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G1011及04G1013两本图集的精华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540383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3G1011及04G1013两本图集的精华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03G1011及04G1013两本图集的精华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03G1011及04G1013两本图集的精华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03G1011及04G1013两本图集的精华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03G1011及04G1013两本图集的精华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3G1011及04G1013两本图集的精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G1011及04G1013两本图集的精华(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3G101-1及04G101-3两本图集的精华板筋在同一层面上插空走过);(4)再在其上布置另一方向上梁的底层纵筋;(5) 板上部面筋的布置依据板区两个方向的跨度。跨度相差较大时,短跨面筋在上,长跨面筋在下;跨度相差不大时,与板底筋的上下保持一致(两个方向的ho相等);(6) 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两个方向梁相交对ho的影响,也应当考虑双向板的ho与单向板不同;(7)“筏形基础”相当于“倒楼盖”的说法不完全正确。当承受地震横向作用是,柱是第一道防线, 楼盖梁是耗能构件,所以要做到“强柱弱梁” “强剪弱弯”,梁要考虑箍筋加密区、塑性铰等问题;但筏 形基础的基础梁通常不考虑参与抵抗地震作用计算。6、

2、凡是“没有明令禁止”的连接区域,钢筋是否就可以连接呢?答:事实上,除高抗震设防烈度的重要构件外,没有明令“完全”禁止的非连接部位。只要保证连接质量和控制连接百分率, 在任何位置都可以连接。需要注意的是“尽可能避开”这个要求的含义,如尽可能避开节点区、箍筋加密区、应力(弯矩)较大区 等等。7、 框架顶层端节点处,可将柱外侧纵向钢筋的相应部分弯入梁内作梁上部纵向钢筋使用,也可将梁上部纵 向钢筋与柱外侧纵向钢筋在顶层及附近部位搭接。请问陈教授这原理是不是柱与梁是刚节点?那么是不是顶层主梁与柱钢筋连接要这样做,顶层联系梁钢筋与柱钢筋连接是不是可以不这样做的,只要保证锚固长 度就可以了?答: 抗震结构柱

3、与梁的连接节点为刚性连接。问题的后半部不好答复,因所提“主梁”与“联系梁”是否为框架梁还缺少若干判别条件。顶层框架梁与框架柱的连接必须采用该节点构造,但顶层非框架梁通常 不与框架柱连接,所以与该构造无关;遇特殊情况顶层非框架梁的一端与柱相连(另一端以梁为支座)时, 由于未形成框架(因而不是框架梁),所以满足锚固条件即可。8有的施工单位和监理都对关于筏片基础的基础梁是否要锚固如果锚固那又怎样计算,还有板是否要弯 勾?如果弯勾,那采取什么标准?答:(1)筏形基础的基础梁主要功能之一是作为框架柱的支座,因此,基础主梁(直接支承框架柱的基础 梁)的钢筋(纵筋与箍筋)应在节点区连续布置;基础次梁(以基础

4、梁为支座的基础梁)的钢筋应锚固在 基础主梁中(可参考框架梁的锚固方式,但上下钢筋受力性质相反)。(2)筏形基础板尽端钢筋弯钩直段12d,当板的上部与下部均配置钢筋时,要采用拉筋将板封 边。9、请教陈教授,我们这里最近有一工程主体封顶后屋架柱钢筋部分采用闪光对焊连接,监理不同意,但没 有找到具体的文字或规范要求竖向受力钢筋不允许采用闪光对焊连接。请陈教授这一连接方法是否符合要 求,试件怎么做,是否按电渣压力焊连接试件做试验呢。答:闪光对焊即可用于柱、墙等偏压构件,也可用于梁、板等受弯构件,而电渣压力焊只可用于柱、墙, 不可用于梁、板。因此,闪光对焊的质量高于电渣压力焊。10、 关于间隙焊钢筋在梁

5、柱的使用中接点的控制是如何规定的?答:窄间隙焊是手工电弧焊的接头形式之一,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连接位置的要求与电渣压力焊相同。11、 我好像记得说是2、3级钢不宜做箍筋,但是我发现现在好多功能地方用的2级,有的一方还是3级在 做箍筋,这样做是不是设计者的问题呀?答:新三级钢 HRB400作箍筋非常好,二级钢HRB335冷弯性能较差作箍筋不如 HRB400和HPB235.12、 03G101图集第49页边缘约束构件的构造节点中直径小于28的竖向钢筋采用搭接连接,图中的示例是50%的接头率情况,标注的搭接长度为1.2LaE,但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2002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

