但是对于停止信号,不管是谁发出的,在任何

9、时候均应服从。16、不符合操作规程的指令,司机应拒绝执行,有人往起重机上攀登时,必须停车。17、操作人员在身体不适或精神不佳时,不应操作起重机,严禁酒后作业。十、气割安全措施:1、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二十三条之规定和气割操作规程。2、氧气瓶、乙炔瓶在备用和运输时应拧紧瓶帽,检查并确保瓶口不得漏气。运输时必须分车放置,单独运输,并应有可靠的防撞、防震措施。3、气焊前必须将气焊地点20米范围内的易燃物清理干净,应使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应有供水管路,有专人负责喷水,并于作业点下方设置好不燃性材料接受火星。4、气焊地点20米范围内进行冲尘,严禁煤尘堆积。5、现场应有与该地点作业内容相符的气焊安全技

10、术措施。6、氧气、乙炔瓶应放置在进风侧,氧气瓶、氧气表及焊割工具上严禁沾染油脂。7、作业前,要由瓦检员检测作业点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只有在瓦斯浓度不超过0.5%,并检查证明作业点附近20米范围内巷道顶部和支护背板后无瓦斯积存时,方可进行作业。瓦斯检测工作必须始终贯穿于整个作业过程中。8、作业前,要再次检查氧气、乙炔带及电源线、钳子线的完好状况,有无漏气、破皮现象;检查氧气、乙炔表完好及指示准确性与灵敏性;检查乙炔回火装置配置情况。不完好不得进行作业。9、气焊过程中,除气焊工和相关工作人员外,禁止任何人接触气焊机,并在电焊机一侧悬挂有电危险警示牌板。需要移动气焊机时,必须停掉电源。10、气焊割过程

11、中由施工负责人或由其安排专人监视火花,采取措施防止引燃胶带或其它易燃物。11、作业地点,至少配备两只完好的不少于4公斤的干粉灭火器和不少于0.4立方米的灭火砂及防火锹等消防工具。12、作业时,气瓶、焊机要放置稳固,氧气瓶与乙炔瓶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两者与作业点(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0米。13、使用氧气瓶时,操作者应仔细检查自己的双手、手套、工具、减压器、瓶阀等有无沾染油脂,凡有油脂的,必须脱脂干净后,方能操作。14、氧气、乙炔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以防混入其它气体或杂物。气瓶闲置时,氧气、乙炔瓶之间要留有不小于2米安全距离。15、施焊现场必须配备有消防设施,施焊前必须对施焊

12、现场进行洒水。16、施焊现场负责人在施焊前应组织人员讲施焊地点前后15m范围内的易燃易爆物品清理干净并运走。17、作业点前后设置警示标志及站岗,机车通过时减速、鸣号,谨慎通行。十一、施焊安全技术措施1、施焊操作人员必须是经国家有关部门培训并取得合格证,并能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焊接安全技术规程的人员。2、电焊机接线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不得有失爆漏电现象,否则停止作业。3、施焊地点附近必须有供水管路,并有分支和阀门,用胶管接上并引到施焊地点,安排专人负责喷水。并在施焊地点的上风侧准备至少两台合格的灭火器。4、施焊现场负责人在施焊前应组织人员将施焊地点前后15m范围内的易燃易爆物品清理干净并运走。XXX图文设计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