6、GJ3 2002中有关规定,搭接长度与接头率有关,如为50%的接头率,则搭接长度应为1.4LaE。是否本图集的该节点标注有误?勘误表中有:“钢筋连接和锚固必须遵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9.3钢筋的锚固与9.4钢筋的连接、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 6.5钢筋的连接和锚固的所有规定。”是否是对此情况的纠正?柱问题(1):柱纵筋锚入基础的问题 该相同03G101-1图集对基础顶面以上的柱纵筋的构造要求讲得比较详细,但是对柱纵筋锚入 基础的问题,图集中没有介绍,而且,此类问题查看了一些混凝土构造手册之类也找不到 详细的介绍,所以,很有必要在此向专家请教,这些问

7、题也是不少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的问 题。 柱纵筋伸入基础(承台梁,或有梁式筏板基础的基础梁)的锚固长度是多少?是一个 laE还是更多?(甚至有人提出 1.5倍的laE) 当柱纵筋伸入基础的直锚长度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是否可以“直锚”而不必进 行弯锚?有的人说可以“直锚”;但又有人说必须拐一个直角弯。 如果柱纵筋伸入基础必须“弯锚”的话,弯折部分长度是多少?有人说是10d,而在03G101-1图集第39页“梁上柱LZ纵筋构造”中弯折长度为12d,这个规定是否可用于基础? 同样在03G101-1图集第39页“梁上柱LZ纵筋构造”中,规定“直锚部分长度” 不小于0.5 laE,这个规定是否可用于基础

8、? 当基础梁的梁高大于柱纵筋的锚固长度时,柱纵筋可以不伸到梁的底部。是这样的 吗? 当基础梁的梁高小于柱纵筋的锚固长度时,柱纵筋必须伸到梁的底部,然后拐一个直角弯。其弯折部分长度,“剩多少拐过去多少”,显然不合适。这时候,应该用上前面第 条,即规定一个弯折部分长度;同时,也应该检验一下“直锚部分长度”,看看它是否不小于前面第条规定的“最小直锚长度”。是这样的吗?答柱问题(1):所提问题将会在“筏形、箱形、地下室基础平法国家建筑标准设计 03G101-3、-4”中得到相应答案(2003年底陆续推出)。现在简单答复如下:柱纵筋一般要求伸至基础底部纵筋位置。特厚基础(2米以上)中部设有抗水化热的钢筋

9、时,基础有飞边的所有柱和基础无飞边的中柱的柱纵筋可伸至中层筋位置;当柱纵筋伸入基础的直锚长度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时,要求弯折12d; 梁上柱纵筋的锚固要求亦适用于柱在基础中的锚固,但要求柱纵筋“坐底”。柱问题(2):我们在施工中经常遇到柱主筋大变小的问题。试问:当柱子采用电渣压力焊时候有什么限制条件,例:25mm碰焊14mm的钢筋的能不能?答柱问题(2): 25mm碰焊14mm,直径相差过大受力时会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如果施 工规范对大小直径钢筋对焊无限制规定的话,建议直径相差不要超过两级(25与20或18与 14)。柱问题(3):柱伸入承台梁或基础梁中, 是否设置箍筋?箍筋如何设置?不需加密

10、?此箍筋起什么作用?这个问题如果在施工图中明确标示,就没有问题。如果在施工图中没有明确表出,则施工人员如何执行?现在的情况是各人有各的做法,例如,有的人设置两根 箍筋,有的人只设置一根箍筋。答柱问题(3):要设不少于两道非复合箍筋,但不需要加密。箍筋的作用是保持柱纵 筋在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之间的相对位置和钢筋笼的定位不受扰动。柱问题(4):柱上端“非连接区”?G101图集规定,柱的下部,即在楼板梁的上方有一个“非连接区”(是个箍筋加密区),纵筋的接头只能在“非连接区”以上部位(也就是柱的中部)进行。然而,图集没有规定 在柱的上部有没有“非连接区”?例如,在柱上部的箍筋加密区或者在柱梁的交叉部位允

11、 许不允许纵筋连接?事实上,有的施工人员在上述的柱上部区域进行了钢筋接头。这样,他在柱中部有一 个钢筋接头,在柱上部又有一个钢筋接头,违背了“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 个以上接头”的规定。(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不过,上述规范的用语是“不宜”,并没有强制规定。因此,请教一下上述柱纵筋的接 头问题如何解释?如何执行?其中有什么理论根据?答柱问题(4):提问者可能是指 00G101, 03G101-1中从下层柱的上部到上层柱的下部 形成的非连接区是连续的。规范对此规定是“不宜”,未做强制规定,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规定偏严,对保证质量有好处。如果难以做到,结构设计师可以对此规定进

12、行变更。规范 用语“不宜”,反映了中国人的辨证思维。对于执行与否,结构设计师有抉择权利。该规定 多出于概念设计考虑,未见其理论根据的文章发表。墙问题(16):剪力墙水平筋在暗柱中锚固长度满足要求时能否采用直锚,不做15d弯钩?答墙问题(16):按03G101-1规定,在端柱中可以,但在暗柱中不可以。本问题的实质是“剪力墙水平筋是否允许与暗柱箍筋搭接”的问题。暗柱并不是剪力墙墙 身的支座,其本身是剪力墙的一部分,如果允许剪力墙水平筋与暗柱箍筋搭接,需要有两 个条件:1、暗柱箍筋配置是否考虑了抵抗横向地震作用产生的剪力?2、将暗柱箍筋配置量除去自身主要功能所需部分外,其余量是否“不小于”剪力墙水平

13、受剪钢筋配置量? 关于条件1:剪力墙水平钢筋的功能是当横向地震作用产生时保证剪力墙有足够的受剪强 度,且其配置量系按总墙肢长度考虑,并未扣除暗柱长度;剪力墙暗柱箍筋的功能主要是 保证剪力墙在周期性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塑性变形能力,使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较好的 延性和耗能能力;在混凝土设计规范关于暗柱箍筋的配置规定与计算公式中,并未包 括或未明确包括其受剪要求,因此,如果设计工程师为专门考虑的话,条件1不成立。关于条件2 :由于条件1的模糊性,因此,无法对条件2做定量描述。由上所述,当两个条件都不确定时,不可轻易地在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中普遍允许剪力墙水平钢筋与暗柱箍筋按搭接考虑,但具体工程的设计者可

14、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03G101-1中的规定进行变更,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应当有这个权力。不可忽视的问题是现行规范要求在剪力墙端部设置的约束边缘构件可长达1/4墙肢长度,两头加起来达到墙肢长度的一半,剪力墙水平钢筋与暗柱箍筋的相关问题,应提到议事日程 上来加以解决,最迟到下一次修版时将有所改变。墙问题(17):图集中要求拉筋必须同时拉住(暗柱)主筋和箍筋,如果因此在施工中造成拉筋露筋现象时能否改为只拉住主筋?答墙问题(17):首先明确“拉筋”与“单肢箍”的概念。拉筋要求拉住两个方向上的 钢筋,而单肢箍仅要求拉住纵向钢筋。标准设计也要遵守国家规范要求,规范明确规定在 剪力墙暗

15、柱中设置拉筋。混凝土保护层保护一个“面”或一条“线”,但难以做到保护每一个“点”,因此,局部钢筋“点”的保护层厚度不够应属正常现象。墙问题(18): 03G101-1有端柱时剪力墙水平钢筋直锚长度不够时,做法为直锚0.4Lae,弯锚15d,此时弯折长度较长,此处可否采用 03G329-1做法,即在保证直锚大于 0.4Lae的 条件下,弯折长度为 Lae-直锚长度。答墙问题(18):这样做理论上应该可以,但尚未见相应的试验数据。如果设计者选用了 03G329-1,可以这样做。03G101-1是否进行调整,拟提交专家委员会讨 论。墙问题(19):剪力墙水平筋用不用伸至柱边?(在水平方向柱子长度远大于lae时)答墙问题(19):要伸至柱对边,其构造03G101-1已表达清楚,其原理就是剪力强暗柱与墙身,剪力墙端柱与墙身本身是一个共同工作的整体,不是几个构件的连接组合,不能 套用梁与柱两种不同构件的连接概念。另外请参考“答墙问题(16)”。墙问题(20):主筋与门洞两侧暗梁主筋的关系如何?答墙问题(20):连梁LL主筋与门洞两侧暗梁主筋直径相同且在同一高度时,能通则通,否则各做各。墙问题(21):门洞高度范围的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